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早的事情

图书馆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章
    七点的闹钟在耳边一响,林念恩原本一秒前还在睡梦里,下一秒就条件反射地摁死了。
    今天是周六。
    尽管昨晚给舍友们已经打了“我明天会定七点的闹钟你们不要打我”的预防针,但她还是比较理解人类的起床气的。
    林念恩在床上挣扎了五分钟,就乖乖爬下床去了。
    她努力不发出一点声响地洗漱完,换好了衣服,开始边在她的小书桌前边啃今天的面包,边在手机上写今天的to  do  list。
    因为不管别人怎么看,她自己比谁都清楚自己根本不是一个自律的人,只能写下来计划好,然后强迫自己去做。
    到了七点半,吃完了写完了。她在自己专门放咖啡的小保温杯上挂上了一包滴漏的咖啡,先添了一点水,任它滴着。
    然后小心的拉开椅子起身,向2号床的顾客提供叫醒服务。
    “陆影,起来啦。”她探上手去,边摇边小声叫她。
    陆影大二在学生会留任,时不时的就得去老师办公室值个班干点活,最近新生刚来不久,也在忙纳新的事情,非常忙,昨晚听见林念恩说要七点起之后,干脆也不定闹钟了,让林子喊她。
    看陆影从床上缓慢坐起来之后,林念恩又在保温杯里加了第二次水,等着的功夫想了想还是在脸上涂了一点防晒。
    养儿不防老,抹防晒才防老。
    收拾完书包,她仔细翻看着有没有什么遗漏的。
    她今天要在图书馆呆一整天。
    扔掉咖啡渣的包,拧好了她的小保温杯,就出发了。
    走到图书馆前面的林荫路上时,天被路边两旁树切割成好像只有头顶上漫长的一条蓝。
    他们把这条路叫做通往知识的大道。
    图书馆和图书馆门前这条路都是北华大学耗时一年重新修建的,林念恩大一下学期的时候才投入使用,不过他们比前一年刚刚毕业的学长学姐是好了太多,起码能用上。
    图书馆围着太荧湖岸修建,是一个环形的建筑,有地上八层加地下一层。
    一层视野相当开阔,一进去是一个巨大的电子指引台,西厅是图书馆的报告厅,东厅是沙发休闲区,设置了水吧和咖啡角,穿过中央直通整座楼的的观光电梯,整个后厅有十几个相互独立的用玻璃搭的透明会议室,提供给学生组织或是学生课业小组会议使用,需要提前预约。透明会议室后是大面积的玻璃栈道,太荧湖的湖水就在脚下。
    林念恩进入图书馆,虽然是周末的早晨,但人已经不少了,她看到后厅会议室已经被占了大半。
    她穿过东厅,搭了东边的观光电梯直通六层。
    经过反复实践调研,林念恩合理认为六层是在空调温度、学生流量且观景位置叁个维度上处于综合领先地位的自习胜地。
    她走出电梯,到每层都会有的自习区,走到面对着窗的她每次都会选的一个角落位置。
    坐下,掏书,摆好,戴耳机,喝一口咖啡。
    一系列动作完成后,林念恩看了眼手表,八点。
    不错,开始学习了。
    林念恩今年念大二,刚开学没几天,课虽然多,但课业任务没那么重,这也是为什么舍友们都在休息的原因,周末总得睡会懒觉吧。
    让林念恩身在九月却仿佛身处期末的罪魁祸首是因为她要考证。
    林念恩读的是商科,刚上大一的时候啥也不懂,被学校里的讲座洗脑,莫名其妙加入了考acca的队伍。多学点也不是坏事,每次痛苦备考的时候她都这么给自己说。
    她已经看完一遍网课了,现在在刷真题,再捋一遍知识点。
    再次抬起头来是九点十五,林念恩突然想起什么,定了一个十点零五的闹钟。
    喝完了咖啡之后,她又埋头继续刷题。
    十点零五,耳机里传来闹钟声音的时候,林念恩吓了一跳。
    幸好定了闹钟,她想。
    她打开手机微信,看见并没有红点,她又点进去最上面那个对话框,还是昨天晚上的样子。
    李杭:大概十点左右。
    林念恩:好。
    林念恩简单收拾了下桌面,从卡包里拿出来了校园卡和借书卡,想了想又拿了一包小饼干。
    然后拿着保温杯起身,边吃边走到了六层连廊那里,有几个考研的学长学姐在背政治。
    她在拐角的饮水机用校内卡接了点水涮了涮她已经空了的咖啡杯,咖啡渍呆久了会很难洗。
    慢慢走回去的时候,微信来消息了。
    是李杭,“我们到了!”配了一个愉快的表情包。
    林念恩直接微信电话过去了,对面接的很快。
    “你在门口吗?我马上下去。”林念恩快步绕出连廊,去搭电梯。
    “没,我们进来了,刚刚蹭了个卡。”对面男声清晰地说。
    “好,那我去一楼,马上到。”林念恩按下一层的按键。
    “我们在这个沙发区这里。”
    “恩行。”
    林念恩挂断了电话,等着电梯从六变成一。
    李杭是她发小,从小一起长大,家里长辈之间联系很密切。因为高中没在一个学校联系少了点,但他俩大学一个北华一个庆平,所以两个人上大学之后联系又多了起来。
    北华和庆平实在是太近了,面对着面,被太荧山环抱着,只隔了一个太萤湖。两所学校都是国内的顶尖名校,但专业设置的侧重方向截然不同。
    北华大学是人文社科类大学,建校历史十分悠久,培养出很多文学界的大师前辈,学校教师资源和图书文献资源在国内社科类高校中首屈一指。而庆大是理工科大学,以数学、物理学、计算机信息工程叁大龙头专业在国内理工科高校中处于领先水平,尤其前两年培养出过菲尔兹奖数学奖和沃尔夫物理学奖获奖者,还设立有目前全亚洲最大的固态量子信息与计算实验室。
    这就好像一所高中里的文科生和理科生一样,两所大学隔着一个太萤湖,相视相望、相爱相杀。而北华大学自从新建了现在这个图书馆之后,站得更高了,虽然是社科类高校,但图书文献资源的综合和专业程度包含但并不局限于人文社科类,因为学科可以被划分门派,但知识是纵横交错的。
    也因为这样的综合珍贵性,北华的图书资源管理更加严谨专业。图书馆进入进出都有严格的权限,甚至不同年级之间借阅图书的权限都有限制,外校借书难度很大。北华的学生戏称这是专门给庆大立的门槛,但耐不住学生们门路多。
    尤其从今年八月末开始,庆大历史悠久的图书馆由于整个空调系统老化开始翻修后,北华大学里,尤其是北华大学图书馆里的庆大人更多了。
    没办法,围墙是挡不住渴求知识的心的对吧。
    这次就是李杭想借林念恩的借书卡。
    他提前一天晚上问了林念恩周末在不在校,向林念恩说明了国赛快开始了,他们队需要提前查阅些相关的论文文献作准备,明天想来她们图书馆。
    林念恩很爽快答应了,举手之劳。
    ·
    李杭挂掉电话,坐在柔软的沙发上,对身旁的人说:“隔着湖看和真坐在这里看就是不一样,这排面。”
    身旁的人轻点头,从包里拿出一个纯黑色的保温杯站了起来。
    “唉,你干嘛去。”李杭喊他。
    “我接点水。”
    李杭也跟了过去,热水机就在他们坐的沙发后面。
    可按步骤扫了码也没出水。
    身后一个熟悉的声音传来,“现在扫码的系统在修,只能用校内卡。”
    是林念恩。
    李杭笑着回头,“怎么刚开学就这么用功待图书馆。”
    “还不是我那个证快考了。”林念恩一脸无奈的表情。
    “用我的卡吧。”林念恩伸手把自己的校内卡插到卡槽里。
    “这是池彦,我队长。”李杭对着林念恩笑嘻嘻地介绍。
    池彦回过头,友好地说,“你好。”
    林念恩笑了笑,点了点头。
    她把借书卡递给李杭,“应该都能借,不过好像有的是不可以带出馆的,你看着来。”
    “行,谢啦。”李杭接过借书卡,“不过不耽误你事吧?”。
    “我最近忙考试用不着,你用就行,校内卡和借书卡都能进出图书馆。你们要查什么资料,可以去导引那里看看在几层,方便点。”林念恩提醒他。
    “行。”李杭点点头。
    滴的一声,水接满了。
    池彦把校内卡抽出来,递给林念恩。
    “谢谢。”他拿着水杯轻声说。
    林念恩又笑了笑,“没事儿。”
    她看向李杭,“那我就上去啦,你有事就给我发消息就成。”
    “好,中午一起吃点?”李杭问。
    “行。”林念恩也冲着池彦点了点头,然后就上楼去了。
    重新回到六层自己自习的小桌子前,是10:23。
    翻开上次刷到的第七十八页第十四题,戴上耳机,喝了口水。
    到了10:40,林念恩意识到自己还停在第十四题。
    她合上练习册,打开了日推第一首歌,调高音量。
    林念恩拿起来刚刚放到一旁的校内卡,上面的一寸照片还是当初高叁时采集信息拍的一寸照片。当时百闻就说这个照片会跟着她们一直到大学,要好好拍。林念恩看着照片里穿着北城一中校服的自己,扎着一个高马尾,还有些婴儿肥,傻乎乎的。
    她把照片那面扣倒在桌子上,甩了甩脑袋。
    可闭上眼,眼前就是简单的白衬衣牛仔裤,和很清冷的眉眼。
    耳机里是温暖的男声。
    “For  if  I  ever  saw  you  ”,
    “I  didn't  catch  your  name  ”,
    “But  it  never  really  mattered  ”。
    林念恩听完两遍,加了红心,又翻开练习册开始强迫自己刷题,但效率还是比之前慢了点就是了。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章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章节为网友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