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建国答应着就出去了。
徐小婉不解的问:你真要去卖?还搭灶?那能行吗?
有啥不行?咋也得试试,不想点法子就得成天受穷。妈,只是得麻烦你帮我看几天孩子。
徐小婉道:那没问题,等你啥时候不出摊了,我在回家就是了。
林彤想了半天,也没什么好主意,二嫂,要不你也蒸包子?不不不,我觉得还是包馄饨吧!这个好,有饭有汤能吃饱,还热乎。
当地人从来没有包过馄饨,家里穷,谁家舍得浪费白面啊!
罗凤枝没吃过馄饨,就问她:这玩意儿咋做?费不费事?
不费事,林彤记得小时候,母亲好像做过,就推给徐小婉,咱妈会做,你问她!
徐小婉听说馄饨愣了下神,神情有些怅惘,半天没有说话。
罗凤枝诧异的看向小姑子,林彤耸耸肩,猜老太太是不是想起老头了?
徐小婉皱了皱眉,馄饨倒是好,不过,咱家哪来的肉?再说,这得卖多少钱?
罗凤枝也皱起眉,对啊,她们家菜倒是不缺,不像城里人,吃棵菜都费劲,可肉呢?自家猪早卖了,就留了几斤?
林彤提醒道:面可以用两掺的,肉的话倒不是非得用,放点猪油包点菜的也行,早上我婆婆包的白菜饺子我看大家吃的也都挺香。
林彤想起她家早市上有卖那种黄面条的,要不,煮黄面条也行,家里玉米面不是多吗?到时候多搁点猪油,用白菜丝、黑菜、二嫂你不还有黄花菜吗?反正啥都行,只要热呼好喝,咱卖便宜点就是了。
这个主意好。
汤里油多又能多到哪去?
罗凤枝点头,这个好,家里玉米面多的是,我这就弄,咱们争取明天就能去摆摊。
徐小婉站起来,我帮你弄,你想想汤里都放啥?
这时节农村穷,不舍得吃不舍得穿,可粗粮还是家家都有不少的,只是大家向往的都是能吃上白面、大米这些精粮。
罗凤枝也不求这生意能做多久,也就年前这段日子大集热闹,等过年开始到年后,镇上平时也是冷冷清清的,这生意也就做不成了。
李秀华睡了一觉起来,炕头热不乐意下来,用脚踹了踹躺在炕梢的男人,哎,你那干活的事黄了,咋办啊?
林解放被她踹醒,躺那儿没动弹,那还能咋办?
李秀华就埋怨他,看看,找个当兵的又能咋样?咱家又借不上力。你看他那眼睛,都长脑瓜顶上了,都不乐意搭理你,你说不就一个臭当兵的,有啥了不起的?
林解放不耐烦的道:别说没用的,当兵的就吃公粮,可不了不起呗!
他也是一肚子火气。
李秀华躺够了,从炕上爬起来,看厨房里几个人在忙,就乐了,还以为人家在准备晚饭。
晚上打算做啥啊?小慧她妈,我看你白面有不少啊,别吃这黄面条了,弄点白面条吃吃。她大咧咧的厚着脸皮提要求。
☆、第四十三章 巧合
罗凤枝不惯着她,直截了当的拒绝了,我们这儿有事呢,你和我大哥还是回家吃吧!
李秀华朝着林建国嘲笑道:哟,老二,你们家真是小慧妈当家啊?看来,你跟那上门女婿也没啥区别,连让自家人吃顿饭都不敢。
林建国闷着头干活一声不吱,今天这些人,吃了他们家好几天的粮食,可他媳妇,一口大哥家的饭都没吃过。
他又不傻,心里门清着呢!
徐小婉道:你别说老二,你好歹这几年来吃过好几回了,老二一家从结婚,可没吃着你一口。
徐小婉这个人,跟普天下的当妈的一样,希望每个孩子都过的好。
可也跟徐母一样,经常犯当妈的通病:哪个孩子过的不好,就希望过的好的能帮帮那不好的。
李秀华一翻白眼,我们家粮食又不是大风刮来的,他们没吃,可你不是吃了这么多年嘛!
林建国停下手里的活,大嫂,别太过份了,那不是你家,你只是嫁进来的媳妇,那个家,是我妈的,是我爸留下的房子。
罗凤枝也说老太太,妈你别搭理她,这种人,越搭理越赛脸。
徐小婉抹眼泪,是我没用,老了岁数大了被儿子媳妇嫌弃
林解放从里屋出来,不耐烦的道:妈你别老说这话,锁子妈脾气不好你也不是不知道,她就是说说,也没说不管你
人家都说,贫贱夫妻百事哀,可林彤看着这一幕,却觉得,这些话,放在家人身上,同样适用。
说穿了,林解放夫妻俩嫌老太太不能干什么活,却还要多吃一口饭。
可她连自己的家都没有,根本不可能开口让老太太去她那里住。
林彤看向二哥二嫂,希望他们能说句话。
可罗凤枝却继续干活了。
林彤心里微微有些失望,可又一想这也是正常的,本来二哥的情况和别人就不一样
妈,别听林解放两口子瞎**,那房子是我爸留下的,那最起码有一半是你的,谁也别想把你撵走。林彤冷声道:他们要敢不孝,就去找我大舅他们,反了他们了。
章节为网友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