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夫人的悠闲生活

第94节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章
    作为太后娘家的庆国公府,自是从庆国公夫人到常玥这一辈的侄孙女们都来了。外命妇中以她们为首, 正在陪着太后说话。
    常玥这回没敢凑到太后身边, 在太后面前恭敬小心的磕头祝寿后,便去偏殿和其他贵女、公主郡主们到了一处。
    虽说看起来没有不妥, 太后身边除了皇后和份位高的妃嫔,余下的亲王妃、郡王妃,国公夫人、侯夫人等等, 她一个小辈别说坐着, 连站在此处都不合适。
    可若是有心人也不难想起, 去年太后寿宴的情形。那时太后可是让常玥一直陪在身边,这是连公主们没有的殊荣。甚至还在永宁侯夫人过来行礼时, 寻了她的不是,不轻不重的训斥了沈惜两句,大约就是从那次开始, 永宁侯夫人便成了贵妇交际圈中被嘲笑、瞧不起的人。
    如今不见常玥, 着实有些奇怪。
    古怪的事还不止这一件。
    当杨老太君带着沈惜进来时, 才真正让人们吃了一惊。
    杨老太君竟然当真在太后面前,同沈惜表现得如此亲昵。仿佛天经地义一般。
    旋即众人暗地里相视一笑, 摆出了看好戏的姿态。
    太后不喜沈惜这人人都知道, 纵然沈惜曾救了卫国公府的嫡长孙, 可她在太后面前, 仍然不讨喜。无论卫国公府再怎么得圣眷,公然在太后寿宴时挑衅,只怕太后连卫国公府一并发落了。
    “祝太后娘娘玉体安康, 万寿无疆!”卫国公府的家眷上前给太后祝寿。
    太后和颜悦色的让她们起来,给杨老太君赐了座,似乎对卫国公府没有任何不满。
    沈惜等人还要逐个像皇后、其他妃嫔见礼。
    除了认识的淑妃,还有从宫装上便能判断的皇后,旁的宫妃,沈惜都是跟着周氏认人。
    淑妃倒是对沈惜笑得和颜悦色,透着两分亲切。“好孩子,快不必多礼。”
    别的宫妃虽是不明所以,但能坐在此处的没有简单的人,对沈惜的态度也少了往日的漫不经心。
    一时除了杨老太君留下说话,剩下的人都要另去偏殿等着宫宴开始。
    这下永宁侯府的女眷便有几分尴尬,正经的永宁侯夫人竟跟着卫国公府的人在一处。便是太夫人见沈惜跟着杨老太君走了,也有几分不满。
    “你们家的长孙媳妇,怎的竟成了卫国公府的人不成?”太夫人眼底闪过一抹愠色,却听到有人在她身边笑道:“您这当祖母的,也不管管?”
    来人是安平侯夫人,同太夫人的关系不错,故此才来打趣一句。
    见是她,太夫人便没遮掩,没好气的道:“你没瞧见,杨老太君才是她嫡亲的祖母,我哪里入得了她的眼。”
    安平侯夫人自是和她同仇敌忾的,不由道:“京中认干亲的人多了去了,不过是个虚名儿好听。她这样不要脸的钻营,才让好笑呢。”
    这恐怕也是勋贵世家中最多的想法。
    沈惜攀附卫国公府令人不齿,吃相难看。
    一贯清贵的卫国公府,不知是不是昏了头,从上到下竟然对她还很好。
    她的声音不高,身边站着的人却也能听到,俱是会心一笑。
    “安平侯夫人这话我就听不懂了。”卫国公夫人正带着周氏等人出来,正巧把安平侯夫人这句话听了进去,不由停住了脚步。她面上虽是带着笑,眼底却是一片冰凉。“夫人说的是谁?”
    安平侯府和卫国公府素来不和,安平侯夫人才说了那样的话。
    “我说的是谁?”安平侯夫人嗤笑一声,道:“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我说的不拘是哪个,定不会是夫人您!您着什么急?”
    “我说话心直口快,您可别不高兴。”见卫国公夫人蹙着眉,她得意洋洋的道:“今儿可是太后娘娘的寿宴,若是冲撞了太后娘娘,您也担待不起罢?”
    这样的人便是先撩者贱。沈惜看着自以为胜了一筹的安平侯夫人,思忖片刻,顿时有了办法。
    周氏是个爽利的性子,听罢不由脸色微变。她这是拐着弯儿骂人,正要上前时,却被一旁的沈惜拉住了衣袖。
    “安平侯夫人说的没错,于咱们不相干。”沈惜似乎没听出安平侯夫人骂的是她,柔柔的笑道:“京中这事儿确实不少,前儿才听说安阳郡主认了义女,要摆宴认亲呢。”
    沈惜微微侧过头,清亮的眸子透出几分纯真,她忽然掩口,道:“不知夫人说的是哪家,若是被误会就不好了,郡主娘娘听了也会不喜罢?”
    她的话音未落,周氏顿时眼前一亮。
    自己只想着为沈惜不平,却没想到完全可以避开这个话题。沈惜和卫国公府本也不需要认什么干亲,安平侯夫人说谁都说不到沈惜身上去。
    卫国公夫人听了,眼底也露出赞赏之色。
    而安平侯夫人的脸色便不怎么好看了。她只为了踩卫国公夫人的面子,倒忘了这一茬。有传言说安阳郡主认的义女便是她的私生女,看郡主的重视程度,倒有七八分可信。
    安阳郡主可是个跋扈的性子,她父亲曾经救过圣上的命,自己却重伤身亡。故此圣上对安阳郡主极为宽容,郡主的府邸比公主府还要气派,各色赏赐源源不断,对于安阳郡主的行事,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若是被她知道自己曾说了这样不合时宜的话——
    安平侯夫人不由瑟缩了一下,恐怕安阳郡主给她两巴掌都是轻的。
    是以她不由对沈惜怒目而视,才想讽刺两句,只见沈惜脸上恬淡温柔的笑容不改,和和气气的道:“您可别动气,今儿可是太后娘娘的寿宴呢。”
    她说过的话,又被沈惜还了回去。
    在宫中自然是不能闹起来的,安平侯夫人只得脸色发青的压下心中的怒火。
    有本事沈惜别去抱卫国公府的大腿!
    以承恩伯夫人侄女的身份嫁给永宁侯,又要与卫国公夫人认干亲……想来鼠首两端,不得善终。这沈惜的胃口,倒愈发的大了。
    “永宁侯夫人好一张利嘴!”安平侯夫人冷笑一声,道:“夫人不去认干亲,自是和夫人无关!”
    沈惜面不改色的看着她。
    “说什么呢,这么热闹?”一道懒洋洋的女声突然响起。“什么认亲不认亲的?”
    真真是说曹操曹操到,竟是一身大红色宫装的安阳郡主走了过来。沈惜虽然用了她做借口,可从未见过她。只见她红衣似火,五官明媚艳丽,神采飞扬,曳地的长裙与别个都不同。一眼瞧上去便是个性子张扬不好惹的主。
    她今日来迟了些,只听了个尾音儿。因她确实要认个义女,故此对这话分外敏感。
    安平侯夫人顿时冷汗涔涔。
    若是安阳郡主有心打听,自是打探到自己说过些什么。
    “你说。”安阳郡主的目光在场中环视一周,竟然指向了沈惜。
    对上安阳郡主,沈惜神色从容,落落大方的行礼。郡主性子的人往往也爽利磊落,不喜鬼蜮伎俩。“回郡主的话,方才我和安平侯夫人说到——”
    安平侯夫人怕沈惜趁机告状,忙抢话道:“永宁侯夫人提起郡主您要认义女之事。”
    沈惜完全不去看她,也懒得戳破她,反而大大方方的道:“臣妇提前恭喜郡主喜得义女。”
    安阳郡主挑眉,目光来回打量两人,忽然看着沈惜,扬唇而笑。“明儿我便下个帖子给你,邀请你到我府上赴宴,如何?”
    纵然这位郡主名声不大好,可毕竟是皇亲,又深得圣眷,素日来往的无不是贵人,不知安阳郡主是何用意。
    “多谢郡主抬爱,臣妇莫敢不从。”沈惜也不扭捏,大大方方的应下了。
    一时安阳郡主扬长而去,余下的人神色不一,幸灾乐祸有之,艳羡有之。
    沈惜安之若素。
    ******
    直到到入席前,众人还对对这件事议论纷纷。
    沈惜似乎对周围的议论置若罔闻,轻抿了一口热茶,她想到乔湛同她讲过的寿宴菜肴,只感觉油腻腻的没多少胃口。
    开席前,圣上带着一众皇子给太后祝寿。
    命妇们俱是要避让到偏殿的,虽是看不见人,去也能听到声音。沈惜便和周氏凑到了一处小声说着话。
    “快快,请永宁侯夫人过去!”只见小内侍的身影从外头跑进来,到了沈惜面前,让她到正殿面圣。
    沈惜有些茫然,却是即刻起身跟着小内侍出来。
    偏殿的窃窃私语声为之一静。
    安平侯夫人在心中暗暗祈祷,最好是沈惜惹恼了安阳郡主,被圣上发落才好。今日最为低调的常玥,也在心中默默念叨着,只希望寿宴这日圣上顺着太后,让沈惜栽个跟头才好。
    只见正殿中除了太后、皇后和各宫的妃嫔、宗室女眷,还有杨老太君在。
    而站在中间的那位身着明黄色龙袍的中年男子,想来就是今上了。
    在古代帝王可是手握生杀予夺大权之人,沈惜头一回面圣,还是紧张的。好在卫国公夫人教了她礼数,才不至于慌乱出错。
    沈惜稳稳当当跪地行礼。
    “这就是永宁侯夫人了罢?”一道威严的男声响起,却又透着几分笑意。“平身。”
    早有宫人扶着沈惜起身。
    “母后,您看沈氏肖似齐家人。”祁盛看着太后,朗声笑道:“想来是没错了。”
    太后慈眉善目的笑着点头。
    “哀家小时候抱过馨姐儿,这眉眼都像极了她。”太后仿佛忘了那些不愉快,态度分外慈和。“圣上还是快把好消息说了罢,也宽宽老太君的心。”
    沈惜内心懵逼的站在一旁,面上却带着恭谨的浅笑,无可挑剔的表情。
    这是怎么一回事?
    “既是老太君寻回了外孙女,自是喜是一件。”祁盛感慨道道:“是朕愧对先卫国公,如今也稍做些补偿,以安慰他的在天之灵。”
    杨老太君不由红了眼眶。
    “沈氏接旨。”红衣内侍尖细的声音在殿中响起。
    沈惜虽是不明所以,毫不犹豫的跪了下去。
    作者有话要说:  还有一更。还是前十随机十的红包。为了公平起见,二十四小时后派红包。
    第106章 县君
    在偏殿的人俱是屏声敛息,竖起耳朵听着正殿的动静。
    虽是隔着些距离听不太真切, 隐隐约约听到圣上、太后、杨老太君的声音, 随后便听到了内室宣旨的声音。
    前头诸如“柔嘉居质,婉嫕有仪”溢美之词被众人都自动忽略掉, 等听到“其母贤贞县主”时,众人才真真的大吃一惊。
    沈惜竟是卫国公太夫人的幼女,早在二十多年前被待人所害, 而后被荫封县主的齐馨之女?
    当初齐馨竟没有死?
    若是她没死还成了家, 为何没回到京城中?
    卫国公府又凭什么认定沈惜就是齐馨之女?毕竟齐馨“死去”时, 也不过十二岁而已!
    种种疑团在众人心中越聚越多,这些暂且按下不提, 有件事倒是明白了。
    怪不得卫国公府不再提认亲之事,这沈惜本就是卫国公的表小姐,杨老太君嫡亲的外孙女, 哪里还需要认亲!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章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章节为网友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