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主她爹是个万人迷

女主她爹是个万人迷 第142节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章
    第137章 单方面的分手要不得
    武德帝放在额角的手改为揉掐眉心, “你起来。”
    “谢陛下。”姜静行只好谢恩,然后理理衣袖垂手站着。
    其实要她说,还不如让她一直跪着呢, 省的一会儿两人哪句说的不顺心了, 再让她跪下,这一来一回的,也挺麻烦。
    姜静行端的是稳重平和,武德帝放下手, 总算按捺住心底的杀意, 他看着她冷笑一声, “为何改了主意?总不见得是哪日见了胡家女, 一见钟情?朕竟不知你还是个多情浪子。”
    姜静行听出武德帝话中的嘲讽, 明白他是心里不痛快。
    自上回两人在玉堂殿打了一架后, 武德帝看似收了心思, 也退回到君臣的位置上, 不如往日那般时常召她入宫,但她心知这不过是一时妥协。
    人性从来如此,越是得不到的, 越是念的紧,更何况是坐拥天下的皇帝。
    等哪日按捺不住了,还不知要出什么乱子。
    姜静行脑里闪过诸多念头,半真半假道:“陛下就别笑话臣了,前些日子老国公请臣过府, 臣推脱不过, 只得去了, 谁知话还没说几句,老国公便感叹自己时日无多, 臣自然要劝慰几句,谁知话头一转,就说起各家女儿来。”
    说起各家女儿,那肯定跳不过去婚事。
    武德帝听她说起女儿,也想起那桩糊涂婚事,到底是自己儿子不争气,心底压着的怒火不由散了三分,让人看座。
    姜静行行礼落座,面露苦涩道:“陛下也知老国公对臣有恩,之前拒绝陛下赐婚,是臣自认是无趣之人,不想耽误那姑娘一生,谁知老国公竟觉得臣堪为良配,说怕身死之后,女儿无良人可托,硬要将爱女托付给臣,臣百般推拒不得,又怕老国公伤心,不得已才应了这门婚事。”
    武德帝一边听她说,一边从阶上走下来站到窗边。
    他抬手推开花窗,窗外天光大亮,本有些昏暗的宫室瞬间明亮起来。
    不远处便是太液池,夏日艳阳绚烂,照出一池粼粼的水光,略过楼阁起伏的宫殿,朱雀门外的祁拂山露出一角,明光殿建在高势,俯首望去,颇有俯揽天下之感。
    姜静行看着背对自己的武德帝,长眉微蹙,待武德帝转过身时,又骤然松开。
    她眼神一凝,突然发现武德帝身上还是早朝那身衣裳,只是去了外衫冠冕。
    这可不值得让她在偏殿等候许久。
    “你宽了魏国公的心,却又不知伤了多少人的心。”武德帝抬头看向她身后帷帐,似有深意道。
    姜静行这才后知后觉意识到,殿里恐怕还有其他人在。
    武德帝收回目光,盯住她,语气颇为强硬道:“你可知长公主痴心你多年,早些年你无意娶亲,朕也就没说什么,如今你说要迎胡家女入府,可有想过长公主的心思。”
    姜静行敛容不语,蹙眉坐着。
    武德帝缓缓走到她身边,他垂眸凝神望着这张日思夜想的脸,说话的语气缓和下来,不由说出了自己的心声,“老国公若忧心女儿日后无良配,朕便赐一门良配给她,你也不必委屈自己。”
    姜静行不接话,只眉头皱的更紧。
    武德帝负手而立,不动声色地抬头,也不知在说给谁听,“你是朕的心腹之臣,长公主又是朕的亲妹妹,朕有意将她许配给你,也算帮你二人续上前缘,你若愿意,魏国公那儿由朕为你婉拒,朕再为你和长公主赐婚,只待择日完婚。”
    话说到这儿,姜静行哪能不明白武德帝打的什么主意。
    她不敢去想身后藏着的是不是陆筠,只与武德帝对视的眼眸中透出隐隐怒意来。
    上回在泰安寺见到陆筠,听人口口声声质问她为何不回信,她便知道这事不简单。除了眼前人,谁敢截当朝公主的信,而若不是她没收到信,没能及时在信中回绝陆筠那句“你若愿意等我便不要娶亲”,她又岂会耽误陆筠这么多年。
    为了自己私欲,耽误妹妹一生,也就武德帝有这份狠心!
    武德帝看出姜静行眼底怒意,却不以为然。
    兄妹二人如出一辙的傲慢,陆筠想着在其他地方补偿胡绮楠,武德帝何尝不是这么想的。
    当年他怕二人因信生情,先是默认太后远嫁陆筠,后又拦下陆筠送出的书信,至于妹妹本人的想法,武德帝从未过问。而为补偿陆筠,待他登基后,便破格加封陆筠为长公主,让她享着远超其他公主的尊荣富贵。
    武德帝不后悔当年所为,更不觉得今日所做有何错处,他悔只悔在,他低估了陆筠对姜静行的痴情。
    既然如此,他便让人亲耳听着。
    姜静行咬紧两颊,沉默半晌,终究顺了武德帝的谋算,“臣无意公主殿下,枉费陛下美意了。”
    待她话落,本以为这事就算过去了,可谁知她顺了武德帝的意思,武德帝却还不肯放过她,非要将自己妹妹一颗心伤到破碎。
    只听武德帝怒道:“不知好歹,难道我大雍的长公主,还比不上一个十几岁的小丫头!”
    姜静行扯了下嘴角,可实在笑不出来,她干脆也就不笑了,只冷着一张脸说道:“臣与公主有旧不假,却只是君臣之意,并无男女之情,陛下说续上前缘,臣却不知这前缘在哪?”
    武德帝不语,看她半晌,复问道:“你果真无意长公主?”
    姜静行不想在这事上反复述说,她起身拱手,朗声对着殿中二人同时道:“长公主殿下天姿国色,身份贵重,臣自认一届武夫,实非良人,辜负殿下一番美意,是臣之过,愿陛下再择才貌双全之士配与殿下。”
    话落,偌大的宫殿静若无人。
    姜静行待的全身不自在,冷脸告辞。
    武德帝淡淡看她一眼,挥手让人走了。
    等人走后,朱红帷帐旁一小内监行礼退下,却不出殿,而是往身后跑去,原来里面是一小隔间,平日里只摆着些藏书画卷,今日却特地收拾妥当,放置了桌椅香茗。
    隔着珠帘,小内监磕头行礼:“殿下,陛下请您过去。”
    李嬷嬷看陆筠呆坐着不应,双目泛酸,不得已唤了她一声:“殿下……”
    陆筠面无表情,只眼睫偶尔颤动,昭示着这不是樽美人俑,而是个活生生的人。
    武德帝坐回到宝座上,倚着身后软囊等着,闭目等了片刻,才看到被宫人簇拥着出来的陆筠。
    他睁眼道:“死心了?”
    “皇兄想让臣妹死心,臣妹自然死心了。”陆筠一反平常的淡漠,也许说是心如死灰更恰当些,只是这淡漠中暗含着些许的嘲讽,“皇兄若不想让臣妹嫁给靖国公,大可直言,不必如此费尽心思,拦着臣妹的信就算了,还费心来这么一出戏。”
    武德帝冷眼瞧她,打量过那张与自己有几分相似的清丽面容,在那双死寂的眸子上顿了顿。
    “既然死心了,就出宫吧。”
    陆筠搭着李嬷嬷的手臂屈膝,一言不发,转身向外走去。
    殿外姜静行没走远,特意在墙角下等了一会儿。
    送她出宫的内监不敢催她,只好擦擦脸上的汗水,躬身陪着。站了小半刻钟,远远看见殿门口走出几道身影,才听见头顶一句叹息:“走吧。”
    姜静行转身离去,以为自己避开了陆筠,却不知就在她转身的那瞬间,陆筠抬头向她藏身的位置看来。
    陆筠看着熟悉的背影,不禁潸然泪下。
    ……
    这厢姜静行离宫了,陆筠也心灰意冷,避道回了长公主府,谁知却在半道被安王府派来的长史截住,来人只说安王病了,想念姑母,所以请公主过去看看。
    此时陆筠只觉万事无趣,点点头便应了。
    姜静行不知身后事,一进靖国公府便往清晖阁走,进了院里才知姜绾去了演武场,她只好又向演武场走去。
    走在半路上,姜静行不禁心生忐忑。
    她和胡家小姐的婚事传开了,以姜绾对她的依赖,怕是一场不小的打击,何况对方还是她的小姐妹,就又是一场打击,接连两场打击下来,她有点担心女儿的心情。
    走着走着,姜静行就开始叹气。
    短短几日,她先是对女儿承认自己养了外室,没过几日,又说要娶个继室回来,可想而知,如今她在姜绾面前是个什么形象。
    到了演武场,台上一片热闹。
    四方的演武台上只姜绾一人,长袖束在肩后,拉弓搭箭,正瞄着远处一颗槐树,秋禾领着一众侍女在台下看着。
    嗖的一声,羽箭脱弦而出,擦着树干没入花丛。
    “好,小姐厉害,差一点就射中了!”秋禾高声欢呼,使劲儿拍掌,侍女们也跟着叫好,一个个都兴奋的不行。
    姜绾叹口气,从侍女手中接过箭矢,再次张弓搭箭,屏息凝视许久,再次射出。
    又没中。
    秋禾还是叫好,在她眼里,姜绾就是最厉害的!
    她捞起一个箭筒上台,“小姐,你再试试,下次肯定能中。”
    姜绾抱弓摇摇头,有些气馁,她才练了一月,能拉开弓便已然很不错了,可要想做到如父亲那般百步穿杨,还不知等到何日。
    秋禾被拒绝后便不劝了,转而拿出锦帕递给小姐,让她擦擦鼻尖的汗珠。
    姜静行在一旁看了半天,粲然一笑,走上前去。
    姜绾看见她,立即惊喜道:“父亲怎么来了?”
    姜静行点点头没说话,只在经过一排箭筒时停留一瞬,修长手指一勾,几只细长羽箭便夹在指尖,她递过一只给姜绾,温声道:“搭箭再射一次,听我话。”
    姜绾睁大眼睛,顿时不觉得累了,她开心地接过那支羽箭,转身摆出射箭的姿势。
    姜静行走到她身后站定,然后伸手按住她的肩胛,“腰挺直,肩要放平,两脚错开,脚尖向前,与肩同宽……”
    姜绾不敢走神,一一照做,不断调整拉弓的姿势。
    “虎口用力握紧,手臂要伸直,这样才好发力。”姜静行侧身看了看,见女儿动作标准了,又探头试了试准心,然后用手指将箭头向左拨一寸,“不要紧张,放缓呼吸,对……记住现在的感觉,用下颚瞄准,手肘慢慢拉开,拉到满弓……射!”
    随着她一声令下,羽箭脱弦而出,直直扎进树干,箭尾红翎颤了颤,不再动了。
    “小姐好厉害!”秋禾抱着箭筒欢呼,“大人也好厉害!”
    姜静行将手中几只箭递给姜绾,“你年岁少,重箭不适合,先用细箭练手,找找感觉。”
    姜绾重重地点头,刚才那支箭无疑给了她很大的信心,她起兴又射了几箭,几乎都中了,小姑娘开心地踮脚,眼睛又明又亮。
    姜静行走到廊下看了一会儿,趁着换箭的功夫,招手将人唤到身边。
    “怎么顶着大太阳练箭了?今日没出府?”
    姜绾摇头,笑的眉梢弯成月牙,“没出去,平日都是傍晚的,不过今早绮南递了帖子来,说请我去府上住一晚,我也想着问问她去书院的事儿,便应了。”
    姜静行听得目光深了深,她没想到姜绾竟然还不知道,不由默声几息,“那就去吧,你们好好聊一聊。”
    姜绾不知其中深意,点点头,又回了演武台。
    姜静行目送姜绾离开,叹口气,向主院走去,这时才觉心累的不行。
    有惊无险地过完这一日。
    第二日,辰王府的车架如期而至。羽林卫开道,长安街两侧挤满了看热闹的百姓,转眼便将街头巷尾有关姜静行的风流韵事压了下去。有那一二闲钱的,还买了些菜叶拿着扔人,若是身无余物,也少不得骂上几句贪官,再称赞两句辰王的深明大义。
    武德帝下旨让儿子回府休养,等三日后再入宫。
    这三日里,姜绾递话给家里,说要在魏国公府再住上几日。姜璇也终于知道她的“好兄长”都造了什么孽,连着好几天,都没给姜静行个好脸色瞧。
    头一次被家里两个女人排斥,姜静行也乐得自在。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章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章节为网友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