炊金馔玉不足贵

第135节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章
    池小秋冲他笑,甜甜应道:“好!”池小秋手上的砂鏊是精心新打制而成的,她将石子平铺在砂鏊里面,用刷子蘸了油刷上一层,拿着簸箩反复将石子抄起又散下。
    钟应忱落下最后一笔,瞄她一眼,笑道:“怎么,池大厨别的菜蔬做厌烦了,今日要新做一回石子羹?”
    池小秋知道他实在打趣北桥当初煮食饮汤的“雅事”,她停下扇火的蒲扇,摇头晃脑咬文嚼字:“非也非也,我这是石子饼。”
    池小秋一心惦记着前些时候在村中,那位从北至南的老妇人教给她的面饼新做法,石子烙成的饼易熟,自有一番香脆。
    面团是早就已经制成发好了的,池小秋一边将面团在案上用擀面杖擀成一张薄薄面饼,在石子上张手试了试温度,觉得已到了摊饼的时候,才将石子在中心挖出原形的洞,只剩最底下最为滚烫的一层,小心将整张饼按了上去。
    随着滋滋作响的声音,在炙热石子上的面饼迅速变色变硬,池小秋忙将抄起四周的石子将中心孔洞摊平,不到片刻,便闻着一阵面香味。1
    池小秋心急,赶着要将饼从石子底下拨拉出来,差点烫了手。
    可这新烙出的石子饼确乎焦香又不失韧性,池小秋撕了一块递给钟应忱,自己尝了尝,皱眉道:”还是厚了些,或者再烙多些时候才好。”
    薛一舌曾教她,练多才能手熟,因此池小秋每遇着一样食材的新做法,总是要加量减量加时减时,试上好半天。
    钟应忱就坐在她对面,却发现,这半天,池小秋只有在分享饼的时候才能想起他,余下时候,眼里只要自己的砂鏊石子和面饼。
    待能将普通的白面石子烙饼做得满意了,池小秋又开始折腾起了各种馅心。
    红糖熬出放凉,再在里面撒上一些芝麻,糖馅的面饼吃着于甜滋滋的味道之外,还有这面糖相互融合的甜香。豆沙本是为了做糕点而磨出来的,这会索性将红枣剥出核儿来,捣作枣泥,制成枣泥豆沙山药馅儿的面饼,池小秋估量着数目,赶着多制成一些,顺便给徐晏然送上一些。
    这样甜而不腻香而不油的果子点心一向是徐晏然的最爱。
    而她、钟应忱、韩玉娘和薛一舌,平素凡是与面相关的,总是喜欢咸口的。池小秋便拿了小葱,剁出整整一碗葱花来,热油浇作油酥,反复擀制,这样的葱油饼经过炙烫石子缓慢生成的火力,更加酥香。
    又或可将剁好的猪肉臊子与梅菜碎一起,炒到半熟时,晒成的辣酱一起拌匀,当做馅心包在面饼当中。臊子中的零星肥肉被火炭逼出油脂,又照旧浸入了外层饼中,不必在外层多刷什么油,就已然能够余香满口。2
    池小秋教钟应忱怎么去吃这样的饼。
    一整张葱油饼,翠绿葱花以点状散布在里层外层,最开心的便是,正好咬到了油酥中间的一处,咸香适口,嚼到葱花的时候,便又添上小葱本身的辛香,最是幸福。
    “梅菜同臊子同吃,再加上面饼同嚼,才是最有味道的吃法。”
    池小秋郑而重之传授着自己的吃饭经验,钟应忱就着她的手咬上一口,慢慢品了品,笑道:“既有花谱园谱草木志谱,不如你也出一个池家食志罢。”
    池小秋凝思半晌,忽然一拍手道:“这却是个好主意,便是百年以后,旁人看了这书,也知道池家有哪些好菜,好菜又该如何吃,便是没有徒弟,便也能将池家菜传下去了!”
    “池大厨既有如此高志,不知钟某可有幸做个执笔人,将来也好在这书页处落个名字。也好叫人知道,这撰菜谱之人,也有个好夫婿。”
    “好说好说!”池小秋抿嘴一乐,真的就将此事列了出来,打算就此开始编目录。
    “这饼我虽未吃过,却在别处故事中听过,西北关外常有的吃法。”
    “去年曲湖灯戏里头,莺莺小姐托了红娘送给张生的那个?”池小秋看戏看书都相当认真,因此,一点就透。3
    钟应忱颔首笑道:“便是那个莺莺饼。”
    “这名可把我想出来的好听多了!”池小秋悻悻道:“我原本觉得,上面一个坑一个坑,那个阿婆说的疤疤饼,十分合适。”
    “莺莺饼却也太过香艳,咱们家食铺里有许多书生,听了不雅,恐有生事。”钟应忱思索片刻:“这石子全出于天然之处,系造化自然之功,不如便唤作天然饼罢。”4
    “这个好!”池小秋眼前一亮,飞速添上这个名字,匆匆给钟应忱颁了个“菜名小帮手”的名头,就忙不迭拿油纸裹了红糖馅同枣泥豆沙馅儿的石子饼。
    “下午同三姑娘约好的送食单,再耽误怕是要晚了!”
    池小秋一瞧时辰,一下子着了急,一溜烟便揣着热面饼出去了。
    这院子已将通往外面的门锁了,只留下同池家小院打通的这道门,因此池小秋溜得极快,不过一眨眼时候,钟应忱眼前便已是空荡荡的蔷薇架。
    先前,将池小秋卖与徐家制菜单的钟应忱,尝到了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痛楚。
    他拿出欢喜佛看了看,心中愤愤。
    光有这个有何用,池小秋不在,连分与他一会的功夫都没有。
    这课怎么上?怎么教?
    心有记恨的钟应忱默默拿出小炭笔,在心中给高溪午记了一笔账。
    池小秋同徐晏然相交两三年,和小姐妹有多么亲近,就和徐太太有多么不对付。
    她常常想,若是阿娘在世上,必定舍不得将她送到那个饭都吃不饱,甚而一世都可能见不着面的地方,更不会舍得为了这么一个机会,要将她饿成迎风细柳,成月成月地吃不上饭。
    对徐晏然的怜惜让她每回去徐府前,都会准备好一大堆的吃食,能放得愈久愈好。
    刚进了徐府大门,她已然能想象出,徐晏然看见糖饼时,因惊喜而弯成新月的黑眼睛,可才走了两步,就让徐府丫鬟拦住了去路。
    “我家太太想请姑娘叙叙话。”
    在别人府上,不好直接闹翻脸,池小秋也不能说不去,只好往正房去坐了一坐。
    徐太太万事不好,却有一样好处,藏不住太多心思,她对于池小秋的反感几乎是明晃晃的,却又因她眼下不再是个普通的厨娘,且又挂了个解元娘子、姻亲等一串的名头,不得不维持在一个尴尬的平衡上。
    这样“不想看见你讨厌你可就要和你客套叙话”的套路,池小秋完全无法理解,直到喝了满肚子的茶,要起来告辞时,才听见徐太太吐露了真实心声。
    “三丫头近来不知怎的,总和我存着气,俗话说,母女哪有隔夜仇,她眼见便要嫁出去了,我这个生她养她的,却不知哪里得罪了这祖宗。还请池姑娘好生劝劝她。”
    旁边的婆子附和道:“可不是,三姑娘大了,也该懂事体谅些太太,且不说太太为了三出嫁的事,操心成什么样子,只说太太这一番慈母心肠,放在哪个身上,不整日孝敬的?”
    池小秋立刻便知,徐晏然在这府里,怕是越发没有立足之地了。
    算算婚期已经将近,徐晏然已算是高家的媳妇,池小秋便决定大胆帮她出一回气。
    她站起来,轻飘飘道:“太太也知道,我不过是个小厨娘,既没什么见识,也体谅不到太太。太太若是想一切如旧,只消学上三姑娘,吃上那么两三年,饿一饿清清肚肠,自然便能同三姑娘彼此和气了。”
    徐太太已让徐晏然气得倒仰过好几回,即便已经习惯了,这回仍旧仰了个大弧度,指着她道:“你...!你...!”
    婆子忙附耳劝:“太太言语小心,这是解元娘子!”
    徐太太顺着气瞪着眼,却又不能再说什么,池小秋便只作她没什么异议,且愉快地接受了自己这个意见,直接拱手而去。
    徐晏然同之前相比已经丰润许多,池小秋忧心她每日过活,她却十分轻松:“虽没了燕窝鱼翅这样华而不实的东西,却不会像先前那般,连饭也不让吃。”
    她捧着面饼乐不可支,搂着池小秋撒娇:“还是小秋你最好,以后等我出了门子,便能天天往你那儿去了!对了!方才太太没为难你罢?”
    池小秋摇头:“你同你家太太...”
    “不论如何,那也是我亲娘,”徐晏然松开手,面上多了些黯然:“便是出了嫁,也是生养我的人,若需孝敬时,我自不会退后,可再想让我如之前那般,傻傻只由她摆布,却是不能。”
    “这回,却是我娘糊涂,要我带去两个暖床丫头。”
    “......”池小秋震惊看她。
    这是亲娘?
    “我知道她心中想什么,我如今不大贴心,丫鬟合家都在这里,更好拿捏,还能帮着拢了高公子的心。”她直直望向池小秋:“他如今也算是你哥哥,你便回去帮我问一句,他的心,需不需这丫头来帮着拢?”
    她这话问得平静又决然,池小秋忙握住她的手,安慰道:“我知道高兄弟的为人,他既喜欢你,便是挨打也要来求亲,必定将你放在心坎上,分不出心来给其他人。”
    池小秋展开手里的菜单子:“这便是他求我帮你拟的,就怕你在家吃不惯。你看你喜欢哪样,我便做来给你,另留些到你出阁那日吃。新娘子穿得多,珠冠也重,还要过好几道礼,若是饿着踩虚了能一脚跌出去。”
    “那...那...”徐晏然问得犹犹豫豫,她看看左右,颊边飞上一片红霞,偷偷扯了池小秋袖子,带她溜进里屋,从被褥底下翻出藏了许久的图册,附在她耳边悄悄问:“成婚...疼不疼?”
    “不疼呀,就是睡得太挤。”
    池小秋思忖着,徐晏然不算是外人,说了也没事。她好奇翻了翻那本图册,指着里面的人道:“这是什么书?妖精打架?”5
    “这是嬷嬷给了压箱底的,”徐晏然颇有些羞意,但见池小秋翻得坦坦然,便觉出了不对:“没人给你这个么?嬷嬷和太太都说,凡新娘子都要...”
    她说到此处,忽想起池小秋并没有父母,猛地横生哀戚,她想了想,将这图册塞给池小秋道:“你悄悄带回去,莫要给旁人看。”
    池小秋有些作难。
    这妖精打架似乎没什么好看的,且和屋中的床一样,都是个“不足与外人道”的东西。
    池小秋生平磊落,才成婚几日就被平白压了好几个秘密,她觉得压力有些大。
    好在,不管是在谁口里,钟应忱都不算做“旁人”。
    莫不如仔细问一问他。
    钟应忱好容易在家里等到她,满心里都在盘算,要如何拿了欢喜佛出来,才不至于吓着池小秋。不想池小秋掂手掂脚进了屋,使劲朝他招手,拿了另一个图册出来。
    “你看,他们在干什么?”
    池小秋虽看不明白,却也知道这样的“妖精打架”,确实是件不怎么光明正大的事情。
    钟应忱随手翻了翻,又抬头望望她,忽然轻笑起来。
    “怎...怎么”
    池小秋莫名往后退了几步,只觉他的眼神像是一只猛兽,在看着一只入了陷阱的猎物,炙热异常。
    “既是不知道,所谓教学相长,试试不就明白了?”
    钟应忱软语之下,池小秋几乎没有招架之力,只能糊里糊涂任由钟应忱将她放在枕褥之上。
    一夜之后,池小秋将许多事了解地清清楚楚,天色将明,她坐在床边,全身酸软,只能恨恨盯着钟应忱,也无心欣赏他的美色,气得不轻。
    “那...那我下次轻点?”钟应忱连连赔笑,却让枕头迎面砸个正着。
    “哼!”
    作者有话要说:1参考百度百科.石子烙饼,以及风味人间1第二集
    2参考《调鼎集》韭饼
    3参考百度百科.石子烙饼里的掌故
    4天然饼名字出自《随园食单》
    5妖精打架的形容出自红楼梦里,傻大姐拾到的香囊
    感谢在2020-06-17 15:08:55~2020-06-17 21:35:10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高冷花快到碗里来 6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迷路的黑喵 30瓶;5966062 5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63章 脆果子
    池家食铺已经扩成了三间铺子, 沿街的正屋穿堂打通,木柱错落,拙朴有致, 长短桌子错开来房, 以花架或屏风隔开, 落在座内,旁有文草素馨, 也十分清幽。
    后院却都是隔开的,中间两扇门错开, 两旁种的草木正好于此出现了一个错景, 不经意一瞥之下,很是有些园子的意味了。
    正是夏日,浮瓜沉李泼墨消茶的好时候, 沿河的亭榭素来为人最喜, 河中来往划过的大小叶子船,也常停在一边, 或有唱些清曲的, 或有兜售些新鲜蜜桃青梅的。总能让池小秋平白想起,她和钟应忱初来柳安时, 轮流奔波于渡口河间。
    讨生活都不容易,只要是些正经妥当的营生,池小秋不让人拦着。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章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章节为网友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