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屋藏义叔

金屋藏义叔 第42节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章
    晚上的时候,关谣过来了。
    这是岳中行第一次见到关谣,在此之前的近三个月,关谣一直都不在寨子里。
    关谣见到院里的岳中行,明显一愣,“你是?”
    “我是,新来的。”每当别人问起,岳中行都这么回答。
    关谣打量了对方一番,突然想起来这之前赵临江跟他说过了,“哦,好像想起来了,鄙人关谣。”
    “岳中行。”岳中行谦声道,又想起了什么,“二当家”
    关谣笑了笑,“重锦呢?”
    “宋叔在房里睡着。”岳中行也开始打量起对方。
    “行,我去瞧瞧他。”关谣摆了摆手,转身走向东厢房。
    岳中行立马叫住对方,“二当家,宋叔他……他睡在西厢房。”
    关谣脚步一滞,回头转身,“哦对,我这东西方向不太分得清。”
    岳中行也跟着赔笑,看着关谣进了西厢房。
    他现在心里已经不再怀疑,并且肯定,东厢房才是宋玉原本的房间,西厢房是肖阚的房间。
    简单而言,宋玉一直占住着肖阚的厢房。
    ……
    听到推门声,榻上的宋玉坐起身来,面挂惊色,“二哥,你回来了?”
    “昨晚刚刚到,本想着一早就过来看你,不过……”
    关谣说着就没声,他总不能说自己本来打算今早过来,然而却和赵临江苟乱了一晚上睡过头了吧。
    “不过,有些疲劳多睡了些。”关谣半真半假的接了下去,“听闻你又怀病了?好些了吗?”
    宋玉拍了拍自己的额门,“好些了,吃过药就好多了……”
    说到这,宋玉忽然有点懵,他明明记得自己是把药吐了,后面怎么又好像喝了?
    关谣坐到榻边,伸手摸了摸对方的额头,“受热了?”
    “嗯,这雪落得急了,没顾着。”宋玉心里开始细想关谣会不会想起这不是自己的房间。
    “你向来受不住冷,这赶冬了,你也别那么忙着了,那些大小事你不做也不会怎么样的,多顾着自己。”关谣抱怨道。
    宋玉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无力消受。”
    “好好养着,我才离开三月,你怎的憔瘦了这么多。”关谣开始忍不住埋怨了,“径云要是知道了,不可得怪我了?”
    宋玉原本垂着的眼眸,立马抬起盯住关谣,心里一阵紧张。
    关谣立马明白自己说漏嘴了,也有些局促起来。
    说来也是,两人对此,至今都没有互相坦诚过。
    宋玉一直一副毫不知情关谣和赵临江的事,就如同关谣一副视若无睹宋玉和肖阚的事一般。
    “二哥,何出此言?”
    第48章 识时务者
    “我……”关谣心里犹豫着要不要揭底此事,“径云敬爱你,他若是知道你这两年屡次受病,怕是要担惊受怕了。”
    宋玉心里也是犹豫,总觉得对方好像真知道了什么,“小患小病罢了。”
    “小病不养则成大患。”关谣叹息道。
    宋玉嗯了一声,“二哥是从何地回来?”
    “三月前我先是去了蜀渝,后面又上了赋京。”
    “二哥是去见过梁将军了?”宋玉挑了挑眉,“蜀渝一带如何?”
    关谣点了点头,“是安宁了些,十万精兵在白帝城压着,有乱党也不过是些匪闹。”
    “梁将军有勇有谋,三年内能定两地实属令人折服。”宋玉想到梁令,确实觉得是个值得敬佩的人。
    关谣展开舒颜,“嗯,他确实是天生将才。”
    “那二哥往后折返赋京是为何?”宋玉嘴唇放平,以一种探究的语气问:“褚明?”
    “他不知我到过赋京。”关谣语气变得轻佻,“他这两年大抵是疯了。”
    宋玉几乎是厌恶褚明这个名字,“他疑心颇重,若是知道……”
    “褚明和褚叔在朝中互不对付的气焰越烧越大,如今褚明得子,怕是皇叔不抵一时。”关谣正了正身。
    “既是如此,他日圣上仙逝,这大隶也不会落入褚叔之手,二哥何不劝诫褚叔释手?”宋玉拧眉问。
    关谣自然明白这个道理,褚明是皇帝偏重的儿子,而这褚渊不过是个端亲王,没有兵权也没有储位之备的皇叔罢了,识时务者为俊杰的道理谁都懂。
    “你我受褚叔恩惠,能助他立一日朝中跟脚是一日,褚明这厮视他命如蝼蚁之人,若是真坐稳了这江山,不仅于褚叔,于你于我都是砧板上的鱼肉。”
    关谣想到褚明同他说的那些龙床凤椅,不由得心里讽笑。
    “自是如此,当劝褚叔早些全身而退才是,何必争这一时权。”宋玉有些怨急。
    关谣也不好回答了,“你我皆为门臣,悉听便是了。”
    “若是他日褚明真坐上了龙椅,这苍生如何……”宋玉换之一种让对方生愧的眼神。
    “帝王家事不是你我能左右的,褚明得道虽有我之手在助推,但天命有定,未到时候谁知他褚明就是明日天子。”关谣说着,就不由得讽笑起来。
    宋玉沉了口气,“二哥,弃了褚明吧。”
    关谣怔了怔,才说:“这,时候未到。”
    “这世间之大,非要他那一碗符水才能保全你,如此受他之命,复病何异?”宋玉冷哼一声。
    关谣明白宋玉的担忧,但实在不想说出心里的话,“我从他,自然有我的打算,你不必太牵挂我,我尚有分寸,褚明动不了我。”
    “……”宋玉又是咽回去了一堆话。
    “不过,倒也有好消息要告诉你。”关谣拍了拍被子。
    宋玉浑不在意,主要是想不到这年头还能有什么消息算好消息。
    “二哥请说。”
    “朝中派赠了新兵到西北,圣上一道下了圣旨,要求在年关收北了。”关谣笑得极有深意,“若是收关成功了,明年开春,径云兴许就能回来了。”
    听到肖阚的名字,宋玉的心空跳了一下。
    “当,当真?”宋玉强压着心里的悸动。
    关谣看穿了对方心里的小心思,“当真无误,不过,明年开春只是个预想数,什么时候能回来,还得看径云的本事。”
    “嗯。”宋玉心里的喜悦又增加了几分担忧。
    “径云这一走就是不长不短的两年,一纸家信也不曾传来过,也真是苦了义嫂苦了……你。”关谣特意说淡了最后一个字。
    宋玉揉了揉后颈,“苦的是他,这两年我真是日夜担惊受怕,生怕大哥到梦里怪我没守好径云。”
    “大哥若在,怎会怪你。”关谣安慰的话这两年说了不少,“对了,屋外那叫岳中行之辈是?”
    “我在山下随手救回来的,他尚无去处,就此落脚了。”宋玉简而答之。
    关谣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我看他,不像普通人。”
    “估计会些本事的缘故吧。”宋玉没有深究过岳中行这个人,“我看寨里好像还挺喜欢他。”
    “这姑且也是好事,这两年寨中俊才凋敝,全剩些孤老妇孺了。”
    自从肖阚走后,像柳知节、李少游这一届青年也纷纷飞向了山外的世界,他们有的从商,有的浪走一方,都以各种憧憬闯荡着,把黑夭寨当做可栖的故乡。
    …………
    第二天,宋玉的烧总算是全退了,一大早他就起了床,刚打开房门就看到站在门外的岳中行。
    “宋叔。”岳中行不慌不忙。
    “你大清早站在我房外做甚?”宋玉问。
    岳中行后退了几步,“我,我想着看你病转好了没,万一睡昏了。”
    “已经好了,你不用费神于此了。”宋玉心里是有点感谢对方,但是又有点开不了口。
    “那就好,我刚从伙堂回来,带了吃的,宋叔,一起吃一点吧。”岳中行晃了晃手中的东西。
    宋玉看着天色,也才黎明刚过不久,这么冷的天,对方起这么早,也是有些不容易。
    “好,多谢你了。”
    岳中行从伙堂带回来的东西还不错,正对在宋玉的胃口上,病了这么一天多,宋玉也饿得胃卷了。
    “宋叔。”岳中行掰着一个荞饼吃着,看着对方吃得很香的样子,手里的病也是越咀越甜。
    “何事?”宋玉正低头吹着勺子的热汤。
    “那个……”岳中行原本只是情不自禁想叫一叫对方,“这快过年了。”
    宋玉依旧没抬头,“嗯。”
    “过年,过年寨子里都会干些什么。”岳中行开始拉话题。
    宋玉想了想,说:“吃饭、喝酒、载歌载舞、伐青灌壶。”
    “那要提灯寻山吗?”
    提灯寻山,即每户年内三日随选一天,傍晚提着灯笼到山上走一圈,告慰明灵。
    不过这事一直都是肖阚去做的,宋玉也跟着肖阚去过两次,肖阚走后,就只能是宋玉去做了。
    “要。”宋玉嘴里的东西好像味道淡了一些。
    岳中行咽下最后一口饼,“那,我可同宋叔一块寻山吗?”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章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章节为网友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