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恕罪

第127节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章
    面对这么一项差事,秦珩脸上没多少表情,心里却时而欢喜,时而担忧,犹豫不决。
    她要不要借着这个机会脱身?
    还没等她想好,太子秦璋已然开口道:“父皇,儿臣认为不妥。”
    “哦?”皇帝挑眉,凤目微眯。
    秦璋不紧不慢道:“河东大旱,百姓受困。派人去赈灾,刻不容缓。只是,四皇子秦珩并非最为合适的人选。”
    “太子何出此言?”皇帝饶有兴致地问。
    秦璋施礼:“儿臣以为赈灾一事,应由经验丰富的长者负责。四皇子年纪轻,经验不足。还请父皇以河东百姓为重。”
    皇帝沉默了一会儿,他知道太子和老四关系好。要知道就老四这样子,真去赈灾未必能行。只是朝臣们声称,须派一身份尊贵之人,表明朝廷对他们的重视。真正行赈灾之事的,另有其人。
    太子又道:“方才李大人称河东百姓被旱灾所困,须派一贵重之人,教百姓安心,还说最好是龙子凤孙。那么,父皇看儿臣是否合适?”
    他提出代秦珩前去赈灾,除了是出于对秦珩的歉疚怜惜之外,另有一层考量。他从小就被立为太子,长大后也曾参政,但是父皇对他束缚颇多。他也想借此机会,了解民生,并真正为百姓做些什么。
    秦璋在散朝后,将自己的心里话半真半假说给父皇听,说自己心系百姓,想体恤百姓之苦。
    皇帝听后,沉吟良久,方道:“你执意如此,那朕就依你。”他顿了一顿,又道:“河东旱灾,有灾就有乱。你若真去了那里,可一定要带足人手,护好自己。至于老四……”他轻轻摇头:“你想有个臂膀,这也没错。只是他有些呆木,需要好好教。光有忠心是不够的。这次,你带他一起去吧。说起来,他在工部当差,这本就该是他的事情……”
    秦璋深吸一口气,施礼点头:“是,儿臣告退。”
    这事就这么定下了。秦珩以为自己不用去了,没想到还得去,只不过是跟着太子一起去。
    河东的旱灾不算严重,当地官员贾四张胆子小,恐真的出现饿死百姓的事件,干脆将三分的灾情报做了七分,夸大其词,希望朝廷救助。
    太子秦璋心善,查明真相,倒也没有为难他,只是教他协同救灾。
    到河东之前,秦璋已经教人研究过,此次赈灾,颇为顺利。考虑到河东几乎三年一旱,他又亲自带了人掘井挖渠,方便当地百姓日后灌溉。
    在河东数月,他颇得民心。这段日子,他出入都将秦珩带在身边。秦珩自然也没有逃跑的机会,而且,她跟秦璋接触越多,越发觉得他是个好人。她甚至有些相信,关于她秘密的事情,他肯定会帮她了。
    河东赈灾事毕,他们一行回京复命,皇帝大喜。
    与此同时,边关传来消息。前不久边关将士与入侵的敌军作战,大获全胜,其中三皇子秦珣立下首功。
    皇帝心情更佳,于这年冬至日,率人在城郊祭天。
    当时他的三个儿子都在,独独缺了一个三皇子秦珣。
    秦璋无不遗憾地道:“可惜三皇弟不在。”
    皇帝瞥了他一眼,心说,你三弟?他一时半会儿还不能回来。
    战事结束,秦珣原本是可以回京复命的,但是考虑之后,他决定在先留在边关。
    在边关两年,他从普通小兵做起,到现在小有威望,他一步步走得很不容易。大皇兄有个手握重兵的外祖父,二皇兄是皇后嫡子,有尊贵的出身。——后者是天生的,他求不来。按说前者他也没有,但是手握重兵,他如果努力去做的话,未必做不到。
    父皇同意他去边关时,就提到了健威侯,手握重兵,雄踞一方。秦珣知道,这已是父皇的心病。父皇让他到这里来,未必没有让他除掉这块心病的意思。
    他想,再等几年,瞅准机会,一点一点,帮父皇拔掉这枚钉子。
    反正,他不急着回京。在皇宫里做个处处受人制衡的皇子,又怎么比得上在山高皇帝远的地方有兵权在手?
    反正,京城里头也没有他记挂的人。
    想到这儿,他心里一动,眼前不期然地浮现出一个人的身影来。他摸了摸胸口,他怀里有块玉珏。
    他出宫前往边关,除了孟师傅给他一把匕首之外,也只有她给了他一块玉珏。
    他在边关,军营里都是男人。闲下来了,他们会议论女人,会说女人的身体如何如何,会说男女之间的那点事。这些话题,秦珣从不参与,但是偶尔他经过,他也能听一耳朵。
    秦珣神情冷峻,面容严肃,可耳根却有些发红。他没怎么跟女人接触过,除了在梦里,也没真正见过女人的身体。无意间听别人说,眼前有时会浮现一些画面。
    而他想象中的女人,长的是她的脸。
    这种隐秘而不堪的心思,教他心中不安之余,又生出一种罪恶感。他怎么能用那种心思去想她?
    她是他的妹妹。
    他想,大概是在军营里,见不到女人。或许,过一段时间就好了。
    而这些,秦珩都不知道。
    她已经十五周岁了,来了初潮,身形有了曲线。她穿衣打扮时,都需要小心再小心;开口说话,也总要哑着嗓子。她不知道她的秘密还能瞒多久。
    她觉得秦璋是好人,可她不敢把所有的赌注都压在秦璋身上,她得想其他的法子。
    太子秦璋不清楚她的焦虑,他近来格外繁忙,既要忙于政事,又要抽出时间应对陶皇后。
    自弘启十七年起,陶皇后的性子就有些变了,不知道是什么缘故,她时常无缘无故发火,脾气也大,情绪来的快,去的也快。太医看诊后,说是正常现象,喝一些药,过段时日就好了。
    陶皇后脾气上来,不但对身边宫人撒火,连她养了多年的猫,她也看不顺眼,颇不耐烦道:“丢出去吧,太吵了。”
    太子秦璋恰好在此,他忙道:“母后如果不想看见它,那儿臣先把它带回去养着。朕丢掉了,母后日后想起只怕要后悔了。”
    这只猫跟了母后好些年,前几年母后常常把它抱在怀里,这些年瞧着感情淡了一些,但是若真丢掉,只怕她又不舍得了。
    陶皇后摆了摆手,有些不耐:“随你,本宫现在不想看见它。”
    秦璋笑笑,果真抱了猫回东宫。
    然而,丁如玉一见到猫就脸色微变。
    “阿玉,你瞧这是什么?”秦璋走近几步。
    他刚一走近,丁如玉就大步后退,尖声道:“殿下,你把它抱走。”
    “怎么了?”秦璋微愣。
    丁如玉颤声道:“殿下,你先把它给抱走。”
    “你怕猫?”秦璋后退一步,轻笑。
    他与丁如玉成亲两载,他还是第一次见她这般失态,为了一只猫。
    丁如玉小声道:“不是怕猫,是我跟猫离得近了,就会身上痒痒,还会打喷嚏,出洋相。”
    秦璋轻笑,又有些犯难:“如此说来,这东宫可养不了它了,那该如何是好?”他心中一动,有了。
    四皇弟秦珩。
    他记得那年母后指使戴祥将四皇弟推入水里一事。当时他选择瞒下此事,但并不代表他完全忘却了。他猜想着母后对四皇弟有误会,要解开误会,说难也难,说易也易。
    东宫无法养猫,四皇弟若是养好了这个小玩意。母后会不会就改变了对四皇弟的看法?
    秦璋内心深处,还是希望母后能善待四皇弟的。
    秦珩完全莫名其妙,就被塞了一只猫。
    “这是母后心爱之物,你可要好好养着。”太子秦璋认真叮嘱她,又详细说了这猫的生活习惯。
    秦珩低头听着,小声问:“养死了怎么办?”
    既然推脱不掉,那她就将丑话说在前头。可别到时候再因为这件事而为难她,说她大不敬。
    秦璋一噎,没好气道:“养死了,你也就别活了。”——还没养呢,就先说丧气话。
    “啊?”秦珩瞬间苍白了脸色。
    秦璋轻叹一声:“好好养,又怎么会养死?真死了,那也怪你不得。你只要尽心就好。”
    秦珩重重点头:“嗯嗯,我知道了。”
    这只叫做“吉祥”的猫,就这样在章华宫安了家。
    秦珩从未养过宠物,她抱了猫在怀中,暖暖的,热热的,心里莫名柔软了许多。她依着二皇兄说的,认真照顾,唯恐出一丁点差错。
    然而这只猫却是个活泼好动的,常常趁人不注意,溜出去在宫里乱跑。秦珩还真怕有人一不小心就踩死了它。
    “吉祥”毕竟是皇后娘娘的心爱之物,马虎不得。
    可惜,这日秦珩午睡醒来,就不见了“吉祥”的身影。
    她指派的看守“吉祥”的小太监急得直掉泪。
    秦珩也不好说什么,只摆摆手:“别哭了,赶紧去找,找到再说。”她放心不下,也跟着去找,寻思着一定要找到。
    这是弘启十七年,三月二十四。
    午后的太阳温暖醉人,鲜绿的柳枝在风里摆动。
    秦珩放眼望去,不见人烟。她取出帕子抹了抹额上的汗,一边走,一边张望。
    到哪儿去了呢?
    “吉祥,吉祥……”她低声唤着,希望从草丛里,柳树后,或者哪个角落里能探出一个圆圆的脑袋,抑或是发出一声细细的猫叫。
    可是,她从章华宫走来,已经行了有近两刻钟了,还是没见到那只坏脾气的狸猫。
    “喵喵,吉祥?”
    站在谷阳宫门口,秦珩往里瞧了瞧,又轻轻唤了两声,安安静静,并无声响。
    她放轻脚步走进去。这里似乎比别处要稍微凉一些。她暗暗猜测,这大约是无人居住的缘故。谷阳宫是先时睿王秦渭所居住的宫殿,他去了封地后,这里就一直闲置着,偶尔会有宫人洒扫。近两年,有传言说谷阳宫闹鬼,这里便鲜有人至了。
    秦珩忽然意识到她是孤身一人,想到过去的一些事情,她心中一凛,转身欲往别处,却忽然听到一声很奇怪的声音,细细的,像是女人在哭,又像是猫在叫。
    秦珩心里一喜,心说,莫非吉祥就在这里?前一段时间,吉祥就经常发出这种像是小儿在哭的叫声。春天还没过去,再过一段时间就好了。
    第117章 番外:前世4
    她蹑手蹑脚循声走去, 生恐惊动它, 它再逃得无影无踪。
    又是一声细细的声响,这次分明就在她右边的一个房间里。
    秦珩面露喜色, 猫着身子,越走越近。
    “啊……”一声甜腻的、奇怪的呻吟响起,她心中甚觉惊讶, 好像有哪里不对?
    “啊……嗯……”那声音还在继续, 伴随着奇怪的声响。
    秦珩心里好奇, 却不敢再待。
    在宫中多年,她深知莫管闲事的重要性。不管那是什么声音, 都跟她没半点关系。她深吸一口气, 转身就走。
    然而,她刚一转身, 就听到“啊——”一个尖利的女声在她身后响起。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章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章节为网友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