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秘闻录

第13章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章
    但是他在给留守署的情报了多提到了密道的事,自己那个聪明的弟弟应该能懂。
    果不其然,索多派暗卫去营救,贺曼的人纵火,随后又突然收到密道的情报,赶去密道那准备抓人,却被早已埋伏在那的留守卫射杀。
    索多的人无功而返,贺曼的人全军覆没,这场比拼,留守署胜。
    至于蒋昊之,就是去收拾残局顺便看看有没变数。
    若留守署的人没有埋伏在密道外,他便打算亲自救下裴姜。
    至于他那位祖母罗老夫人,早在进入密道前便神不知鬼不觉从火海里逃走了。
    而在裴姜被救的同时,一个锦盒被送到了酒肆,锦盒里除了解药,还有一封信。
    第18章 :叛变起
    密室内烛火摇曳,将安禄山脸上的横肉映得如同刀削斧凿。
    他粗短的手指划过羊皮地图,在洛阳与长安之间犁出一道深痕。
    安禄山忽然暴起,鎏金错银的烛台被攥得咯吱作响,蜡泪顺着指缝滴在幽州地形图上。
    他咧开嘴,金牙在暗室里闪过寒光,“胡人不仅能当看门狗,还能做噬主的狼!”
    寅时三刻的幽州军械库,铁锈味混着桐油气息扑面而来。
    十万副明光铠在月光下泛起鱼鳞般的冷光,弩机绞弦声此起彼伏。
    安禄山抓起一捧淬毒箭镞,看它们从指缝间簌簌而落。
    “报!“斥候的皮靴踏碎冰凌,“平卢军已过居庸关,河东轻
    骑距涿郡不足百里!”
    史思明掀开帐帘,塞外的风卷着雪粒子扑进来。
    范阳城头的晨雾被马蹄踏碎时,十五万具装铁骑已列阵如林。
    安禄山拖着肚腩登上点将台,忽然撕开锦绣袍服,露出胸前那道深可见骨的箭疮。
    “儿郎们!“他的咆哮震落檐上积雪,“昨夜长安飞骑传来圣人口谕——“数万双眼睛在朔风中燃烧,“要某家项上这颗胡颅!”
    鸦雀无声的校场陡然炸开怒吼。
    “清君侧,诛国忠!“嘶吼声震得城头朱雀旗猎猎作响。
    ......
    长安城,此时太子李丰正和奶娘罗老夫人聊着裴姜被救一事。
    对于罗老夫人的这次行动,李丰是不同意的,可这老人家居然先斩后奏,幸好裴姜没死,不然东宫地契得成为陪葬品了。
    此时安禄山兵变的消息已经传回长安,朝堂上开始有两派声音响起。
    一派主张议和,另一派则主张出兵剿灭叛军。
    圣人只是骂了一句“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可他却是支持议和的,打仗所需军饷实在巨大,何况当朝有领兵才能的,又能与安禄山较量的,能有几人。
    朝堂里各位官员都人人自危,安禄山手握重兵,此时洛阳已成为主战场,谁知道哪时便要攻来长安。
    长安城里随着安禄山兵变的消息传开,也发生着众多变化。
    今年的槐花落得比往年都早,西市胡商纷纷卸下鎏金匾额,许多波斯银币被装入陶瓮即将被带离长安。
    五姓七望的管家们忙着将许多书籍塞进腌菜坛子里。
    城里米价一天一个价,东、西两市的粮铺被抢购一空。
    .....
    裴姜被救后,距今不过半月,战事已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她那日回到酒肆,服下解药,那信上只有一句话:速将所有契约兑现。
    她这回差点葬身火海,可心里更坚定了要颠覆当今政权的决心。
    就因为她是这个地下钱庄的唯一操盘手,她便要这个朝堂不得安宁。
    她命索多亲自去见安禄山,愿意为对方提供所需军饷,并且是源源不断的。
    既然为东宫表忠心会没命,那就换个东家吧,为安禄山表忠心,覆灭东宫。
    金樽会在幽州,有足足十六座私铸坊,此时她为了表达对安禄山最大的诚意,将掌握私铸坊的七枚金符全数作为礼物送到了范阳。
    而酒肆也索性关门歇业,酒窖里除了酒,都是她提前派希罗购置的粮食和生活必需品。
    朝堂里乱作一团,坊间更是炸开了花。
    平康坊里虽依旧歌舞升平,可实则人人心中不安,不时便有金吾卫上门搜查叛军细作,闹得不得安宁。
    .....
    随着五望七姓各大世家纷纷撤离长安,崔府此时也在将箱笼装车,准备往清河出发。
    崔佟身为大理寺卿当然不能走,可夫人柳若岚则准备带着家中女眷先行撤离。
    崔云舟作为京城留守,最近可谓忙得不可开交。
    城里物价飞涨,治安越发不稳,案件频发。
    为了抢米把人打死之事屡有发生。
    安庆绣此时身份尴尬,她作为安禄山的养女,朝中已有官员建议将她捉拿。
    崔佟在朝堂上大力反对,诉说妇人何来罪孽。
    圣人此时对安禄山依然有所期待,不希望得罪这个胡人,否决了捉拿安庆绣的提案。
    可崔氏一夜间成了朝堂里不齿的对象。
    崔云舟并不在意,因为安禄山的叛变在他看来只是无缘故地提前了。
    他专心于城里治安工作,领兵打仗轮不到他,抢购粮食更不需要他操心。
    早在安禄山兵变前三天,大哥崔云山便将崔府堆满了大米与其他食材,仿佛有未卜先知的能耐一般。
    与此同时,雁来堂更一转身变成了城里最大的粮食商,全城有稳定货源的,只有雁来堂一家。
    只要是钱银到位,在雁来堂可以买到任何物品,更有坊间传闻说,连人的命,都可以买。
    .....
    叛军兵变不到一年,洛阳被攻陷,安禄山于洛阳称帝,国号定为“大燕”。
    长安大明宫的守岁烛火映出满地出逃的密奏。
    随着安禄山称帝,长安东市的粮价一夜间飚至“一斗千金”。
    百姓日子苦不堪言,富商豪族连夜争相出逃。
    若燕军攻来长安,这些大户人家必定首当其冲成为被掠夺的对象。
    长安城在这末日般的氛围中,逐渐失去了昔日的繁华与秩序。
    然而裴姜在这暗夜之中,却在暗地里为安禄山夺取长安作着一系列准备工作。
    她手下集结了一批栗特武士,更召集了一批匠人秘密开凿密道。
    在这期间,她曾在东市碰到过执行公务的崔云舟两回,两人只是点头示意,便匆匆离开。
    她不想与这个男人有任何关联,既然她选择在背后支持安禄山兵变,那便与他站在了对立面。
    若将来安禄山顺利攻占长安,那她便有机会提刀质问当今圣人,当年祈王府血案,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至于另外一个男人蒋昊之,这些日子以来如销声匿迹一般,连度支司,也再没有他的出现。
    长安大小官员出逃的密奏不断,蒋昊之这个小小的度支司郎中,不值一提。
    蒋府早已人去楼空,他早在兵变消息传入长安次日,便解散蒋府下人,自己只身赶赴洛阳。
    如今,安禄山在洛阳称帝,蒋昊之此时,摇身一变成为了洛阳刺史。
    第19章 :新身份
    骊山北麓的崔氏别院,坐落在终年不散的云雾深处。
    三进三出的院落依山而建,飞檐斗拱间隐约可见华清宫的琉璃瓦顶。
    前院植着十八株垂丝海棠,据说是用一斛南海明珠换来的。
    花开时节,粉白花瓣落在青砖地上,宛如铺就的蜀锦。
    穿过月洞门,中庭假山叠翠,引温泉水成溪,溪上架着座和田玉雕的九曲桥。
    后院藏书楼高耸,飞檐上蹲着鎏金辟邪兽,每到月圆之夜,兽眼中镶嵌的夜明珠就会泛起幽光。
    正厅用整块紫檀木雕成“百子千孙“屏风,屏风后藏着条暗道,直通山腰的观景亭。
    西厢房外种着从西域移植的葡萄藤,藤蔓爬满了琉璃窗棂,将阳光折射成七彩光晕。
    东跨院是座三层绣楼,楼顶铺着波斯来的蓝琉璃瓦,每逢雨天,檐角铜铃叮咚,与山间松涛相和。
    这日,晨起时分,十二名婢女捧着铜盆、香炉鱼贯而入。
    厨下蒸着岭南来的荔枝,甜香混着温泉水汽,在回廊间氤氲不散。
    马厩里拴着三匹大宛良驹,鬃毛梳得油亮,鞍鞯上镶着安西都护府进贡的瑟瑟宝石。
    地窖深处藏着个冰窖,窖中堆满从终南山运来的千年寒冰。
    冰上镇着葡萄酒。
    最深处还有间密室,墙上挂着幅《骊山行乐图》,画中人物眉眼竟与当朝几位重臣神似。
    此时崔云山正坐在密室里,墙上挂满了鎏金竹筒。
    他以雁来堂老板的身份,向裴姜买断了这些契约。
    在安禄山洛阳称帝半年后,崔府上下搬到了这处位于骊山北麓的别院。
    崔云山随手一挥,将这个别院布置得奢华别致。
    骊山离长安需一日车程,若骑马半天能到。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章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章节为网友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