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货郎

小货郎 第170节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章
    不过兴华府不如他们这边太平就是了,如果去的话,还要雇两个护卫。
    既然有这个打算,纪彬先是写信托春安城老梁去寻茶具,但兴华府那边没什么人脉,只好把去那边买珍珠的事按下,同样让老梁帮忙寻摸一下。
    说起来,如今做首饰胭脂的老梁,已经靠着纪彬邑伊县,还有洪玉海盘临县的生意,混得非常不错。
    在兰阿巷子都是拔尖的存在。
    当初那么多人看不上乡下的买卖,但却让老梁做成了。
    说句夸张写的,邑伊县跟盘临县的胭脂水粉,首饰钗环,有七成都是老梁家的。
    因为手里面的钱多,老梁还能让人研究新鲜都出来。
    现在依然比首饰金家还要赚钱了。
    所以不管茶具还是珍珠,让老梁去找,绝对没错。
    谁知道跟着老梁回信过来的,还有两封信,一封是王家,另一份是如意楼。
    单提王家可能没什么印象,但要提起新郎的刺绣衣裳,肯定立刻能想起来。
    说起来已经时隔快一年了,怎么又来信做什么。
    仔细一看,里面全是赞美之词,只有如意楼是有干货的。
    原来还是当初刺绣衣裳的事。
    当初王家准备的新郎服被赵家小姑娘给剪了,如意楼联系纪彬这边做了套极雅致的新郎服刺绣。
    这已经是去年九月份的事了,那迎接的队伍一路到汴京,已经是十月下旬。
    要知道好事不出门恶事行千里这种情况,在哪都有的。
    不少人等着看王家的笑话,还说什么春安城果然小地方,这王家姑娘估计也是小家子气。
    毕竟新郎服这东西,到时候宾客们都要看的,好与坏,一样就能知道。
    当时大家都以为王家临时肯定拿不出来好东西。
    但早就得知情况的新郎家,其实并不担心,毕竟迎亲的族老们都夸的,那还怕什么。
    等双方的衣服一交换,新郎家就后悔了,早知道应该多给新娘衣服上镶几颗宝珠了。
    这怎么回报人家如此雅致豪气的新郎服啊。
    全是没见过的绣样就算了,连绣工都如此好。
    更别说还经人毁了一遭,还能做出这样有诚意的衣裳来。
    王家姑娘还没进门,就已经让夫家婆婆很是满意了。
    大婚当日,更是让无数人看到这套新郎服,这花样也太新奇。
    原来偏僻的春安城,还有自己的刺绣风格?而且不亚于其他地方啊。
    在众人口中偏僻贫穷的春安城,立刻换了称号,成了雅致的代名词。
    这让不少春安城,乃至宿勤郡的人都对王家姑娘抱有好感,毕竟她从那边嫁过来,代表的就是他们家乡的脸面啊。
    可见王家姑娘以后在汴京的日子不会太难过,有乡人帮持,就会好很多了。
    这些都是去年的事了,王家还专门写信给王知县,算是有了感谢。
    现在已经次年五月,怎么又写信过来。
    原来是另一回事,去年纪彬做刺绣生意的时候,也是在四五月份,当时做了不少夏季的图样。
    王家姑娘今年穿上,又被人夸了许多话,所以特意写信过来,再次感谢。
    如意楼把这些事说明了,然后直接说了,希望纪彬提高一下刺绣的产量。
    当初他跟纪彬定下的刺绣数量,是每月一千件到一千五百件都能吃得下,现在则变成,纪彬这里有多少,他就收多少。
    不仅春安城的如意楼要,宿勤郡的如意楼更是来者不拒。
    原因嘛,当然是因为王家姑娘把这些绣样带到了汴京,让春安城乃至宿勤郡的女孩子们极力模仿。
    也因为他们这两个地方的人家,全都知道王家姑娘的刺绣是从纪滦村买的。
    再想想当初关于纪滦村刺绣的传言。
    用了他家的刺绣,婚事一定幸福美满好吧。
    当初大家可能不信。
    但看了王家姑娘的事,这不信也得信啊。
    再说了,图个吉利又有什么了。
    纪彬看着两封信,忍不住笑。
    他就知道,刺绣坊就是个薄积厚发的地方。
    长久下去可比卖绣样赚钱多了。
    要知道经过一年的发展,刺绣坊的绣娘们手艺早就提高不知道多少,绣娘们更是多了几倍。
    当初跟如意楼定下,一个月最多送去一千五百件。
    现在终于可以放开手笔来做了!
    具体一个月能做出多少,那要回去看看才知道。
    估计这个数字会很惊人。
    五月十五,纪彬拿着老梁寄过来的茶具跟珍珠,跟柴力一起回纪滦村。
    他们准备回纪滦村的当天上午,刺绣坊的众人还在聊天。
    这会引娘不在刺绣坊里,其中一个绣娘忍不住道:“听说马上就是引娘生辰了,你们说今年纪彬会送她什么?”
    李裁缝看了看她们,见她们只是好奇,不是说乱七八糟的话,也就没制止。
    众人七嘴八舌道:“定然是还办酒席的吧。”
    “还是买什么好东西?”
    “引娘也不缺什么吧,他俩每季都换新衣裳的,首饰也换着戴,这些东西都不缺。”
    “换衣裳是因为他俩还在长个啊。”
    “对啊,引娘如今又长高不少,看着苗条高挑,多好看啊。”
    众人聊着聊着,忍不住羡慕起引娘来。
    去年引娘的生辰,请了那么多人一起来吃酒,还有那么多礼物。
    多让人羡慕啊,这个月初八的时候,从春安城来的太平车上,都放了引娘今年的生辰礼。
    都是春安城很多掌柜老板送的。
    虽说是看在纪彬的面子上,但人家是夫妻俩,纪彬的面子就是引娘的面子,这点肯定没错。
    有人瞧见引娘收礼物的模样,只是笑着应和,然后一一记下哪家送的礼。
    听说以后还要回礼呢。
    这风范,只有大家娘子才有的吧。
    那些掌柜们都这样送了,纪彬送的东西,肯定比他们还要珍贵啊。
    想也是白想,所以引娘下午到刺绣坊的时候,有人干脆直接问了。
    这让引娘十分不好意思,笑着道:“我不打算过太热闹,去年是时间特殊,今年就不必了。”
    若是旁人这么说,可能还是推脱,或者说,若是去年引娘这么讲,估计心里还有遗憾,但今年完全没有。
    她倒不是觉得生日没什么,而是觉得那么多人凑一起,实在没趣,还不如她跟纪大哥单独过。
    当然这话她还没跟纪大哥讲,但纪大哥一向尊重她的想法,应该不会拒绝才是。
    至于礼物,她也没什么想要的。
    一定要说的话,那就是纪大哥送什么都可以。
    不过不知不觉,她已经嫁过来快两年了。
    引娘都这么讲了,大家也只好不再猜测,心里忍不住羡慕引娘。
    别说纪滦村,就连邑伊县里,能有几个像她这样当家做主,又有几个像她这样嫁个好夫君的
    若说不羡慕,那都是假的。
    谁会不喜欢这样的夫君。
    而且纪彬在外面干干净净的也是出名的。
    不管去什么地方,都说他洁身自好得很,都这么有钱了,别说妾室了,甚至不跟别的女人多说一句话。
    有些不矜持的主动凑过去,也会被纪彬直接躲开,那是真的一点情面都不给。
    像黄沟村那个黄老爷,手里有些钱就去青楼瓦舍,这样的人才是常态吧。
    也就是纪彬与众不同。
    以前怎么没发现,他竟然是个这样好的夫婿,早知道就把自家闺女嫁过来了。
    那日子好过的,也就是自家。
    可现在想那么多有什么用,人家引娘在上面坐着呢,这才是正主。
    纪彬回来之后,见家里没人,就知道引娘去了刺绣坊,托人去找引娘之后。
    纪彬立刻把好消息告诉她。
    那就是让刺绣坊的绣娘们放开了绣,能做多少是多少。
    春安城那边全都收。
    引娘也眼前一亮,现在绣娘越多越多,但如意楼一个月只收一千五百件,确实有些少了。
    但当时纪大哥说过,做过了就咱们收起来,回头肯定能卖出去,没想到果真如此!
    这还是收着做呢,若是都放开了做,这个月至少能翻倍的!
    要知道,现在平日里刺绣坊都有二十多个绣娘,这些绣娘一个月大大小小都能做一百六十多件东西。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章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章节为网友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