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不想当皇帝

第112章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章
    刚回婚房的江幽菲,忽然警觉转身望向门口。
    女人敏锐的第六感向来跟雷达一样精准。
    第49章
    一夫一妻制的婚姻法在荒北传开, 起初百姓们还以为跟自己没什么关系,表现得事不关己。
    富人则认为雁南王管得太宽。
    为什么非要在荒北实施一夫一妻制?
    有钱人的照样在外地娶十门八门姨太太。
    而没钱的人家仍旧娶不起媳妇。
    许多人饭都还没有吃饱,谁会管这些。
    直到有一家赚了几个钱就要休妻, 还连娶两个小妾, 正在家里大摆宴席, 可谓是红光满面。
    结果衙差进来把新郎抓走,还要罚一百两银子, 并且扬言,只能娶一个。
    还有休妻也要按照新婚姻法, 分一半财产给妻子。
    要么补偿做到位,要么自己带着孩子净身出户,否则不批准离婚。
    这件新婚法的案子,引起整个荒北的震荡。
    大家意识到雁南王来真的。
    还有人庆幸自己在政令发下来之前就已经娶了好几门小妾, 可想到以后再不能娶,又觉得不自由。
    于是很多管不住下半身的人搬出荒北。
    可这些人待在交通便利的荒北享受惯了。
    去了别的地方发现不是烂* 泥路,就是卫生状况奇差。
    没几天就有人得了痢疾没来得及赶回荒北找专业的大夫, 已经去世了。
    让原本还想搬走的人顿时歇了三妻四妾的心思。
    还有人办法休一个娶一个,钻空子,这样总能规避。
    有这种想法的人也遭殃了。
    由于他们太不把女人当人看,遭到原本服服帖帖的小妾们的反抗, 联合告到府衙,最后闹得倾家荡产, 名誉大损,再也没有人敢和他们做生意。
    这时大户人家们终于意识到,新婚法限制的是他们!
    以后管不住自己下半身的人很难待在荒北。他们纷纷关门不再敢小看后院的女人, 生怕她们豁出去跟自己拼了。
    何况府衙的江望江知府已不再像从前那样怠政,管起人来雷厉风行, 颇有雁南王几分风姿。
    开头百姓们还以为新婚法与自己无关。
    出乎意料的是媒婆市场却兴旺起来。
    以前媒婆市场的主顾客是有钱人,因为新婚法的制约,导致失去很多客户源。
    媒婆们就开始走下沉市场,瞄准女工和适宜的青年,开始走家串户开始游说做媒。
    之后南青还出了一台新遗产继承法,打破了大姚墨守成规只能长子继承家产的规矩,规定在户主在没有立下遗嘱,百年后就需要给其他子女分一部分财产,不再默认嫡子继承所有财产、以示公平。
    即使是立下遗嘱,也需按照比例给其他孩子分一些家产保障生活。
    甚至出台第一继承人,为配偶,第二继承人为长子长女,庶子庶女等等,第五第六再往后才是亲戚。
    这台新继承法,受到广大次子次女的追捧。
    嫡子们则是纷纷反对,开始闹到府衙希望改正新遗产继承法。
    他们之所以不敢在王府闹,是因为御卫军打起人来是不会手下留情的。他们是抗议,不是去送命的。
    府衙的衙差好歹还认识他们,不敢轻易动手动脚。
    江望被这些大少爷烦得头疼,本想问蒋师爷该怎么办?又突然想起蒋师爷已经被王爷调到军营里负责给军官大头兵们教书。
    他哀怨手下无人可用。只好求助南青。
    南青得知此事,直接一句话堵嘴:不喜欢就搬出荒北,外面没人限制你们三妻四妾。本王更没有限制你们的人身自由。
    江望直接把这句话砸到闹事人的脸上。
    大少爷们一听一个不吭声,因为他们知道待在荒北的好处。
    这里不仅物价便宜,医疗便利,娱乐设施也多,吃穿住行样样都比京城好,就算待在荒北一般的有钱人都能获得大富翁一样的待遇。
    他们不傻!
    于是纷纷熄火灰溜溜回家。
    江望,望着着这些没出息的纨绔子弟,不由冷哼道:“难怪王爷要先出台婚姻法,再出台新遗产继承法。”
    依他看遗产继承法才是关键,婚姻法不过是陪衬罢了。
    随着越来越多有钱人入户荒北,存钱进票号吃利息,培养的人才越来越多,相反生产的不务正业的废柴也多。
    荒北大多产业都需要有本事的人管理。
    若是按照嫡子为先的规矩来论资排辈,荒北大多产业都要败在这些败家子手里,那些有钱的父母溺爱管不了舍不得管。
    那就官府来管!
    邓永祥研究了一通,反而看出几分端倪,尽管其他大户人家的员外都希望他能够站出来。
    但邓永祥是谁?
    他自己就是一生一世一双人的典范!岂能趟浑水!
    何况他家女儿邓施蓉,胭脂铺子生意兴隆,赚的钱已经快赶上他五成。
    有他五成的实力,就足够在荒北打遍无敌手。
    不知比那些纨绔子弟,平平无奇的大少爷强多少倍。
    日后他女儿就可以为家庭开枝散叶。
    有了新婚姻法,邓永祥认为自己的女儿反而是受益人。
    他还主动劝大家:“你们都是女儿持家有道,儿子潇洒快活,依我看,还是快回家整顿整顿家风。儿子不行。”
    “就好好把有能力的女儿培养起来,百年后,好歹还能保住点家底。”
    各个员外面面相觑,都没意料到,自己无心插柳柳成荫的一举。
    本来大户人家都将女儿当持家有道的未来主母培养,日后进别人府邸至少是有能力主持后院的。
    结果谁也没想到荒北政局大变,女人都能开始抛头露面,上得厅堂下得厨房。
    她们的聪明才智和手腕甚至能直接盖过男人。
    沈宝珠就是其中的典范之一!更是许多董事的上司。
    如今人家沈宝珠已经商务府的财政部长。
    尽管商务府看起来是邓永祥在管理,实际谁都知道商务府背后的掌权人是沈宝珠。
    有她为国营赚取的资金在,各地的部门才能顺利运转。
    于是有了现成的例子,各个员外心思开始活络起来。
    他们大多都是生意人,不似文人士子那么保守,知道利益为上,灵活变通。
    若女儿有能力保住三代人的家产,那他们何必还盼望家中不成器的儿子继承衣钵。
    何况那位有名的穆先生都开始高调宣传女子亦可出得厅堂的言论。
    难保不是雁南王在借助他们的嘴散播舆论,至于背后的目的是什么?很多人暂时无法看透。
    倒是有人察觉到突族与中原人之间的相处出现变化。
    以往是不认识不接近便可,互不干扰,各自圈地过日子。
    而如今六县地区,突族人忽然高调起来宣布要在各地招婿。
    很多人自然是不愿意与外族联姻,都在观望情况。而且他们认为不会有人那么傻会跟突族人联姻。
    直到御卫军士兵抢着入赘,或者把突族女人娶进家门。
    闹得荒北上下吃惊程度不比草原突族人打进来小。
    有御卫军带头。
    很多底层百姓子弟,本来就没资格挑三拣四,何况六县的突族人靠着黑山的补贴,早就财富自由。
    突族女人个个都是小富婆。
    能跟她们联姻,基本不用再愁吃喝,说不定还能拿到钱开间铺子。
    傻子才会在乎门第和血统,强强联合,或者抱大腿蹭点残羹剩饭才是实事求是的表现。
    这不御卫军士兵都抢着入六县了。
    后续人反应过来,赶忙联系媒婆去六县。
    尽管突族人的走婚制很麻烦,但有晋华兰在,她说遵守雁南王尊重各族习俗和剔除陋习的白皮书。
    她都发话了,剩下突族人基本二话不说都得遵守。
    嫌弃突族走婚要娘不要爹是吗?那要爹,携手共扶持家庭就是了。合不来就和离。
    嫌弃中原人三妻四妾,大男子主义是吗?那就和离时,根据婚内夫妻共同财产法,互相分一半,若婚姻期间谁出轨,或者做了什么出格的事,依照律法来制裁。
    就这样横隔在两族之间的差异,全都被律法所填平。
    人人平等,互相包容反而成为当下的主流风气。
    大家都有好日子过,何必追求谁与谁相同,不同才是常态。
    南青还让香香馆的说书人,传播话本时,宣扬荒北是大家的,人人当家做主的理念。
    淡化对身份血统上的偏执认知,加强宣传中原文化共同体的理念。
    当然南青知道现在谈这个还太早,但也不能太晚再提起,只要深入基层,都知道中原文化共同体的概念,那么就算植入文化的种子。
    迟早有一天会在所有人心中萌芽。
    她不过是在恰好的时机起了个好的开头。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章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章节为网友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