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记

第198节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章
    连大臣都能煽动,如何留都留不得。
    “传令去晏地,说朕思念皇叔,传德王进都!”皇帝指甲掐进了手心肉里,一点也不觉得疼痛,神情自若地道。
    “是!”
    她以为皇叔会为她反,会保她的命?
    她最看重的,他要撕碎了给她看,让她痛不欲生死去。
    **
    是夜,皇宫正殿灯光大振,彻夜未歇,直到天明时方才隐去。
    清晨,宫人朝生烟殿送了水和食物来,宋小五想了半天,让卫娘们用了。
    卫娘们用过一半,见没事,香娘劝了一句:“王妃,奴婢们看没事,您也用点罢?”
    尚不知几时才能出去。
    宋小五也知自己小心过头了,但想想还是摇了头,“我吃点糖就是了。”
    她带了小包硬糖在身,撑个三五天还是可行的。
    皇帝那边得知她还是滴水不沾,讥笑了一句:“如此贪生怕死,不过鼠辈。”
    说罢,一夜未睡的他头抽疼不已,他抚住脑袋,倦声问底下跟他坐了一夜的董之恒,“你觉得她哪点值当你高看?装神弄鬼,还是妖言惑众?”
    凭她的告诫、付出、钻研……
    燕朝这些年的安稳富庶,有她的功劳。
    开垦荒地的勘察,简易有用的农具,四季十多样可栽种的瓜果粮食,算术天文,等等等等,她皆有所献出。
    农民种的地,商人用的算经,士豪家中的生活便利,天下之人皆握有她手中所出之物,但有几个人知道她的名?
    如此都不算功劳,要如何算才是?
    担了美名,还说她不值当的皇帝才真真是让人哑口无言。
    董之恒曾被皇帝诚心请来为太子师、天下师,他也不认同有人喧宾夺主,再好的东西也需要众心所向的明君才能推广安天下,最大的功劳理当归于勤政明政的皇帝陛下……
    但不是说,献计献策的人就没功劳了。
    “无话可说?”皇帝冷视了他一眼,看向了符简:“符相呢?也还是觉得她不可杀?”
    “她刀都架到朕脖子上了,”皇帝往后一躺,闭眼叹了口气,“好,朕承认她于国有功,可那功你们敢说她不是为宋家,为了皇叔?你们敢说她是为这天下?”
    这……
    董之恒与符简对视了一眼。
    他们敢说她不是那样的人,但圣上这个松口,还是想咬死她于国无功,只为私心。
    这个帽子好戴啊。
    “要换平时,你们这样忤逆朕,朕就当你们也要反朕了,但你们于朕一个个都是国之栋梁,国之砥柱,朕再恼火也不能这么想啊,你们啊,每一个都是我请到身边的,每一个都帮了朕的大忙,帮了江山百姓的大忙,现在江山日渐太平富足,你们怎么就……”皇帝睁开眼,撑着桌子,一派心力交瘁,“怎么就帮着别人逼朕呢?不是朕不让她活,是她逼到朕头上来的啊!朕,朕……”
    皇帝眼眸含泪,“先帝早逝,朕与小皇叔从小相依为命,朕念他的好,这些年都念着,你们敢说朕没念着?他王妃天生反骨,一直大逆不道,她天天当朕要害她,就似进宫连口水都不喝,朕如若不念着,她能活到今日?你们敢说朕是对皇叔不仁不义不孝吗?”
    皇帝拍桌,“你们敢说吗?”
    他坐起了身,一一看过在书房内的臣子,然后长长叹了口气,垂头颓丧道:“就是如此,宋王妃把刀子架到了朕的脖子上,朕也敢跟你们保证,朕不会追责皇叔的责任,皇叔依旧是朕是王叔,是大燕的皇叔,是周家的小王叔,德王府还是他的,晏地也是他的,如此,你们能放过朕吗?”
    书房内的人是董之恒和符简这两边的人,一边是儒家,一边是法家,一个晚上,每一个人把该说的都说了,这时候见圣上不让步,不少人心中有了数。
    这次德王王妃是在劫难逃了,不过说来,她于国是有功,但逼宫这事,确实是她做得不对,逼宫之事大过天,过不能抵功,杀头之罪在所难免。
    但事情要怎么拿,还得商量。
    董之恒这边带来的大臣看了董大人一眼,在皇帝的话下低下了头,算是承认皇帝的意思。
    “圣上,”话已至此,董之恒知道此次事是难了了,圣上的心太大了,他太看重自己的心思,太看轻了别人,一夜过去,年迈的太傅难掩脸上憔悴,更难掩心中沮丧,末了还是忠心耿耿劝道:“一步错,步步错啊,皇叔对您……”
    “他对朕好,朕知道,没看朕念着吗?”董老不死的说了一晚上了还是这句话,皇帝乏了,彻底乏了,他打断了前太傅的话,冷冷看着他,“难道非要朕让出这个龙位给他,才算是感激他?”
    “臣万万没有这个意思,圣上恕罪!”董之恒被话逼跪,趴在地上,淆然泪下。
    圣上非要天下顺他的心,可他这样做,已是逆了天下心啊!
    他谁的话都听不进了。
    看着跪着大哭的董之恒,符简的两指微微地搓了搓,止了摇头的冲动。
    德王王妃不是善茬,但这一次,圣上要是控制不当,被德王府反噬也不是不可能。
    至少他这边,但凡德王府要有起势,他会助德王一臂之力。
    德王与他那位王妃克己力行,严以修身,在他们手里,他法家一系还有生存之处,而不似是在圣上手里日渐式微,日落西山。
    “丞相?”
    “臣,遵从陛下的意思!”符简朝皇帝拱手,第一次完完全全心口不一朝皇帝俯首称是。
    他符家、符简从始至终要的是一个以天下万民为本的皇帝,至于这皇帝是谁,于何人来当,不是最为重要的,最为重要的是,坐在龙椅上的燕朝之帝为天下能带来什么。
    而不是天下为皇帝带来什么。
    **
    平昌十八年,四月九日,德王王妃宋氏逼宫,反。
    四月九日晚,镇国将军带兵逼近城下,为反。
    四月十日晨,生烟殿殿外突起刀剑声,方晌,有人闯了进来,德王府铁卫首领立春持血刀昂跪于地,喝道:“属下领兵护驾!”
    立春带了三百人杀了进来。
    外面已乱。
    镇国将军张有矛带兵已攻进一门,进了城里,已然已反。
    “怎么进来了?惊蛰呢?”宋小五没想到是立春。
    “镇国将军张有矛已带领五万铁兵连夜攻下了演武门,已占演武门、松树门两地,”立春沉声禀道,“张将军早前已收王爷密令,上面有书:王妃束,德王反。”
    “王爷的人?”
    “是,张将军早已是王爷的人,不止如此,”立春昂头,肃容道:“禁卫军铁卫有百人乃我府中人,他们之前已与属下集合,正在外面与我等一同护卫主母!王妃安危无忧,王爷马上飞至,但请放心。”
    宋小五先是发愣不已,这下不禁笑了起来。
    是了,这一路,无论是她还是召康,早已悄悄变了命数。
    在不知不觉当中,在他心中最重要的事情消融的过程当中,她已成了他死都要保护的人和情。
    她成了他的决择。
    “好。”宋小五点头,“世子呢?”
    “世子那边已去了人,王妃放心。”
    “好,替我送句话给王爷。”
    “王妃,请吩咐。”
    “用尽快的速度,速战速决!”
    “是。”
    宋小五刚刚用了点吃食裹腹,将将歇息,就听女卫进来屏风,跪在跟前与她快快道:“王妃,皇后来了。”
    “来了?”宋小五起身。
    “立春将卫大人说,皇后身上似是没有什么气息……”女卫急道:“让您别见,您见了,外面怕要说是您逼死皇后娘娘的。”
    “是吗?”宋小五呆呆站了片刻,又坐了下来,拿过披风披起,仔细穿好后方道:“那就不见了。”
    “王妃娘娘,”女卫红了眼睛,站起道,“奴婢再出去看看。”
    一柱香后,外面传来了匆匆奔跑的脚步声,那脚步,快得让宋小五的心口跟着砰砰跳了起来。
    她逼着自己直视门口,然后看着外面奔跑进来的女卫扑通跪下,朝她道:“王妃,皇后没了。”
    没了,宋小五转过头,心口剧疼。
    她走了出去,没走到门口,就被铁卫拦住。
    “王妃,您不能出去。”
    “死在门口吗?”宋小五回头,问女卫。
    女卫含泪点头。
    “有说什么吗?”
    女卫摇头。
    “唉。”长长站立了许久,宋小五回身的时候险些跄倒,她扶住女卫伸过来的手,心里回想着初初见易后时的样子。
    第一次见易后是什么样子的宋小五不记得了,易后年轻的时候是什么样子宋小五也不太记得,宋小五只记得那个时候的皇后,有一双想紧紧让皇帝看到她的眼,她看着皇帝的眼,明亮又羞涩、乖巧中带着讨好。
    那是一双带着期待,渴望爱的眼睛,美到至今宋小五都还记得。
    第236章 第236章
    这夜, 宋小五坐在生烟殿殿中,听着外面刀剑相戈。
    袖中的刀放了太久, 染了体温,已无寒意, 宋小五抽出来摸了摸,听着外面的哀嚎声,心中平静。
    如果形势往坏走, 她是接受的, 外面的人死得, 她也死得。
    皇后的走让卫娘们慌乱了一阵, 此时皆淡然了下来, 还寻来茶具,给王妃煮起了茶。
    “多放点。”水开了,宋小五把手中的刀放在矮桌上,跟放壶中放茶叶的瑶台道。
    “您晚上还要歇息呢。”
    “不了。”
    “您昨晚也没歇息。”
    “回去再歇。”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章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章节为网友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