皎娘

皎娘 第13节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章
    梁惊鸿目光一亮,站了起来丢下一句,我先过去瞧瞧,便抬脚走了。
    婆子瞧着梁惊鸿走了,方进来换茶不禁道:“六爷可是袖了那和离书走的,想来是要挑明此事,也不知大娘子会不会应下。”
    叶氏长叹了口气:“他既让那潘复写了和离书,便是铁了心让两人再无牵扯,到了这会儿哪还由得皎娘应不应。”
    第38章 皎娘是心里想我了
    皎娘这一觉睡了小一个时辰,虽时候不长,倒管用的紧,醒过来虽咳嗽了一阵,却比昨儿晚上强的多了,嗓子眼儿也利落了些。
    她自来便有咳嗽的旧疾,年年春秋两季一冷一热的时节,便要犯上一阵,长时一两个月,短也得十大几天,止咳清肺去火的药汤子不知吃了多少,却总不能除根儿,今年因正月十五去街上观灯,着上寒气,病了些日子,到了落在咳嗽上,好好坏坏的抻到出了寒月也未见好,后来吃了梁惊鸿开的药膳方子,方渐次好起来。
    这几日在别院,又无端生出许多愁心来,进不得,退不能,想着梁惊鸿的手段,担心进京路上的冬郎,家里的爹娘,白日里还能勉强撑着,入了夜便禁不住暗暗垂泪,想她本就身子不好,又加上忧思惊惧,哪里睡着,如此熬了几日勾动旧疾,咳起来便止歇不住。
    昨儿吃了韩妈妈熬的枇杷膏方见好,今儿晌午这一觉睡下来,胸口也觉松快了些,不似之前那般跟压着块大石头一般,憋闷的喘不上气来。
    起来漱了口韩妈妈端了一盅百合雪梨银耳羹来,劝着她吃了半盅子下去,便见帘子一动,梁惊鸿一脚迈了进来,一见他皎娘脸色便是一变,虽知他早晚得来,这几日也不觉存了侥幸之心,盼着他改弦易张,瞧上别人,从此丢开手。
    如今见他进来,心里那一丝侥幸也没了踪影,却不想理会他,低头垂眼瞧自己手里的帕子,只当屋里没他这个人。
    梁惊鸿倒不以为意,在她对面坐了,接过小丫头奉的茶,啜了一口放在榻几上,瞧着皎娘端详了一遭,不觉微微皱眉,刚她睡着的时候虽也瞧着瘦,到底搭了锦被在身上,瞧不底细,这会儿坐着,可清楚的紧,这才几天的功夫,整个人便瘦了一圈,她身上这身姜黄的衣裳上次在她家吃酒的时候,曾见她穿过,那时候可是正合适的,今儿瞧着却有些松垮,虽说更有一番人比黄花瘦的味道,到底是太瘦了。
    这么瘦下去,哪里还有人,看来那药膳方子还得添几样健脾的和胃的,脾胃强了,好歹能多吃些,吃的多了身子才能康健,只是这调养身子非一日一夕之功,需循序渐进,急不得,当下需先把和离的事了结了。
    见她低头不理会自己,梁惊鸿暗笑,也不知怎么想的,难道她低着头不看自己,就能当自己不在吗,还是说她以为她不看自己,自己就能放过她去。
    梁惊鸿瞧着她帕子上的绣花慢悠悠的开口道:“这帕子上的梨花绣的当真别致,倒让我想起冀州城来。”说着顿了顿瞥了她一眼才又道:“那冀州城虽没什么出挑的景色,雪花梨倒颇有名声,汁多脆甜,比旁处的梨子好吃的多,因此那边梨树也多,沿着河边好些梨树林,一到春天,开了满树满枝的梨花,若行船从冀州过,却正好赏那一片香雪海的盛景。”
    皎娘绞着手里的帕子,只是不应声,心里也不明白他提这些做什么,冀州的梨子再甜,梨花再美又跟自己什么相干,她如今愁都愁不过来呢,哪里还有心思管什么梨花梨树的,更何况冀州她只听过名字,知道南楚有这个州府,具体在哪儿却不知,更不知梁惊鸿何意?
    正疑惑间便听梁惊鸿道:“算着日子,冬郎的行船也该到冀州地界了吧,想必能好好赏赏花。”
    听到冬郎,皎娘身子微微一震,抬头看着他,咬了咬嘴唇:“你又要做什么?”
    梁惊鸿却笑道:“皎娘这可是冤枉我了,我能做什么,不过就是见皎娘帕子上的梨花绣的别致,想起那冀州的好景致来。”说着一伸手便把皎娘手里的帕子拽在手里。
    皎娘一惊,这帕子虽不算什么要紧物件,却是女子贴身的私物,岂能被外人拿了去,下意识伸手要去抢夺,不想却被梁惊鸿趁机抓住了手腕,皎娘吓了一跳,忙往回抽,却哪里抽的回来,遂道:“放开。”
    梁惊鸿好容易把这柔腻滑嫩的小手攥在手里,哪舍得放开,越发抓的紧了些,脑袋隔着炕几凑过去,几乎贴在了皎娘的脸上,低声道:“看起来皎娘是心里想我了,不然做什么如此着急的投怀送抱,嗯……”他声音低柔,语气暧昧轻佻,灼热的鼻息喷在皎娘颊边,烫的一张小脸愈发火热,
    皎娘脸色通红:“你,你莫胡说,谁,谁投怀送抱了。”
    梁惊鸿最爱她这副又羞又气的样儿,虽爱到底怕逗弄过了,她一生气又不搭理自己,遂逗弄一会儿,便松开了,皎娘一得自由缩了回去。
    第39章 终是躲不过这一劫
    见她粉面红透, 映的眉眼都生动起来,愈发好看,梁惊鸿心里爱的紧, 却扫过她身上的衣裳, 不免皱了皱眉,到底这衣裳寒酸了些,且来来回回就那么几身, 得亏模样生的好,不然哪里衬的起来。
    皎娘见他虽放了手却仍盯着自己打量,不知他今日打的什么主意,不免有些忐忑, 更何况他刚还提起了冬郎,皎娘可不信他说的什么路过冀州赏花看景儿,这男人虽常带着笑, 瞧着似是和善, 却是笑面虎, 脸上笑着, 心里不定琢磨什么算计呢, 更何况自己跟他如今这般境况,又怎可能闲唠嗑,所以,他忽提起冬郎必有目的。
    果然梁惊鸿瞧了她一会儿便从袖中取出一张宣纸来放在炕几上:“这是潘复写下的和离书, 已具名画押按了手印, 只你写上名儿,送府衙落底, 你与他便无干系。”
    和离书?皎娘脸色一变, 她虽知道此事不能善了, 也未料到潘复会跟自己和离,皎娘自思从嫁与潘复,并无大错,两人虽不比旁的新婚夫妻那般亲近,也是相敬如宾,若说他嫌自己这病弱之身,当日上门求娶时,爹娘本是不应的,就是怕自己过门之后三灾九病的不能操持家务,却是潘复一再说他父母早亡,亦无兄弟姊妹,在这燕州城只他一人,过了门不用侍奉翁姑立规矩,只两人清清静静的过日子,至于家务杂事,也雇了妥帖的婆子帮忙,用不着皎娘费神,爹娘正是听了这些,觉着是门难得好亲事,方才应允。
    如今他这和离书写得利落,皎娘倒真有些好奇,写的什么理由,想着便拿起展开一看,不觉笑了出来。
    皎娘实在没想到,潘复要跟自己和离的理由竟是无后,他写道虽成婚后夫妻亦算和睦,只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不能生养子嗣祖宗香火无以为继,莫如和离,自此后男婚女嫁各不相扰,便是为了和离寻的借口,这借口也太荒唐 。
    梁惊鸿见她笑容惨淡,明明笑着眼里却无半分笑意,有的只是悲凉无奈,心里不免憋闷:“皎娘笑什么?”
    皎娘却不理会他的话而是道:“既是和离,总该他亲自来与我说,怎这夫妻之事还要托付旁人。”
    旁人?梁惊鸿脸色更有些不好看,合着都到这会儿了,这丫头还把自己当旁人看待呢,莫不是心里还念着那潘复吧。
    想到此一股嫉火窜了上来,冷哼了一声:“皎娘倒是情深义重,你是不信这和离书是潘复亲笔所书?非让他来与你当面说清楚吗,可惜他却不想见你,非是心中有愧,而是被新人绊住了脚,想来这会儿正跟那南楼月不知怎么快活呢,哪有空见你。”
    南楼月,皎娘微微一怔,她记得相公曾提过这人,说是南戏班子唱小生的,颇有才情,不想却沦落在戏班子里,倒是可惜了,皎娘当时只当他是见人家有才情,无端生出几分怀才不遇同病相怜之感,倒未在意,如今听梁惊鸿这话,竟不是自己想的那般吗?
    想到此,不禁道:“南楼月可是男子?”
    皎娘这一句话倒把梁惊鸿逗乐了,这丫头着实有些天真,想也是,她爹是个老学究,虽教了女儿读书知理,可外面花花世界里的故事,却不会说与女儿听,加之她自幼身子不好,极少出门,偶尔见的也不过是她爹爹的学生,而那些学生便在外面纨绔荒唐,去了先生家也会收敛些,断不会胡言乱语。
    后虽嫁了潘复,却又是个虚头夫妻,哪会知道这些。她这般天真,倒让梁惊鸿想明白了些事,为何她嫁了潘复一年之久都未发现潘复隐着的癖好,并非未发现,而是从未往哪上头想过。
    表姐说她是个最正经不过的女子,而在梁惊鸿看来这不是正经,是天真,这丫头虽顶了人妇的名头,却根本不知这些风月上的官司。
    如此却让梁惊鸿心情大好,窜起的嫉火也熄了,跟个什么都不懂的傻丫头计较这些,想着不禁笑了出来。
    皎娘以为他又动了什么坏心思遂道:“你,你笑什么?”
    梁惊鸿挑眉道:“我笑皎娘怎的如此可爱。”
    皎娘何曾见过这样不要脸的男人,怎样肉麻的话都能说得出口,又恼又羞,索性别开头不想看他那张笑脸。
    梁惊鸿却不以为意,忽倾身凑到她跟前儿道:“莫非皎娘不知,这男人跟男人也是能快活的,若皎娘心下好奇想知道底细,不若惊鸿说与你听啊。”他声音极低,透着十足的不怀好意,说话时还故意吹了口气。
    热辣辣的气息喷在皎娘脖颈间,皎娘顿时满脸通红,下意识往旁边挪了挪。梁惊鸿却并未得寸进尺,而是把手肘撑在炕几上笑眯眯的望着她:“我可是好意想为你解惑的。”
    皎娘一张脸连脖颈都是红的:“谁,谁想知道这些。”
    梁惊鸿点头:“原来皎娘不想知道,那是惊鸿想错了,以为皎娘问那南楼月是好奇这些呢。”
    皎娘虽天真却不傻,梁惊鸿话都说到这份上了,还有什么不明白的,想来倒是自己糊涂了,一时忘了,古往今来是有不少男子与男子的逸闻,古时候有,现今自然也不稀奇,只是没想到潘复竟有此好。
    梁惊鸿度量着她的神色道:“他当日上门求娶便没安好心,不过是为了名声,借着你身子弱的由头,顺理成章隐下此事,一见了南楼月,便什么都顾不得了,急巴巴写了这和离书,与你和离之后好跟南楼月风流快活,这样一个见色起意无情无义的混账男人,难道你还舍不得?”
    见色起意的混账难道不是他梁惊鸿吗,梁惊鸿把潘复说的如此不堪,听起来仿佛此事与他并无干系一般,可皎娘却知道,此事必是他设计的,从一开始便是他刻意结交潘复,先是来家里给自己看病,又热心的送了韩妈妈来熬煮药膳,撺掇潘复押了房子参股他的医馆,再然后便是南楼月,如此一步步引得潘复入了套,才写下了这和离书。
    如此费劲心机,都是为了自己,终是得手又怎会放过。而他也早计量好了,不怕自己想不开,他刚才哪里是惦记冀州的好景致,分明就是提醒自己,冬郎在他手里,若自己今日不在这和离书上签名画押,只怕冬郎那儿便会生出变故来。
    其实皎娘想不明白,他这般费尽心思的要自己和离是为什么,若为了人,如今自己已在这别院之中,便自己不愿,他若用强,既不能一死,除了随他还能如何。
    皎娘忽自己有些可笑,如今这般境地,便想明白了能怎样,到底是逃不过这一劫去的,本还顾念着潘复,虽两人并无夫妻之实,到底也是三媒六聘的正经名份,成婚一年,便不如旁的小夫妻恩爱却也相处和睦,如今他既写下和离书,她们夫妻的缘分已是尽了,那点儿稀薄的情份又算得什么。
    更何况,梁惊鸿这男人手段阴险,喜怒无常,自己如今落在他手里,却不知往后是死是活呢,何必还要牵连不相干的潘复,说到底,梁惊鸿算计他是因自己而起。
    想到此,把那和离书放回到炕几上,梁惊鸿度量着她神色便知想定了,吩咐备了笔墨等物过来,亲去了拿了湖笔蘸满香墨递了过去。
    皎娘也并未迟疑,接过便在那和离书上写下玉氏皎娘,搁下笔蘸了些朱砂印泥按将下去,留下一个纤细秀气的指印。
    梁惊鸿拿起瞧了瞧,并无遗漏错处,起身走了出去,隔着花窗听见他唤了管事,吩咐了几句什么,皎娘并未底细听,想是把和离书送去府衙录入落底。
    到了这时候,还在意这些岂不可笑,她心里清楚,梁惊鸿如此着急的把事儿办了,不过是想断了自己最后一点儿念想罢了,如今和离书已成,自己先头那个有夫之妇的借口也便没了,哪里还能拦得住他满腔的虎狼之心。
    皎娘忽想起成婚前夜,母亲与自己说的那些私密事,莫名有些怕,忍不住垂首抱住自己的胳膊,想他忍了这些日子,今儿必不会放过自己了。
    正忐忑着,忽被一双胳膊圈住一揽,便把她整个身子都抱在怀里,耳边是梁惊鸿的声音:“可是冷了,虽入了春,日头一落,这外间屋到底有些冷,倒是那帐子里暖和些,莫如咱们去里屋帐子里说话儿可好。”
    他虽如此说,却并非真要征求皎娘的意思,只是顺嘴一提,根本不等皎娘应不应,已把她抱了起来,几步便进了屋里,置于榻上,见她并不似上回那般挣扎反抗,心中有些奇怪,不免低头瞧了瞧。
    这一瞧,倒移不开目光了,大约是不想面对,皎娘巴掌大的小脸上,眼睛闭着,眼睫垂下遮住了那双动人的眸子,挺秀的琼鼻下贝齿雪白,却死死咬住下唇,她咬的极用力,都能瞧出淡淡的血丝从那片润红中渗了出来。
    梁惊鸿有些郁闷,自己是生的丑怪还是怎的,做什么这样一幅生无可恋的模样,不知道的还当自己要行什么酷刑呢,遂低头在她唇上亲了一下,感觉皎娘身子颤了颤,不禁低笑出声,俯身凑到她耳边道:“皎娘莫怕,日后你便能知道,此是世间最快活之事……”说着一挥手,纱帐便落了下来。
    哪里快活,皎娘只觉自己要死了,活活疼死的,或许死了也好,死了便不用受这样的疼了,想着眼前一黑,到底不疼了。
    叶氏这儿刚用了晚膳,正在榻上吃茶,忽听见外面隐隐有糟杂声,像是旁边院子里传过来的,心里不禁咯噔一下,下半晌惊鸿在自己这儿还没说几句话呢,一听皎娘醒了,便急急的去了。
    道也不稀奇,馋了这么好几个月的肉,终于到嘴边上了,不急才怪,先头他那安稳样儿,叶氏还道是改了脾气呢。
    忍了这些日子,今儿怕忍到头了,这一去不定怎么折腾呢,想到皎娘那弱巴巴的身子,叶氏是着实有些担心。
    担了心事儿,晚膳都未用多少,这会儿听见声响,哪里还坐得住,忙起身去了正院,想瞧瞧倒是出了什么事儿?
    还未进院呢,迎头就碰上了李顺儿,不禁道:“李顺儿这天都黑了,你着急忙慌的往外跑什么?
    李顺儿忙道:“我这不正要去跨院里找您吗?”
    叶氏:“找我做什么?”
    李顺儿:“六爷让问问您,可知这燕州城最好的产婆子住这儿,让我这就去接了来。”
    叶氏愣了愣,不禁道:“又没有生孩子的,找产婆子做什么 ?”
    李顺低着声儿道:“是六爷吩咐下的,让问了您赶紧把人找过来,奴才听见韩妈妈话里的意思,是屋里那位要用。”
    叶氏越发觉的蹊跷:“胡说什么。”心道屋里那位不就是皎娘吗,皎娘来别院才几天啊,便是一开头就成了事,也没说几天就用产婆子的,也太快了,更何况自己十分清楚,先头几天两人虽对上了,不过是说了说话儿,今儿才是正格的办事,这可是一天还不到呢。”
    李顺却道:“可不是奴才胡说,是里面那位不知怎么就晕过去了,六爷急的什么似的,这才遣奴才去寻产婆子来。”
    叶氏这才听明白,果真让自己猜着了,惊鸿好容易得了手,必然不知收敛,皎娘那个弱不禁风的身子,哪禁得住他下死力的揉搓,禁不得便晕了,不过这种事儿,的确产婆子比郎中更有用些。
    叶氏道:“你且站下,待我进去瞧瞧再说。”说着抬脚走了进去,刚迈进外间,便见梁惊鸿正来回踱步,不时往里屋看。
    脸上尽是焦躁之色,身上只套了一件宽大的罩衫,松松垮垮穿在身上,显见是刚从床上起来,未及更衣,随便找了件套上的。
    叶氏道疑道:“这是怎么了?”
    梁惊鸿见叶氏一时有些不好张口,顿了顿方道:“是皎娘晕过去了。”
    叶氏不禁摇头道:“我不早便提醒过你,她身子弱,禁不得折腾,便你心里实在稀罕也多少悠着些,好歹得顾念顾念她的身子。”
    被叶氏一通劈头盖脸的数落,梁惊鸿半句也未驳。
    叶氏见他如此倒不好再数落下去,便道:“怎么就晕过去了?”
    梁惊鸿一张脸有些讪讪,今儿的确是折腾的有些狠,也不是他不知心疼顾念,而是一沾了她那身子,就剩下销魂蚀骨了,哪里还想得起旁事来。
    白等把人折腾的晕了,一张小脸煞白,方清醒过来,见不对劲儿忙伸手在鼻下探了探,鼻息微弱,时有时无,真把梁惊鸿唬的不轻,忙去取了参片嚼了度进她口中,摸着脉息有了起色,方松了口气。
    虽有起色,人却不见醒转,他虽通晓医术却并不很精妇人科,更何况皎娘这样行事中晕过去的,以他的经验,大多是体力不支,缓缓就好了,哪有这般晕过去不醒的,诊了半天脉,也瞧不出这是什么病症,还是韩妈妈说不若寻个产婆子来瞧瞧。
    梁惊鸿眼前一亮,他通晓医术自是知道,若说妇人科的产婆子往往比正经大夫更厉害,便让李顺去寻叶氏找产婆子。
    叶氏听了人命关天也不敢耽搁,忙让周妈妈跟着李顺儿去城根儿底下找孙婆子来,她是如今燕州城里手艺最好的产婆子。
    第40章 不接生寻产婆子做甚
    却说这孙婆子, 因上月的一桩事儿有些晦气,这一个月了都在家里待着,连大门都没, 上月头上, 有人来请她去给城南一家富户的小妾接生。
    小妾原是那家老爷从南边买回的瘦马,要说模样儿也不算多出挑,倒是那身皮肉白皙的紧, 加之吹拉弹唱小嘴也甜,会哄男人,进府不过一年便怀了身子,那老爷已然六十上了, 忽闻小妾怀上了,自是万分欢喜,把这小妾看的宝贝一般养着, 盼着足月后, 给自己生个老来子。
    这小妾也深知母凭子贵的道理, 愈发谨慎, 生怕有个闪失, 掉了孩子,轻易也不动,成日除了补身子便躺着养胎,眼瞅着足月了, 便来请孙婆子过去接生。
    孙婆子一瞧那水缸一般的肚子, 便知不好生,妇人生子本就是过鬼门关, 加之这小妾天生骨架小, 就算孩子不大, 怕也得难产,更何况这么大的肚子,只怕孩子生不出来,命都得搭进去。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章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章节为网友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