炊金馔玉不足贵

第70节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章
    第82章 鲫鱼肚儿汤
    方从曲湖里头捞出来的野生鲫鱼, 个头还不大,颜色灰清,直到洗净了放到案板上的时候, 尾巴还在不断拍着, 池小秋生怕它蹿出去, 左手牢牢把着,右手中刀一旋, 便将鱼肚子上头最嫩的两块都切了下来。
    鲫鱼肉滑嫩细致,偏生小刺最多, 唯有鱼肚子上两块肉只有大刺, 池小秋要做鲫鱼肚儿羹,自然只拿这两块下刀。将鱼肚嫩肉放在碗里,葱姜切小块, 加少许水清酒煮上片刻, 再将鲫鱼肚儿在里头腌上一会儿,撒些细细盐使劲揉搓, 直到盐味津到里头去, 这才罢手。
    鲫鱼头背上面的肉刺多,便用来熬出汤, 再将鱼肉捞出来,只留下汤汁备用。(1)
    算算日子,钟应忱这时候也快到东栅了。
    池小秋下意识往对面葵花隔窗望了望,看着空洞洞的桌案, 心里空落落的。
    钟应忱未曾搬走之前,每日里她在厨下埋头做饭, 也是悠游自得,并未觉出有什么挂念, 可抛掉一样习惯不怎么容易,养出来却极为简单。
    往常不管她是在厨房还是自个屋中,对面的窗子总是大开着,不管何时,只要她一抬头,钟应忱就坐在碧水旁,桃花间,从书中望过来,遥遥一笑,瞬时便让她的心格外妥帖安静。
    池小秋抄起笊篱,盛上腌好的鱼肚肉,按在汤里,一边看着这雪白鱼肉片热汤里迅速汆熟,一边想着:不知带出来的薄饼钟应忱吃完了没有。
    鱼肚熟后,挑出里头的大刺,摆上桌,开始着手调蘸料。池小秋将芝麻油、醋、姜蒜末、椒盐、辣酱都摆出来,等着钟应忱自个回来调。方才汆肉的鱼汤刚放在了灶上,想等它继续熬煮成清汤,便听见桥上有马蹄声。
    池小秋马上丢开那锅鱼汤,扒着窗子一看,正是一个车队缓缓从桥上而行,便兴高采烈出门去迎。
    到得巷子口一看,原是家运米的车队,不知怎么今儿偏就捡了他们这个偏道走,哪里有钟应忱的影子?
    池小秋一时怏怏,眼瞅着都过了半个时辰,终是耐不得,便一跺脚一路往东栅奔去。
    东栅口往来人众多,除了卸货的,便是像高家这般,自个家有马车直接从县里头一路回返的。池小秋垫脚看了好一会儿,好几次被挤得没地儿站,终于见着两辆天水碧绸的马车进栅来。
    车里高溪午还在磨着钟应忱:“你便帮我央小秋妹子一回,可好?”
    钟应忱只望着马车窗外,任他喋喋不休只作充耳不闻,高溪午没法,只得道:“若得一罐子我重重谢她三十两如何?这…这可是我如今能动用的全部家当了!”
    他刚说完这句,却见钟应忱唇角微微一翘,而后笑意越来越深,眼睛亮得怕人。
    他只当是钱凑效了,刚要拍手再砸实了买卖,忽见钟应忱一撩起袍角,还未等马车停稳当,便跃身跳下车去,只留下闲闲一句。
    “你若敢在小秋面前再提一句要什么薄饼,从此便别想进池家铺子!”
    高溪午眨巴眨巴眼睛,才醒悟过来,这想望是彻底落了空,不禁横生悲意,直到外头小厮唤他下来。刚撩起来车帘,就见钟应忱站在翠叶满布的柳树下头,耐心听人说着话。
    不用想,站在对面的,定是池小秋。
    “这一路可累了?”池小秋将他上上下下看了个遍,只觉得哪哪都瘦了:“怎么这早晚才回来?”。
    “不累。”钟应忱极自然地将她手中挥着的笊篱拿过来,不由笑:“怎么出门还拿着这东西?”
    池小秋低头一看,哎呦一声:“我那锅上还坐着汤!”
    “什么汤?”
    “鲫鱼肚儿羹!”池小秋顿时急得跳脚:“原想让你吃点好的补一补,这会都该熬干了!”
    高溪午听见有吃的,立刻一跃上前去:“小秋妹子,什么好吃…”
    可惜他没跟上脚步,方省得自己厨下还有锅汤的池小秋,几步便拉着钟应忱跑远了,只剩下孤零零的高溪午,哭丧着脸待在原地。
    “之前跟你说的都忘啦?甭管熬汤熬粥,炒菜炸丸子,都该看着火候!你倒好,撂下一整锅汤,倒跑个没影儿了!”
    薛一舌一打眼见着钟应忱,心知肚明,数落了池小秋两句,见她有些愧惭,又要现熬一锅去,便哼了两声,现从厨下端了盆鱼汤:“等你再熬了出来,怕是天都黑了!”
    这小子奔波了大半天才回来,又熬了好些天的心血,难道真连口热乎的也不让他吃?
    这汤的颜色提得清亮亮,其色如茶,里头放些鲜山竹笋、黄芽菜、萝卜缨,再滴上些芝麻油,热着喝到嘴里时,只余淡淡的鱼鲜味,等进了肚里,腹内暖融融的,口里满是余香。
    池小秋端了鲫鱼肚儿出来,片得薄而晶莹,只消在姜醋中稍稍一占,便能品到鲫鱼身上最细嫩爽滑的部分,细到稍稍抿上一口,鱼肉便能滚落在舌尖,再稍稍一压,鲜甜的味道就在姜醋味中透出来。
    池小秋又拿出新鲜鱼肚肉来,去刺切片,现在过上蒸熟,同香菇丝儿,笋丝儿,火腿丝儿一同下到汤里,等汤滚开了,便将打发的鸡蛋往里面一浇,左右搅动之时右手便已将鱼羹拎出了锅。这鱼羹的色彩就变得绚丽起来,黑的是香菇,青的是春笋,红的是火腿,白的是鱼片,最鲜嫩的颜色是浇上的鸡蛋,只是借着锅中鱼汤的余温,停在了将熟未熟之际,吃到嘴里时,蛋花又香又嫩。(2)
    钟应忱一边吃着鲜嫩鱼羹,一边听池小秋讲着申大郎给她使绊子的事儿。
    “你说,这周大厨心眼生得也忒歪了!他若不想收我,当初明说了便是,作甚要立个约在这里?那约我又没做成,输的是我却也不是他,为甚又要跟我过不去?”
    池小秋只消想想去年跟范家命案牵扯在一起时,胆战心惊的那些日子,便气不打一处来。
    旁边薛一舌听了一会儿,只觉心里拧一拧,能拧出一缸的醋汁子,忍了忍,终是没忍住,便冷哼道;“你这拜师傅的眼光,倒是不怎么好。”
    他头一次知道,原来还有个姓周的,能让池小秋赶着拜师去,反瞧瞧他,倒是师傅使尽了巧劲儿。
    池小秋嘴甜,忙哄他道:“谁说我眼光不好,这可不是拜了神仙样的师傅来家,谁赶了来也换不去!”
    人年纪大了便是孩子心性,池小秋说起好话一箩筐加一麻袋,眼眨都不眨,这才哄得薛一舌脸色稍霁。
    钟应忱却在凝神细思,堂堂观翰楼的大厨,总盯着池小秋个小铺子,确实是奇怪,总该想法去打听打听,嘴上却安抚池小秋道:“你既当着那街上人说了那番话,算是将阴招化作了阳谋,他若再想难为你,总要掂量掂量人言可畏。”
    池小秋偷瞄一眼薛一舌,眼见他闭上了自己的门,便一拍桌子,悄声道:“甭管他难为还是不难为,这店我总是开定了!”
    不等几日,池小秋便迫不及待拉了钟应忱上云桥去,从桥下顺着河稍微一拐,便见杏花树下闭着门扉,一边临着河,另一边却靠着街角。
    钟应忱颇为意外:“这倒是个闹中取静的好去处!”
    门店一面临巷,半面临街,八步长,十步宽,不过能勉强挤下四五张桌子的模样,再多便显得逼仄许多,池小秋引着他从旁侧小门而入,走上两步,豁然开朗,却是一个小小花园子,一渠水从河中引入,在中心积成一潭,在假山石煎绕过,仍往屋外去了。院中散落种着四时花卉,眼下新春已至,正是万物勃发的季节,参差绿意中晃动着光影,连外面的喧嚣声也隔了去。
    围着那潭便有几座小巧茅亭,散布其中,到了夏日,若是垂下梅绿竹帘,外头也看不见里头,饮酒起兴都使得。
    “我往许多店里都走过,总有家主卖的,若要赚钱,四时菜色莫要有大动,等哪一样打出名声来,便不愁客源了。可我细细一算,师傅今日要教我这个,明日教我那个,若说寻个专长出来,着实没有。”
    池小秋凭栏往游廊顶上看,手挡着光,眼眯起来,去寻不知哪边叫得悦耳的黄莺儿。
    钟应忱不言语,只等着她继续说。
    池小秋终于找着了跳跃在枝头的那只鸟,不由欣悦起来,撑着栏杆,两脚踮起又落下,活泼泼总没个停歇处。
    “可我想想,咱们在云桥开食铺时候,本也没定下什么长久的菜色,若论节气总是要改上一改,凭他有什么新菜,便要推出尝一尝。”
    若要她去赚一辈子的钱,倒也无甚趣味,若上她做上一辈子持久不变的菜来,更不是她爱的。
    菜虽不能日日变,却也做了花牌在外头,每月常新,而她还有个别的想头,正应了她以后想要的走的路子。
    “你可还记得我应过你什么?”
    钟应忱转头看她,只听她说道:“后年你高中之时——”
    池小秋也转过头,对上他的眼睛,灿然一笑里颇有些豪气。
    “应你一场桂花宴!”
    第83章 银鱼豆腐羹
    池小秋是顶着大雨快步跑回来的, 不冷不暖的天让雨这么一浇,也冷得打颤。她几下上了桥,河边柳叶让雨滴打得簌簌作响, 瓦檐上头滚落下来的已经不是雨珠子, 早便连成一线雨帘, 瀑布一般倾在河中,桥下津渡歇着几只叶子乌篷船, 木门木窗都关得紧紧的,让突涨的河水冲得来回横动, 看得人心惊胆战。
    三月里头哪里见过这样大的风雨!
    不知是不是哭得正起劲的老天爷听见了她心底抱怨, 刚到了桥拱最高处,也不知踩着了哪一块滑人的石板,一错脚的功夫, 池小秋就从桥上歪倒, 骨碌碌滚了下来。
    头晕眼花。
    池小秋好一会儿功夫,在把自己从地上撑起来, 慌忙去寻自己拎着的陶罐子, 只见它翻倒在地上,里头的水汩汩流了大半, 不禁心疼。
    银鱼离水难活,这么一罐子本就不易得,这下便是拿回去,也不新鲜了。
    她待要挣起来, 左脚才一使劲,就知道麻烦了。
    也不知是折了骨头还是崴了脚踝, 总之她这会,是再难靠着自己站起来, 再一转头,伞早不知让吹到哪里去了。
    雨水浇得她睁不开眼睛,池小秋只能接连抹着脸,前看后看,寄望着能找着个过路的人。
    好歹帮帮忙,能把她扶到旁边檐子下头。
    又过了片刻,池小秋瞧着空无一人的街道,慢慢叹了口气。
    这般挨浇总不是个办法,池小秋忍着疼,一手撑上桥栏,刚一踩地上,便好似听见脚嘎巴一声,只得又坐了回去。
    果真是好日子过多了便娇气了,一点苦也受不得,池小秋皱眉瞧着一会功夫就肿了老高的脚腕,索性把瓦罐拢到自己身边,支着胳膊在这看雨景。
    瓦罐里头让雨叮叮咚咚溅出许多水花来,不一会儿就落满了罐子,里头的银鱼终于有了可以喘息深度,便纷纷动弹起来。
    池小秋虚虚茫茫等着看有无过路搭救一把的人,百无聊赖之际,低头看那些银鱼,个个细长莹白,越显得头上一对眼睛黑沉沉两点,托出一条来,竟似透明的一般,好似琉璃做成。
    池小秋将那条惊慌的银鱼放回去,对着他们念叨:“等回了家,你们是想要跟豆腐一处在油里耍,还是跟着鸡蛋放锅里蒸呢?”
    钟应忱拿了伞四处出门来寻她时,看见的便是这一幕。
    池小秋浑身上下让雨浇得透湿,止不住地打抖,靠在桥边坐在水里头,只能一个劲往桥根处缩,石桥栏正有个弧度,好歹能遮些风雨,头发尽都湿了,狼狈地贴在脸颊处,头半垂着。
    只这么一眼,他的心便好似让人狠狠一掐又一拧,又疼又悔。
    池小秋出门前,他该陪着出来的。
    雨水好似小了一些,池小秋惊喜抬头,竟见着钟应忱,不由稀奇:“你怎么找过来的?”
    她今儿去的鱼市可不是曲湖边的那个,钟应忱怎知道的?
    “脚扭着了?”钟应忱离得近了,一眼便看出她为何停在这里,他动作极快,一手给池小秋打上伞,另一手极快地抽了蓑衣系带,将外头油衣一脱,将她密密裹住。
    池小秋见他半边身子露在伞外,里面穿得比她还少,赶忙将伞往他面前推。
    “已经淋了一个,这再多淋湿一个,也不划算哪!”
    “先别动!”钟应忱压上她的手,将伞塞过去:“这伞你先打着。”
    池小秋见他松开两手,有些不好意思:“估计你得扶我一把,我走不动路…”
    她话还未说完,便见钟应忱蹲着身子,将她身上蓑衣系上又仔细掖好,一只手臂揽上她的肩,另一个手臂从膝弯处穿过,在池小秋还未能反应过来的时候,钟应忱便已经抱着她匆匆下了桥。
    池小秋有些呆愣。
    她,池小秋,长到这么大,头一次让人给抱了。
    让人放在怀里头不是那么舒服,上下颠簸来去,池小秋又开始头晕起来,她能听到钟应忱急促而有力的心跳声,就堂而皇之地响在她耳边,竟搅弄得人心乱起来。
    “那个…我能走……”
    钟应忱只是抬头疾步往前奔,只能听到他短短一句:“事急从权。”
    蓑衣盖着头脸,池小秋什么也看不见,可钟应忱确实将她护得很好,周身没有一点地方让雨水落到,正因为如此,外头的雨声反倒让人更加安宁,池小秋困倦之中,还记得给钟应忱打着伞,便模模糊糊把手里的伞往上挣了挣,安心睡了。
    这一觉睡得格外沉。
    等她再醒过来的时候,头昏昏沉沉,手里捏着梅子红绫面的被子怔了半天,才反应过来,自己如今正睡在床上。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章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章节为网友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