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 大唐政变生存指南

第251章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章
    王训一时没有反应过来:“将军是说军事,还是说政治?”
    “政治军事本是相辅相成。”洛北道:“你前些日子不是学过《孙子兵法》中的‘势’篇么?背来我听听。”
    王训哪能想到他在这万丈雪原的山谷之中突然考教学问,大脑里是一个字都想不起来,只得把心一横,磕磕绊绊地背起了兵书。
    等背到“故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时,王训终于叹了口气:“将军的意思,我大概明白了,就是说若要平灭吐蕃,光靠外部的军事是不够的,还得从其内部的政治下手?”
    “孺子可教啊,王训,吐蕃、突厥这样的大国但凡灭亡,多是从内部开始。”洛北从床头拿出一卷舆图,展开在王训面前,手指沿着积石山划向西北:“自此向西,本有数个部族,有你熟悉的吐谷浑部,有苏毗女国,还有象雄王国等,现在它们都为吐蕃所并,土地变为战场,百姓驱为役口……”
    王训看着洛北在羊皮地图上勾画的墨迹,雪松燃烧的噼啪声里,那些线条仿佛活了过来。
    “此任赞普之前的赞普杜松芒波杰便是死于内乱。因此我们要定吐蕃,必须先与这些部族取得联络。”洛北温声道。
    王训点了点头:“就像大唐拉拢铁勒各部一样。”
    “是啊。”洛北点了点头,又轻巧地在逻些城上画了个圈:“雪域高原多的是无法住人的瘴疠之地,吐蕃控兵六十万,靠的是陇右的麦种,西域的武器与铠甲,还有中原的丝帛绢布……”他的手指停在牦牛河的位置:“断其五指,不如掐住咽喉。”
    帐外传来更漏声,巡夜的士兵踩着泥土走过。王训望着洛北,忽而想起在碎叶市集里见到的吐蕃商人:“将军支持牡丹钱庄,也有为吐蕃战事的考虑吗?”
    “首先是为了安定西域,其次是为了畅通丝路,至于吐蕃,战事不是结束,而是开始。我最期望的,还是——”
    他忽而顿住话头,披衣起身,拉开房门。挤在最前面的骨力裴罗头一个摔了进来,而后是七八个年轻的近卫和亲兵们,浑释之压在最后,见势不妙转身要走,洛北却招了招手:“都听到这会儿了,进来吧。”
    骨力裴罗讪讪地笑了,他小心翼翼地爬起来,拍了拍一身尘土,规矩地与那七八个年轻的亲卫站成两排,垂手听训。
    王训忙站起身,也站到骨力裴罗身前:“请将军息怒。”
    洛北扫了一眼这群大气都不敢出的混账小子们,从火上拎起铜壶往茶盏里注水,升腾的热气模糊了他英俊的眉眼:“大半夜不睡觉,跑到我帐外来做什么?”
    领头的几人左顾右盼,最终还是王训顶着洛北的目光开了口:“将军,他们也是担心我......”
    洛北微微挑眉:“难道我会杀了你?”
    一众亲卫各个低头不言,骨力裴罗却忍不住和身边的浑释之对了个眼神,他们这位大汗到底对自己有什么误解,以他百战百胜,攻无不克的盛名和一贯杀伐决断的性格,他们担心他拿王训军法从事才是正常的。
    “好了,都不要站着了。”洛北将茶汤分作数盏,递了一盏给王训:“后半夜是你巡夜吧?”
    王训接过铜碗,杯壁温热,烙得他掌心发烫,脸也发烫:“是,我与程千里今夜守后半夜。”
    “喝杯浓茶,免得犯困。”洛北将一盏盏茶递了出去。众人这才注意到,将军分茶时竟记得每个人口味——给王训的茶里多放了两颗红枣,给骨力裴罗的特意滤去了茶末。
    “方才说到何处?”洛北吹开自己茶盏中的茶沫,眼底映着跳动的火光,“是了,我最期待的是——”
    “风起于青蘋之末!”
    “等到吐蕃军队一败再败,等到王国的产出无法维持人们的生活,等到庶民与奴隶的愤怒化为干燥的松木,只要一点火星,就能燃起滔天大火。”
    王训浑身一震,突然明白为何将军坚持在冰天雪地里携带大量药材。帐外呼啸的北风里,似乎传来锁链拖过冻土的声响,那些被吐蕃贵族驱赶着修筑工事的奴隶,此刻正瑟缩在漏风的帐篷里。
    “但这些不是一朝一夕之功,是吗?”
    “当然,要是还有一点点活下去的希望,老百姓就不会轻易造反。”洛北道,“所以我们要有人去帮助他们,教化他们,最后,带领他们……就像——”
    “就像伟大的乌特特勤在草原上所做的事情一样。”骨力裴罗眼前一亮。
    “知道了还问?”洛北看了一眼众人:“你们的吐蕃话么?也就两个吐谷浑家的小子说得还过得去。至于了解吐蕃民情更是无稽之谈了。等你们谁能说清楚所谓‘内四族’是哪四族,苏毗、象雄等地民风有何不同......再来和我请命平灭吐蕃吧。”
    他这番乱石铺路,算是把一众亲卫都打了下去,众人都不敢抬头,各个垂头丧气地应了:“是。”
    “现在,除了负责巡夜的人,都给我去睡觉!”洛北提高了声量:“后天到达孽多城时,你们都要去娑夷水上修浮桥。”
    孽多城正是小勃律国都,其城临于娑夷水上,隔着藤桥与大勃律国相望。要打大勃律,非要渡过娑夷水不可。而修筑这样的水上工事——几乎是工事中最辛苦的那一项。
    王训率先拍了胸脯:“请将军放心。”
    “你小子别说大话!这浮桥你一个人修不起来!”骨力裴罗抱拳:“请大汗准许我这几日去找工匠研究研究这浮桥架构。”
    “可以。”洛北点头,“但不许误了巡防之事。”
    “大汗我也去!”“还要设置弩箭阵地!”
    他们嬉嬉闹闹了一番,才各自走出房门,洛北在他们身后合上门扉,重新将一卷舆图收回床头,窗下还能听到他们的谈话声。洛北望着窗外微亮的天色,忍不住笑了:
    “还敢任性一把,也是个难得事啊……”
    三日之后,孽多城。
    孽多城头的灯火在暮色中次第亮起,将城楼上的唐军大旗与黑底的飞鹰旗照得流光溢彩。洛北信步走过城楼上,望着河谷间蜿蜒如蛇的娑夷河,王训和骨力裴罗等一干亲卫都站在浅水里帮忙,此刻两岸已架上数道浮桥,众人正商量着强弩的位置,你争我往,讨论得好不热闹。
    “大帅倒是一如既往,治军严明。”身旁有人低头道礼,“实在令某心生敬佩。”
    “高仙芝。”洛北转过身,抬手免了他的礼,“疏勒军来早了一日。”
    一别经年,高仙芝那张秀美的面容在陇右风霜里磨出了几分成熟稳重。洛北更是服紫配金,华贵威严的大唐郡王。高仙芝低垂眉眼,没有和他对视:
    “这一路处处都有当地的部族子弟前来迎接。所以来得快些。将军到孽多城多久了?”
    “三日不到。”洛北给他指了指不远处的大勃律边城,“斥候消息,吐蕃援兵已经出发,最快明日下午就要与我们隔河对峙。”
    “吐蕃主帅是谁?”高仙芝忙问:“吐蕃大论乞力徐与吐谷浑王子坌达延墀松,大将达扎恭禄等人皆在河湟,吐蕃赞普不会自己来前线和我们对峙吧?”
    “赤德祖赞连二十岁都不到,吐蕃王家可不敢让他离开逻些城太远。”洛北摇了摇头:“来的是出身他祖母家族没庐氏的尚·赞咄热。多年之前,我们曾经在长安交过手。”
    他们说话之间,王训已经上台来禀报:“将军,浮桥已经架好了。”
    “我们去看看吧。”洛北打了个手势,示意高仙芝与他同行:“另外,告诉叶若和叶延,全军修整,预备明晨渡河!”
    第234章
    顺着娑夷水一路向东南, 进入一片平坦河谷,便是大勃律首都贺萨劳城。
    比起小勃律,此地地势更加平坦, 气候温煦, 两岸农田遍地,麦苗正在夏日的微风里飘荡着。再过月余功夫,便到了收割的季节。
    此时农田内无人劳作,城中一片人心惶惶。尚·赞咄热独坐在佛堂之内,赞普亲赐的弯刀供奉在佛前, 刀柄的红宝石正对着画中降三世明王的三目,在一片幽暗中泛着红光。
    “唐人一定得到了魔鬼的帮助。”他看着桌上的军报,喃喃自语道。
    数日之前, 洛北率军于清晨时分强渡娑夷水,河滩上的吐蕃军队发现时,其前锋部队已经渡过一半, 那位金色眼眸的唐军主帅正在河中, 见吐蕃人拿起牛角大号,抬手便飞来一箭。
    那支鸣镝破空如刃,直直打在号角上,冲力让号手连带号角一道坠下河水。他于波涛之间勒马起扬, 破晓的天光里,吐蕃人只记住了他的眼睛——
    那是一副修罗降世般的场景, 吐蕃的滩头部队不战而退,唐军轻骑沿着撕开的口子蜂拥而入,洛北的金瞳所及之处, 吐蕃引以为傲的重甲步卒竟如麦浪般倒下。
    片刻之间,河滩之地就被唐人攻陷。岸头的吐蕃人想要出兵援助, 却被弩箭压得根本抬不起头。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章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章节为网友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