光阴童话

第59节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章
    办业务的小姐给了池怀音一张纸,将她的呼机号码写在她的名字旁边。
    2月17日,季时禹要坐火车回宜城,池怀音来送行。
    森城车站的春运人流很可怕,大家大包小包地挤在站台上,等待着火车进站。人太多,当时买站台票能进去送行,更是挤得水泄不通。
    两人站在站台上话别,身边像他们一样的人还有很多。有年轻的情侣,有三世一堂的家庭,也有朋友、同事……
    与别人或浓烈或悲伤的话别气氛不同,季时禹和池怀音都显得太过平常。
    季时禹嘴角带着一丝笑意,右边眉毛微微挑动,叮嘱道:“过年不要和岳父大人吵架。”
    虽然不知道最后池父是怎么想通的,但是他总归是想通了。只要季时禹说到做到,对池怀音好,也就不反对了,但是他表态,他也坚决不支持。这些话都是池母打电话来转达的,池父还是置气状态,不肯跟池怀音说话,但是池怀音想,父女间总归没有隔夜仇,回家哄哄就好了。
    池怀音皱眉:“我不会吵架。”
    季时禹低头看着池怀音,眼角眉梢,甚至脸上哪里长了一颗斑,他都想事无巨细全部记住。想了一圈,他又交代道:“也不准和那个叫厉言修的见面。”
    池怀音见他又显露出不讲道理的一面,也不觉讨厌,反而觉得有几分甜蜜,掩嘴轻笑:“他会到我家里拜年。”
    “不准接待他。”
    “我控制不了我爸妈。”
    季时禹想想池家的状况,除了担心,也做不了什么。
    他个子高,远超过南省的平均身高,在人群中鹤立鸡群。他俯视着池怀音,一双黑白分明的眸子里,只看得到她一个人。
    许久,他恋恋不舍地伸手捏了捏池怀音的脸蛋,“今年岳母大人怎么不带你回老家了?”
    “一月初我爸升校长的时候,回去看过我奶奶了。”
    “岳父大人不孝顺,怎么不多回去看几次老人家,见一面少一面。”
    季时禹哪里在乎池父池母孝不孝顺,只是埋怨池怀音不能跟他回老家。
    “少胡说八道了。”
    两人正说着话,火车的汽笛声响起,回宜城的火车进站,春运的人潮开始登车。
    季时禹轻轻吻了一下池怀音的额头,依依不舍地拎着行李上了车。
    他往车里走,池怀音就跟着他的方向往后走。
    他每过一个车窗,就探头出来,对池怀音说:“回去吧。”
    池怀音一直没有回去。
    直到他走到自己的位置,池怀音还站在车窗外。他赶紧向上拉开了车窗,探头出来。
    火车停靠十分钟,两人隔着火车的车窗,深情而缱绻地对望。
    池怀音的眼眶有些红。
    火车站站台没有什么遮挡物,穿堂风很大,把池怀音的发型吹得有些乱。
    季时禹伸手出来,给池怀音理了理碎发。
    “别送了,这里冷。”
    池怀音没有说话,许久,她拿出包里的钢笔,低着头,一笔一划很认真地在季时禹的手心写着字。
    季时禹觉得手心痒痒的,钢笔笔尖想在挠痒痒一样,在手心划过,留下一排数字——竟然是呼机的号码。
    火车的汽笛再次响起,乘务员开始关闭每一扇车门,送行的人抹着泪往后退,池怀音也跟着众人后退。
    季时禹低头看着手心写着的数字。
    “回森城了,告诉我。”
    耳边是池怀音娇嗔温柔的声音。
    那一刻,好像有一把火,在他心头燃烧……
    *******
    1996年的春节假期很短暂,和往年没有什么不同。
    开年开市,森城又恢复了人满为患的情况。新一年,进森城打工的人数又创造了新的历史记录,载入头条。
    季时禹从宜城老家带了很多特产,还有季时禹妈妈制作的一些家常吃食,一回森城,就先到池家登门拜访了一次。
    虽然池父全程用报纸遮着脸,几乎完全和他没有交流,但是好在他们还是接待了季时禹在家里吃了一顿午饭。
    池母虽说不如以前对他那么热情,但礼节还是全了。
    季时禹对这待遇已经满意,毕竟以前发生了些不愉快的事,他们对他有意见也可以理解。至于别的,且看以后了。
    长河电池开年后,就开始了有条不紊地扩张计划。增加生产线,广招工人和高学历技术人员,成了开年的首要任务。
    大家都回归岗位,只有赵一洋,年前说要和江甜去旅行,开年以后两个人一起玩消失,这都上班十几天了,既没有电话,也没有一封信,责任心完全被狗吃了。
    季时禹给他呼机都呼爆了,他愣是一个电话都不回,把季时禹气得不轻。
    池怀音一贯温和宽容,她和江甜也失联,想必是两个人年轻,玩性重,便帮赵一洋说了两句:“现在也没有什么特别紧急的任务给他,多给他几天假期吧。”
    “……”
    因为赵一洋不在,大新电子要过来看生产状况的时候,季时禹不得不亲自接待。
    原本以为齐总会一起过来,没想到大新只派了齐莎一个人过来视察。
    大新要在森城建一个分部,已经划定了一块工业园,面积是长河厂区的几十倍,看来是下了决心,要在森城大干一把。
    齐莎被父亲派到森城长期坐镇,虽然是个女孩,但是魄力非常,要长期离家,也没什么抱怨的声音。野心都写在脸上,和男人似的。
    齐总总是说齐莎,生错了性别,要是生而为男,大新电子就不愁了。
    90年代,女企业家还是比较少见的,社会上主要的上层资源,都掌握在男人手上。尤其在宝岛,越是有钱的大企业家,越是有男丁的思想,这是闽南一代的传统。
    齐总已经年纪不小,在齐莎二十岁的时候,楞是又拼了个儿子出来,当然,不是和齐莎的母亲。
    如今那个弟弟不过七八岁,不成气候,这也是齐总最着急的地方。
    齐莎没有带随行人员,自己坐公车过来,完全没有上市公司千金的娇气性子。
    她步伐轻快,跟着季时禹在长河的厂区打转,面带微笑地与季时禹聊着天。
    “看你们扩大了生产线,是准备一直做镍镉电池吗?”
    季时禹跟在她身旁,保持着不远不近的安全距离,彬彬有礼地回答:“我们的生产线,要转型做镍氢电池,是比较容易的。主要问题还是控制成本。”
    齐莎笑了笑,脸上满是自信:“有兴趣研究锂电池吗?”
    听到齐莎提到“锂电池”,季时禹愣了一下,半晌说道:“齐小姐,是个走得很快的女人。”
    两人从厂区向办公楼走着,路过季时禹做主给厂区修建的小型运动场,有篮球场和乒乓球台等场地。
    厂里的年轻男士工作之余,就在篮球场上挥洒汗水。
    齐莎穿着小高跟鞋走过,刚一抬头,一颗篮球就失控地想她的方向砸了过来。
    季时禹长期运动,几乎是本能走了过去,接下那一颗篮球。
    满身肌肉的手臂,一用力,更是纹理分明,带着男性特有的荷尔蒙气息。
    他轻轻拍了几下篮球,然后站在线外,稍微瞄准,一个三分球就投进了篮筐。
    阳光温和,映照得季时禹五官分明,气质干净,虽然穿着最普通的蓝色工作服,依旧掩盖不了他英气逼人的长相,带着几分年轻人的意气风发。
    齐莎还沉浸在方才的飞来横祸之中,半晌才反应过来,胸脯上下起伏,好在她一贯有风度,很快就恢复了正常。
    再看向季时禹,眼中多了几分欣赏和感激。
    说话的声音也不由软了几分:“季总还会打篮球?”
    季时禹没意识到齐莎有什么改变,只是礼貌地微微一笑,回答道:“以前读书的时候是篮球队的。”
    两人走着,季时禹一抬头,突然看见不远处的办公楼顶层,一个和他一样穿着蓝色工作服的女人扶着栏杆向下看,目光幽幽看向他们的方向。
    那些多年的树木在春天抽芽,渐渐有了绿意,交叠的树枝遮挡住了池怀音下半身,只留下那双眼睛,直勾勾地看着他们。
    季时禹心里咯噔一跳,这才意识到,似乎和齐莎走得有些太近。
    赶紧往旁边退了一步。
    齐莎见季时禹突然做出这么奇怪的动作,不由顺着他的目光往楼上看去,一眼就看见了池怀音,心下瞬间了然,了然之后,便是几分难言的失落。
    “那位女工程师,是季总的女朋友?”齐莎笑笑:“看不出来,季总还挺惧内?”
    “不瞒你说,我现在恨不得退得离你八丈远。”季时禹挑眉,毫不掩饰对池怀音的迁就:“千辛万苦才追回来的女朋友,她一哭,我就受不了。”
    作者有话要说:
    【大佬们的对话】
    槐荫汽车的大佬天团,被媒体总结为“结婚最晚的天团”。
    赵一洋得意洋洋:我一个人为团队贡献许多,拉低了平均值。
    季时禹:我没有贡献,也没有拉低。
    周继云羞愤:还不是当年嘴贱得罪了腹黑老总,每天加班,没空谈恋爱了!
    季时禹冷笑连连:看来你今天不想回去看你的老来子了。
    周继云:……老子要带资出走!
    第44章
    为了增大产量, 早日交货,季时禹将工人的薪酬方式改变,不再固定每月发多少工资, 而是“按件计酬”, 做得多,就拿得多,以此激励工人们提高产量。
    厂里的产量一下子提高了三四倍,也吸引了更多公司的目光。
    一时间, 要来厂里谈合作的公司变多了,赵一洋不在, 季时禹经常忙得饭都吃不上。
    一连好几周,池怀音因为分了一部分赵一洋的活, 连家都不能回,直到换季,季时禹见天气越来越热,她一直穿皮靴,才强行放了她的假, 让她得以回了家。
    周末, 池父不在家,据说是德国的专家团队到森大交流学习,他作为校长, 要全程接待。池父当上校长以后, 就忙碌了很多, 平时要带硕博学生, 课虽然不多,却举足轻重。时不时要出差,这里交流,那里学习。
    今年开年,又因为突出成就,被提名院士评选,三轮评选已经顺利通过两轮,基本上也算是十拿九稳。
    池父代表了科研人员的一条主流之路,一生献给科研事业。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章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章节为网友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