佞臣宠妻(双重生)

第44节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章
    第63章 【设局】
    两个银锭加起来统共十四两, 而那白玉手镯成色也普通,在外头也就三五两银子的货色,可是想她甘婆子一个守二门的粗使, 平日又没什么油水, 一下子乍然被翻出这许多东西已属异常,况且, 还被翻拣出藏在掸瓶里的药纸, 这事立时将她再次推到了风口浪尖之上。
    顾氏没有凭着“赃物”得出定论,仍旧给甘婆子一个辩解的机会。
    甘婆子一脸茫然,“这白玉镯子是咱们府里太夫人昨日赏给老奴的,至于银锭和装药的油纸, 老奴是当真从未见过啊。”
    一旁的张氏不觉摇头,“都说抓贼拿脏,如今东西由老祖宗的人亲自从你屋里翻出来, 你一句没见过就想推个干净?”
    白氏也在一旁附和,“不错,这甘婆子不仅被发现藏了药,今日更是一反常态主动去接主子的燕窝食盒, 未免都巧到一块去了, 若说下药这件事和她没相干, 可难让人相信。”
    在场之人也几乎认定, 这甘婆子的嫌疑不是一般大,甚至要直接定了她的罪也不为过。
    二太夫人楚氏在一旁也颇能抓住症结, “方才甘婆子说, 白玉镯是三太夫人赏给她的,这事听着也怪蹊跷的。”
    顾氏听罢果然便把目光投向躲在后头不吭声的符氏身上,“既说到这儿了, 你来讲讲,这白玉镯子到底是不是你赏给她的,如果是,你又为甚会如此厚赐一个守门的老奴?”
    符氏心里咯噔一声,脸上也有些发白,“是,这白玉镯是儿媳昨日赏给甘婆子的。”“我也是见她办事周到才赏的,没有旁的用意,母亲您总不会疑到我的头上吧?”
    顾氏不置可否,又问跪在地上的甘婆子,“太夫人说的可是实情?”“你想清楚了再答话,若给我知道你扯了谎,别说我不顾你一辈子在慕家的体面,直接乱棍下打死了事。”
    甘婆子吓得连忙叩头,“老奴说,这玉镯子确是太夫人赏给老奴的,太夫人说老奴寻常守门辛苦,还说让老奴往后多留意咱们侯夫人的出入,若有不寻常要私下里报给太夫人知道,老奴寻思这事也不伤天害理,一时贪心就应下了,旁的再没有了。”
    众人见竟又扯出些旁的污秽事,不免心里嗤笑,心想这自诩御下极严的东府原来也是藏污纳垢内里乌糟。
    符氏脸上白了又白,顾氏见她把人都丢在西府跟前了,越发难堪,只冷哼一声,“我将这门上的出入交给你管,你倒会乘职司之便了?连咱们府里正经的侯夫人你都敢窥视上,如此胆大妄为,当真无法无天。你就说,这投毒害人的事,是不是也是你一手安排下的?”
    符氏哪里敢认,心里叫屈,可是她属实办了糊涂事,连辩驳起来都不知如何开口,只不住摇头摆手。
    还是梅氏看不下去,僭越身份陈情,“老祖宗明鉴,我姨母虽赏了甘婆子手镯,但银锭和装药的油纸和她并无关联,那两样才是事情的症结所在,今日当以侯夫人被人下药的事为重啊。”
    顾氏想想,也属实不想当众再揭出符氏有什么丑行,又继续审下去。
    梅氏怕顾氏迁怒,又继续祸水东引,“要说这甘婆子,也是咱们府上积年的旧人了,我若没记错,她小闺女如今还在西府里领着差事的,所以说,这甘婆子也不单单只受过我姨母一人照拂,若仔细问问,说不定还有旁的收获呢。”
    这话没落地,张氏先不乐意了,“好你个不长心的,你这是把脏水往哪里泼呢?你不就是想说这甘婆子的女儿在芳姐儿院子里打杂吗?怎地,一个粗使黄毛丫头,还能在佛祖眼皮底下闹妖不成?”
    顾氏数月没管家,倒不知道此节,“甘婆子的小闺女?早先不是说到了配人的年纪吗?如今去了芳姐院子里?”
    长房承重孙媳周氏作为芳姐母亲赶忙站出来澄清,“这人是二弟妹荐给我的,我看她梳头的手艺不错,这才留用,只是才来不几日,还放在院子里做杂事,连屋子都不曾让她进。”
    顾氏被绕得十分头疼,怎么竟牵扯出这许多人。
    这事眼看进入僵局,她也不知究竟谁更可疑些,“罢了,这事一句两句怕是问不清楚了,等咱们侯爷回来,自有雷霆手段,不怕查不出幕后真凶。”
    正这时,戴管事让人传回消息,只说慕淮被皇帝留在宫中,恐要个把时辰才能回来,让顾氏代他照顾好孟芫云云。
    顾氏叹气,站起身打算去看看孟芫。
    结果她一个没站稳,身形微晃,险些就要跌倒。
    吓得众人赶忙上前扶她又坐下,“老祖宗可万万保重身体,侯夫人这会儿并没有大碍,您也就别因此担忧了。”
    顾氏由着人按摩她的当阳穴,气息也有些不稳,“我老了,不中用了,也操不得心了。”
    随即她似临时起意,“楚氏啊,你代我去正房照顾照顾你六侄媳,等到他夫君回来,也好囫囵个地交到他手上。”
    张氏和周氏均面上一滞,顾氏越过她们长房,直接让二房的人照顾侯夫人,可见是已经对她们存了疑,这也太让人下不来台了。
    张氏咬着唇,不得争辩,只恨恨看向梅氏,心想这个庶子儿媳果然是个胳膊肘朝外拐的丧门星。
    楚氏被顾氏点了名去照顾孟芫,她心里先是惊了一下,不过面上半点没有露出,随后她便随着紫棠回到孟芫所在的正房。
    说是要她照顾,其实也不过在堂屋里坐个镇,以防这期间有那欺主的小人乱中生事。
    因青萍这会不在,堂屋里只一个叫彩云的粗使临时伺候。
    楚氏也不挑剔,直吩咐她,“我这里没有什么事,你去帮着你几位姐姐们就是。”
    彩云深感这位西府的二太夫人为人和气,连忙蹲礼道谢,“多谢您体恤,我就在隔壁耳房里看火,您若有事只管唤我就是。”
    楚氏待彩云出去后,往隔绝寝居的屏风处瞧了瞧,里头忙而有序,无人往这头看。
    她心里几经纠结,若不抓住这个好机会,等慕淮那个活阎王归家,怕是以后再没有机会下手了。
    想到这里,她起身慢步行到香案处,将手腕上的沉香木佛手串珠摘下,轻轻转动最大的那一颗,便有细碎粉末轻轻落在香炉中,混在香灰中,半点敲不出异样。
    这期间再没有旁人在场,她又安然地坐回不远处的椅子。
    她其实也不大担心事后被人怀疑,毕竟这法子要历时多日才能见效。
    如是,到了近午时,慕淮终于归府,顾氏也差人来寻楚氏,“侯爷请二太夫人往小香厦用膳,这处就暂交给奴婢吧。”
    楚氏抿抿发髻,面上十分从容,“那你小心伺候着,但凡侯夫人有命,即刻报了老祖宗和侯爷知道。”
    说完,施施然移步,往屋外走去。
    第64章 【旧案】
    楚氏推门抬脚, 脸上淡定得让人捕捉不到丝毫漏洞。
    却在她抬眼看向院子的时候产生了些许波动。
    院子当中,一身绛红色朝服的慕淮此刻正负手立在中央,另有个侍卫打扮的人按着个穿着棉袍的中年仆妇跪在地上, 那仆妇将头埋得很低, 这会并看不出形容,但楚氏还是没忍住眉梢一动。
    而原本背对着正房的慕淮也在这时转过了身, 眉目间满是阴云密布。
    楚氏稳了稳心神, 这才开腔,“原来是老六回来了,快进去瞧瞧你娘子吧,她今日可遭了大难了, 你这个做人夫君的,这个时候最该陪在她的身边。我先去老祖宗那侍奉,就先少陪了……”
    说着不疾不徐朝着花厅走去, 连正眼都没给地上跪着的仆妇一瞬。
    慕淮没有发难,只侧头瞧着镇定自若的楚氏款款行远,在她将将要推门进入小香厦的那一刻,才出言阻止。
    “二婶娘先不必急着去见祖母, 侄儿还有些事要烦劳您帮忙。”
    楚氏稍稍顿了一下, 随即转过身, 脸上笑意不减, “哦?我倒是不知,我这个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内宅妇人, 还能帮得上咱们无所不能的博望侯?”
    慕淮也没介意她的语气揶揄, 只将那跪着的仆妇朝楚氏的方向推了推,“这名仆妇是东府正院小厨房伺候的冯厨娘,二婶可还认识?”
    楚氏不耐烦地打量了一眼, 斟酌着答他,“瞅着是有些眼熟,仿佛这几年来东府的时候碰见过两回,是姓冯还是卫来着?”“还有,这仆妇被侯爷你捉来,是犯下什么错事了吗?大节下让你动怒,干系不小吧,不过又怎么想起寻我这个不相干的人来认?”
    慕淮看她信口雌黄,目光越发阴沉,“我原想着,二婶好歹是长辈,应给您留些体面,等您主动承认,不过既您老不领情,索性我也不再替你遮掩。”
    楚氏眉毛一挑,“老六,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慕淮并不理会,只朝着那仆妇冷声吩咐一句,“把你方才招认的,再说一遍。”
    “是,奴婢遵命。”
    “奴婢是十一年前入的府,卖的是终身死契,领的是小厨房帮闲的差事,此前膝下只有一女,乳名唤做月芝,养在府外她祖母那里。四年前,我带闺女在路边吃杂嚼,西府二少爷恰赶上,且相中了月芝,但他碍于韩家规矩,并没有将月芝纳入门,只养在外宅。去岁,月芝为二少爷诞下一子,奴婢便恳请二少爷看在孩子的份上,好歹给我闺女一个名份,可是二少爷始终推脱,没给个准话。”
    听到这里,楚氏直接出声打断,“我说老六啊,你这办案都办到家里来了?倒查到自家人头上。不错,你二哥是置了外宅,我此前也说过他了,这属实是丑事一桩,你也犯不上大庭广众地拿出来让我全家在府里丢人,好歹他还是你二哥,我也还是你的长辈……”
    慕淮冷笑一句,“二婶何必急着打断她说话?二哥的家丑我不屑理会,但若有人把歪心动到我头上,那我可是容不得的。”
    随即他又吩咐那厨娘,“你继续说。”
    “是,前两日,月芝突然遣了人来寻我,说有大事商量。我去了她寄身的宅子,却发现叫我去的,竟是西府二太夫人。她要我帮她做一件事,还说只要事成,就同意做主让二少爷抬我闺女月芝进门,许她做个有名份的贵妾。”
    楚氏大声喝骂,“你胡说,我从不曾在外头私会你,你别含血喷人。至于你说的什么月芝,我虽见过,但也是为了抹平我那不孝子做下的丑事。”
    那仆妇闻声跪着往前几步,直抓住楚氏的裙摆,“二太夫人你可不能卸磨杀驴啊,谋害侯府当家夫人,这样的大罪,我如何敢为,说起来,那味细辛还是你亲手交给我的,说只要侯夫人见了红,你当日就让月芝进门。我当真的猪油蒙了心,才会接受你的唆使,我今早就不该趁着吴家姐姐出屋时往里头下药……”
    楚氏一脚踢开眼前的人,上前几步朝着慕淮申辩,“老六你可别听这疯婆子胡邹,她女儿做了你二哥外宅不假,但我是万万不会许她进门的,这事我当着那月芝的面也说过,想来定是她们母女因此怀恨在心,这才故意设了套嫁祸于我,这黑锅我可不敢背。”
    慕淮眼睛里是冷的,说出的话却十分公道,“二婶这说辞,也不无可能,毕竟这婆子空口白话,没有证据。”
    冯厨娘听了这话,如遭五雷轰顶,她似乎不可置信,“侯爷,奴婢说得都是实话啊,那日二太夫人的的确确见过我,还许诺我女儿做二少爷的贵妾……哦,对了,她还说,若侯爷绝嗣,将来或能让月芝的孩子做侯爷您的嗣子的。”
    慕淮看向冯厨娘,“说来说去,你也没有实证,就这翻来覆去几句,如何取信于人?”
    那冯厨娘见状,知道她已经认了往燕窝里下药,无论有没有主谋她都难逃一劫,索性破罐子破摔。
    “奴婢还有一事要禀,事关四年多以前,先侯爷的死因。”
    正这时,小香厦的大门轰地一声被人从里头踢开,赫然是满头银丝的顾氏,正带着一屋子人立在门口,也不知听了多久。
    “淮哥儿,那仆妇方才说什么先侯爷的死因?让她快点讲清楚。”
    梅氏也插话问道,“四伯的死因?他当年难道不是战死沙场吗?”
    众人也无不把视线转移到那厨娘身上。
    而原本从容的楚氏也立时冒了冷汗。
    孟芫受害的事她不怕遭人怀疑,毕竟那不是慕家人,且没有坐实。但慕淮已死的亲兄慕讯,那可是顾氏真正的心头肉,也是这一代慕家最出众的子孙。他死在沙场,原本没人怀疑,但若被这厨娘翻出旧事,可不是能轻易善了的。
    想到这里,她回身朝着那厨娘行去,上去就是一巴掌,“你怎敢拿已逝的先侯爷扯旗做谎,是嫌你自己的罪业还不够深?”
    冯厨娘被打得一个趔趄,险些跌在地上起不来,脸上也出现莫测的恐惧,“是了,是了,我有罪业,纵到了阎罗殿也洗刷不清。”“可是还不是你们,就是你们母子,将假的药包交到我手里,我当时信了你们的话,才会一错再错……”
    顾氏听得糊涂,急不可耐地看向慕淮,“老六,她这是在说什么,我怎么越发听不懂了?”
    慕淮看向满脸悔恨的厨娘,向她递出了唯一的稻草,“你今日如果肯讲实话,我或许会网开一面,不追究你家人的罪孽。”
    冯厨娘咬了咬牙,她先害过慕讯,今日又对慕淮的心头肉下了手,再不敢奢想保住性命,但月芝还年轻,总不能让她给自己陪葬……
    “我说,我全都说。四年前,我受老祖宗信任,从个帮闲的杂役被提拔做帮着掌灶主厨配菜的帮厨。有一回,先侯爷负了极重的箭伤,需要连服两个月的药膳补身。我那个时候对药理不是十分精通,无意间,竟将作为药膳主材的一味药当做废料添进灶膛里烧火。我唯恐事发丢了差事,便向我闺女求助。彼时,月芝她刚被二少爷养在外宅,正是新鲜头上,二少爷出手也向来大方,我想着,只暗中将药填上,万不会被人察觉。”
    说到这里,冯厨娘一脸恍惚,似乎陷入了沉思,顾氏急得直敲拐杖,“后来呢?那药填上了?”
    侍卫推了冯厨娘一把,她这才如梦初醒,却忍不住满脸泪湿,“填上了,且是二少爷让人买好了药材亲自交到我手上,那药四少爷足足用了半个多月,也没人发现药材被替换过,而采买上的按时补了新药过来,我就更加安心了。我原当这事就这么过去了,可是后来有一日,我在街上被玩闹的孩子用石头砸破了脚,我就想着,先头用剩下的药须子应是也能止血,白放着也是浪费,就寻了郎中让他帮我看看对不对症,可是郎中看后,却说这药被人动过手脚,外面涂了桑枝水,若长期食用,容易诱发头风……我这才知道,我闯了大祸,事后我寻二少爷将事说了,本想让他去追查是谁在中间使了坏,可二少爷却说,这药是我下的,没得洗脱,我那时才知道,二少爷才是彻头彻尾的始作俑者……”
    顾氏满脸不可置信,“所以汛哥儿是因为误用了半个月的桑枝才会在战场上发了头风?”
    冯厨娘捂住脸哽咽,“不是半个月,而是近半年。自我和二少爷求告以后,他又不断寻了掺了料的食材给我,让我趁便投到四少爷饮食中。我一开始不答应,但二少爷说,我已经是下毒的凶手了,做过一回做过十回没有大差。而且,若我不肯就范,他扬言要将月芝卖到私窠子里去……我为了月芝往后余生,终于昧着良心,继续做鬼。”
    顾氏听到这里,已经气得上前几步,抬起拐杖就朝冯氏身上打去。
    慕淮怕她激动下伤了身子,赶忙平复她心绪,“祖母先消消气,这恶仆属实可恶,但您的身体更为紧要。”
    顾氏好不容易静下心来,一抬眼看见往角落里躲避的楚氏,直接将眼瞪起,“将楚氏给我拿下,不,将二房人统统先拘起来,这一窝子蛇蝎虫鼠,这些年还不知害过多少人命。”
    楚氏是个狠毒的,也惯常有心计,她扑通一声跪在廊下,声泪俱下,“老祖宗容禀,我知道我儿置了外宅不假,但我属实不知所谓先后下药投毒之说。您也不能听方才那仆妇所言之事,就偏听偏信,凡事总该有个证据啊,不然儿媳再难认罪。”
    这话并未落地,她身后正房大门被从里面轻轻推开,“二太夫人既要证据,那我便给你。”
    众人循声望去,皆不由呆住了。
    一身盛装满面容光焕发的孟芫此刻正站在门前,她身侧,是同样安然自若的仆从们。
    其中年纪最长的碧芙手里,正端着个三足云纹熏香炉,炉子里的线香刚刚被点燃。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章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章节为网友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