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换身体后,太子他多子多福

第131章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章
    就是让康熙亲眼看见了抚蒙公主的下场,这血淋淋的现实。
    他不想,也不愿再让格格们去抚蒙。
    “兵部。”康熙闭着眼,下达命令:“传朕旨意,从今天起,八旗子弟每年进行一次骑射考校。”
    “若是有骑射不合格者,直接卸任,什么时候考校合格了,什么时候再上任职务。”
    石静娴知道康熙这次才算真正的开始重视满族勋贵子弟的骑射功夫,以往这样的勋贵家族子弟,每个人身上都担了个虚职,天天领着俸禄招猫逗狗。
    让真正有才能的平民子弟,哪怕是考中了进士,也无官可做,无官可当。
    下了朝后,石静娴就被年羹尧拦住了去路,刚刚议事时,年羹尧就在旁书写议事记录。
    “亮工?”
    年羹尧对着石静娴行了一礼,才有些吞吞吐吐的问道:“太子…不知臣能否和你单独聊聊。”
    第一百七十六章 女子学堂
    石静娴意外的看着年羹尧,点点头:“正好,孤也有事找你,走吧,边说边聊。”
    “和四妹妹最近怎么样?孤可告诉你,敢对四妹妹不好,孤可饶不得你!”
    怎么说这媒也是她牵线的,怎么也要进行回访。
    “回太子的话,臣怎敢对恪靖不好!那是臣的发妻,更何况…”
    年羹尧说到这,垂头丧气道:“更何况,臣这三个月也只见过公主两次,这个月还没见过呢…想对公主不好,也得能看见公主啊…”
    “你说什么?”石静娴不可置信道:“你是大姨夫吗?一个月造访一次?”
    年羹尧没懂石静娴的意思,但还是规规矩矩的点头。
    “太子说的没错,臣也十分苦恼,臣见不到公主,不知道公主是如何想的,就连…就连那两次见面,也没说上几句话…”
    年羹尧叹了口气:“臣需要等公主宣召,可公主每月只宣召臣一次…”
    石静娴面无表情,心里却掀起惊涛骇浪,不会是年羹尧有什么问题,所以恪靖不愿意见他?
    没听说年羹尧不行啊?
    “亮工放心,孤明日便让太子妃找几位妹妹进宫小聚。”
    她拍了拍年羹尧的肩膀:“正巧,孤有一事,想找你想想办法。”
    “太子请说。”
    “三十多年前简亲王府中的事。你去查一查。好端端的。端敏公主那房怎么会绝嗣的。”
    石静娴这次出宫就是要和年羹尧还有几个阿哥商讨此事。
    现下遇到了年羹尧,更是直接将这件事提前和他说了一嘴。
    石静娴这次出来,顺路去了趟工部。
    如果她猜想的没错,喀喇沁若是舍得大义灭亲,康熙或许还会给喀喇沁一次机会。
    但康熙更倾向于将喀喇沁收为己用,什么亲王郡王的,都没有变成大清地方,更能让康熙放心。
    老三和老九都在工部,看见石静娴来了,纷纷见礼。
    “恭喜啊。三弟,听说弟妹又给你添了个嫡子。”
    现在除了石静娴让众阿哥羡慕之外,其次就是连生两个嫡子的胤祉。
    石静娴属于一般人模仿不来,全凭运气和实力,但胤祉不同。
    胤祉还能让大家拼一次的那种。
    “就是有些可惜没参加到弘昇的满月宴。”胤祉有些可惜。
    今儿早上上朝,康熙就将老三嫡次子的名字赐下了。
    最有意思的,是胤禛府里的李格格,也在同一月份诞下了老四的庶子。
    可康熙也不知道是忘了,还是觉得庶子还是等站住了再给取名。
    小阿哥满月了,康熙也没给取个正儿八经的名字。
    “老九,你现在回来了,多和戴梓学习学习,做点轻便的火器火炮,或者我再给你提供个思路,你照着研究研究?”
    石静娴虽然不懂热武器,但谁没玩过枪击游戏啊?
    画个图纸,讲个大概理论知识,还是能讲述清楚的。
    “行了,你们忙吧,明日下朝来毓庆宫一趟,咱们聚一聚吧。”
    石静娴临走的时候看向他们哥两个:“叫你们福晋都来,把三妹妹,四妹妹都叫来。”
    自从回来康熙就见天的忙着政务和周旋在后宫,后院里的那些新进的贵人们,康熙还没联络完感情呢。
    她觉得她都要赶上街道主任了,谁家有点什么事都来找她调解。
    找她好,不找她,她才要哭了。
    到了晚上,石静娴和胤礽坐在桌前,看着写满了字的奏章。
    “这能行吗?女子学堂…前所未有…”
    胤礽有些担心,时下讲究女子无才便是德,石静娴这封奏章递了上去,会惹得多少多少所谓的文士学究对她群起而攻之。
    “皇阿玛不知怎么想的,六妹妹这两年也要出嫁了,若是还抚蒙,这两年学一学骑马和蒙语,至少也不会出现两眼一抹黑的情况。”
    石静娴看着这封奏请康熙开设女子学堂奏章。
    “推广到各地,可能现在实行起来比较难,但若是宫里的公主,勋贵家的格格们带头呢?”
    石静娴伸手将奏章合上:“上行下效,女子学堂开办起来,距离女子科考还远吗?距离你上朝议政还远吗?”
    “我都是为了你啊!”
    胤礽点头:“你放心,明个儿我就去后宫见见那些个嫔妃,谁家族里还没有几个格格。”
    “双管齐下。更何况我们手里还有一份名单,各大臣家适龄女儿的名单。”
    ………
    “儿臣请奏,开办女子学堂,皇阿玛,老祖宗文化不能丢。要实行满蒙汉一家亲,是必须要统一教习语言文化。”
    石静娴将奏章递给梁九功,看着康熙继续道:“不论是蒙语,还是骑射,甚至于做账管家,统一教学!”
    “皇上!万万不可!自古以来女子无才便是德,学堂乃习圣人言之地,岂容女子登堂入室!”
    “皇上!请三思啊!女子学堂实属荒谬!女子只需嫁人生子,相夫教子即可!若是去学堂,岂不是抛头露面!”
    “皇上!臣也认为此事不妥!”
    “请皇上三思!”
    “请皇上三思!”
    除了几位阿哥和索额图之外,可以说所有的官员都跪了下去。
    请皇上驳回太子的奏章。
    索额图也想随着大流跪下去,但他又担心只剩下太子一个站着。
    到时候太子尴尬,下不来台。
    石静娴身姿挺拔,丝毫不在乎身后那些人是站还是跪。
    她只要康熙点头就好,这么多人,只有康熙能做决定。
    这就是为什么大家都当皇帝,说是群臣议事,可拍板决定的,还是要皇帝才行。
    你要说你不干了?辞官?
    那你就走,人这么多,总有人能顶替你!
    至于史书?人死如灯灭,是非过错又能如何?
    早就黄土一捧了!
    …………
    康熙听着下方你一言我一语,始终不表态,只看着手中太子的奏章。
    “太子,你怎么说?”
    看完了奏章,康熙面色有些复杂,没想到单单一个端敬公主的事,居然会让太子想到这么多。
    可以说,女子去学堂的引子,便是端敬公主一事。
    “回皇阿玛,儿臣认为,此事可行,至于身后那些反对的声音,儿臣自会一一说服大臣们。”
    说到这石静娴看向第一个持反对意见的户部尚书。
    “户部尚书大人,孤听闻你家中有一嫡女,如今正是待嫁之龄,端敬公主因为身体原因被皇阿玛从喀喇沁接了回来,如今喀喇沁暂时没有公主下降,不如,就将您的爱女嫁到喀喇沁,作为抚蒙公主如何?”
    第一百七十七章 名节
    端敬公主还朝之事,大家都略有耳闻,虽对外只是说是因为端敬公主身体不适,所以才让康熙接回。
    没人往外说是因为在抚蒙时遭到了虐打。才将端敬从喀喇沁接回。
    但朝中大臣哪个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若是这点消息都不知道,那他们也不配站在这朝堂之上了!
    如今听闻太子的话,已经有人默默的站起身。
    算了算了,开学堂就开呗,反正他们自家的女儿侄女,都能去学堂去。
    又不花自己的钱, 他们还受益,何苦和太子犟?
    想要开学堂就去开,怎么?女子上了学堂还不嫁人了?
    不管学什么,不都是要嫁人的?
    不还是能为家族奉献联姻?总比嫁到见不到摸不着的蒙古强。
    “皇上!”户部尚书听闻石静娴的话,惊慌的抬头看向康熙,见康熙不言语。
    户部尚书又急急的看向身旁的大臣,御史大夫的公子已经和他家的嫡幼女有了默契。
    口头已经定下了,就差过礼了。
    可此时御史大夫默默将头转到一边去,就是不与他的视线相对…
    “皇上!太子!臣,臣嫡幼女自幼体弱…”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章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章节为网友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