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吕雉心尖崽

穿成吕雉心尖崽 第193节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章
    陆贾微妙地顿了顿,满足了樊哙蠢蠢欲动寻找存在感的心,毫不客气地将他驳了回去:“莫非舞阳侯大将军,对南越的态度极不友好?莫非是想忤逆陛下,忤逆高皇帝立下的国策不成?”
    两个“莫非”,咄咄逼人,丝毫不惧大将军之威势。满眼崇敬看着老师的赵离面色一变,再次紧张了起来。
    樊哙张张嘴,一张脸憋成了猪肝色,最终无奈败退,瓮声瓮气道:“俺没有。”
    一时间,大殿彻底安静,再也没有冒出反对声。
    “老师……”赵离在心里喃喃念着这两个字,眼角逐渐冒出了泪花。
    他望着身前高大的背影,视野不知不觉变得模糊。
    此时此刻,大汉的典客卿,与舌战群儒也没有区别了!
    第209章
    因为陆贾无私的帮助, 南越王孙最终如愿以偿。
    经过数次争论与拉扯,最终刘越答应,由典客卿作正使, 率领大汉使团与他们一道离开长安, 随团的不仅有淳于意与他的学徒, 还有八百健康的儒生!
    皇帝陛下特意强调了“健康”二字, 差点落下喜悦眼泪的赵离, 不会听不出其中含义。
    他按捺住激昂的心情, 连忙俯首:“小臣将尽我所能, 为汉使保驾,也保证他们在番禺的平安, 还请慷慨宽容的陛下放心。”
    刘越笑了笑, 没有说话。
    文武百官默契地对视一眼, 齐刷刷地望向叔孙通和陆贾,又齐刷刷地收回视线。
    番禺?
    不, 儒家的野心不止番禺,而是整个南越……
    想必王孙很快就会面对不一样的现实, 他们也不会怪他就是了。
    ……
    宣室殿众臣的心理活动, 赵离浑然不知, 他只知道汉朝向南越派遣使团, 成了板上钉钉的事实!
    年轻的王孙心潮澎湃, 迫不及待地想要向老师表达感谢,然而朝会尚未结束——
    典客衙署的一把手,也就是陆贾的吉祥物上司出列, 有些为难地开口:“陛下,往日大汉出使匈奴,人数最多的时候, 也不超过两百之数。而今八百儒生,加上神医、典客卿一行……恐有近千人!”
    “近千人的嚼用实在不是小数目,何况南越路途遥远,预备的盘缠,只能多不能少。这样一来,典客衙署的钱库远远不够花用,实在是捉襟见肘,难以为继啊!”
    典客衙署也不是哭穷,而是指出一个严峻的问题,那么多人的花用,它承担不了。
    朝中传来窃窃私语,陆贾的神色亦是严肃了起来。
    再次被吓了一跳的南越使臣们,急忙看向他们的主心骨,赵离恍然大悟的同时,迫不及待道:“尊敬的皇帝陛下,人数不是问题。小臣携带了足够的黄金,可以承担汉使的大半花用……”
    说这话的时候,赵离没有多少心痛。是他主动提起,让儒生背井离乡施展教化,若是连钱都舍不得出,岂不是被人看轻?
    他们南越才不是朝鲜那个喜欢无耻打秋风的小国!
    丞相曹参闻言,面色更和蔼了,身居高位的天子也露出了笑容:“善。”
    就等你这句话呢,刘越眼底流淌着深深的赞赏,嘴上亲密而不失威严地道:“王孙是我大汉最亲密的朋友,想必南越王也会以你为荣。”
    ……
    赵离走出未央宫,转头迎向他的老师,从今日起,除了感激之外,南越使臣对于陆贾唯有拜服。
    想到陆贾作为正使,将重访南越推动宗主国与藩属的友好关系,这份拜服便到达了顶峰,他们别的可以不顾,一路上,定要把陆正使给照顾好了!
    陆贾笑而不语,五官在柔和的日光下,显得温和又坚定。
    他对赵离道:“你是我的学生。老师照顾学生,岂不是应有之义?”
    赵离内心的感动无法言喻,他毅然决然地摘掉那“半个弟子”的称谓,心里想着,从今往后,陆贾就是他真正的老师了。
    此行来到大汉最大的收获,就是遇见了典客卿,他后退一步,完完全全地执弟子礼:“老师,请。”
    .
    八百儒生的名单很快公布,在长安掀起了不小的波澜,甚至迎来了许多百姓的称赞,还有人说,要去城门口给儒家子弟送行。
    奉常叔孙通就如打了鸡血似的,出行前的培训、告诫统统安排。不止是他,其余儒家大贤都用自己的方式,给予八百弟子爱护与关怀,惹来了绝大部分朝臣的瞩目。
    这一切的一切,和吕禄没有多大关系,他只从父亲那里听了一耳朵,说前往南越的使团正在筹备,过个几天就要出发了。
    又过了一日,他在长安二代的嘴中听见熟悉的名字,那个洛阳的神童贾谊,也在出行的队伍里!
    贾谊??
    吕禄吃惊不已,这小子脑袋不会进水了吧?
    因为幼时一起进宫上课,他们也是几分交情的,虽然不多,就比陌生人好了一点点,但已经足够吕禄体验被天才打击得体无完肤的感觉了。
    还有另一位玩伴晁错,与贾谊一样,都是在皇帝表弟心里留有一席之地的小天才,吕禄自认对刘越有着不浅的了解,因此陷入了沉思。
    万一贾谊咔嚓折在南越了,怎么办?
    陛下可是会伤心的!
    他找上近年不太往来的晁错——晁错白天跟着法家的官吏师兄,在关中各地累积经验,傍晚才有休息的余地——吕禄找的时机刚好,恰恰遇上晁错往来长安的时候。
    他深切地表达了自己的忧虑:“贾谊回不来怎么办?”
    晁错:“……”
    关我何事?
    他是法家子弟,而贾谊学儒,难不成还要他为死对头担忧?
    晁错定定地看着吕禄,看得后者一眨眼,心里嘀咕法家人怎么都怎么恐怖,前面出了一个郅都,眼看晁错也差不多了,往那一站,怕是能止小儿夜啼。
    晁错不知吕禄的腹诽,看在他难得来寻自己的份上,罕见解释了一句:“当今大汉人才济济,若要出人头地,不被陛下抛至脑后,就要做同龄人里最出众的那个。”
    谁都渴望当同龄人的第一,为了辽阔的未来,风险又有何惧?
    故而晁错理解贾谊的选择,他不也在师兄们的带领下,在关中各县充当跑腿小吏的角色,没有俸禄,深入基层,只为了锻炼自己。
    说罢,晁错深深地望了吕禄一眼,若说幸运,又有谁比得过吕家人。
    身为陛下的表兄,天然就拥有了一切……算了,不去想了。
    他怕越想越是失衡,日后干出什么不理智的事。
    吕禄:“???”
    他像是意识到了什么,眯起眼:“我可是在为陛下刻印雕版。”
    这话说得十分小声,晁错并未听清,然而吕禄内心的不服气却是熊熊燃烧,大力拍了拍晁错的肩膀,转身就走。
    他觉得父亲和法家走得近,实在不是什么好事,干脆信仰雕家得了!
    望着吕禄一晃一晃离开的晁错:“……”
    他冷静地捧起书,继续阅读。
    .
    俗话说得好,灵感往往来自意外的刺激,吕禄内心的小宇宙,爆发了。
    他去少府挑选的工匠,一共有二十人,然而因为保密性,场地选择等等因素,前期准备的时候,花费了不少时间,等到真正开始制作雕版,已经是半个月以后了。因为看得出来,陛下十分重视这件事,吕禄没有追求速度,而是分外挑剔、认真,谁知在第一步就遇到了困难——到底挑选哪一种木料,纹质最为细密坚实?
    虽然木头凑合凑合都可以用,但吕禄一定要选出最完美的那一个。
    因着不能大张旗鼓地向人请教,吕禄烦恼过后,准备每一种木料都试一遍。是的,每一种都试一遍!
    工匠们简直惊呆了,他们听说过梁园的化学家惨,因为有郅都这个魔鬼上司;没想到吕禄看着纨绔,对他们的要求竟然那么高,真是人不可貌相。
    原本吕禄决定慢慢试,毕竟成功是漫长的过程,谁曾想被晁错这么一刺激,他“咻”地加快效率,每天起得更早了。起得早还不够,他身先士卒,和工匠们一块研究,工匠们更吃惊了,吃惊过后便是打击。
    这,他们引以为傲的木工,怎么渐渐比不过建成侯二公子了呢??
    这天,刘越难得问赵安:“雕版的进度如何了?”
    他也没召表哥进宫,就怕打扰了对方的思绪。舅舅还和母后抱怨过,说吕禄很久没回家了,怀疑这小子做了什么亏心事不敢回来,莫不是小小年纪就当了爹?
    在旁边啃点心的刘越:“……”
    皇帝陛下费了好大劲忍住抽搐的嘴角,帮忙解释了一句有秘密任务,才避免吕禄遭受一顿毒打。
    是亲爹无疑了!
    赵安作为当今天子最倚重的内侍,闻言对答如流:“奴婢派人前去探听……目前进行得十分顺利……”
    尤其是吕二公子,可谓是吃睡都在一个院里,也没有仗着自己的身份耍威风,抓着工匠带头实践。
    听了一耳朵卷王的自我修养,刘越眼睛眨了眨,又眨了眨,最后露出满意的笑容。
    他想,表哥送给他了一份惊喜,这就是意外收获韭菜的快乐吗?
    ……
    陛下交给吕禄的差事,郅都是知晓的,毕竟保密工作是他做的,院子也是他选的。
    经历了朝鲜的惊魂一夜,他和吕禄也算是“共患难”了——虽然他还是厌恶勋贵,但对于吕禄,他勉强认同,这小子能够为陛下做更多的事,而不是不思进取,趴在父辈的功劳簿上吸血。
    除了管理梅花司,如今郅都更进一步,正式跨入了前朝的行列,在御史大夫的推荐下,于御史台挂了职。相比刚开始御史同僚们警惕、敬而远之的态度,到现在,郅都的处境已经好了不少,因为大家发现,撇去那层吓人的光环,郅都平日里的表现与正常的法家官吏并没有区别,除了能力过于强、人缘过于差,他就是顶头上司最喜欢的类型,准时点卯,吃苦耐劳。
    对于吕禄,郅都虽不会夸赞,却也默默给予了便利,他新交的朋友却有不同意见:“除去两宫宠爱,这位吕二公子又有什么呢?换做任何一人,有陛下、太后不厌其烦的帮扶,便是狗彘也能飞天!”
    说这话的是御史吴杨,郅都的新同僚,也是难得能够和他对弈谈心的存在。
    第210章
    郅都新交的友人可以称得上年少得志, 不到三十便进入御史台中枢,当然和他还是没法比。
    吴杨的家境不上不下,称不上寒门, 也和勋贵毫无关系, 或许是天生的、那份嫉恶如仇的责任感, 他厌恶一切破坏秩序的行为, 尤其是仗着身份在长安耍横的彻侯后代。也因为这点, 他毫不掩饰自己对郅都的欣赏, 认为梅花司司长, 是和他站在统一战线的、志同道合的存在。
    这份欣赏,在郅都进入御史台后, 逐渐转化为吹捧与追逐。眼看着因为没有后台, 他怕是难以在朝中混出头了, 何不另辟蹊径,跟着这个前途远大的年轻人混?
    郅都有多受天子看重, 是个人都知道!他也不怕对方的酷吏作风,于是一来二去, 吴杨成了第一个能够进入郅都宅邸, 并与他有所往来的同僚。
    这对郅都来说也是新奇的体验。他是凶名远扬, 却不是六亲不认, 何况陛下也曾同他玩笑, 觉得他家中太过孤单——种种因素使然,他难得与吴杨成了朋友。
    如今这对新的好友,因为吕禄产生了分歧。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章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章节为网友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