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穷将军的土豪娇妻

第126页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章
    周泰把矿车来回推了几下,确保矿车能在轨道上顺利滑行。
    他朝苏茗雪憨厚一笑,“苏小姐,你要不要上来玩玩,尝个鲜,趁现在矿车还没装过石炭,里头还干净。”
    苏茗雪对他的提议很感兴趣,笑着回答,“好呀!我还没坐过雪山过山车呢。”
    祁源听了她的话朝矿车看了一眼,过山车?那日苏茗雪得了风寒烧糊涂的时候也提到过过山车,他让人在荆都寻了一圈她说的各种奇物,竟一无所获。
    所以过山车就是类似这个轨道矿车一样的东西吧。
    苏茗雪在祁源的托扶下坐进了矿车的车斗里,她朝周泰挥了挥手,“周工头,你去忙你的吧,祁镖头推着我玩就行了。”
    祁源推着矿车一使力,矿车的车轮开始滚动,沿着轨道缓缓滑出了山谷。
    黄昏的天边布着片片火烧似的云霞,给昆良雪山都镀上了一层金红的边。
    苏茗雪扶着矿车的边沿对祁源喊到,“祁镖头,推快一点。”
    听到她的喊声,祁源手上用力,矿车轱辘轱辘地在山间滑行,苏茗雪稳住身子,双手松开了车边,张开手臂任凭雪山上的山风从耳边呼啸而过。
    祁源迈着长腿随矿车飞奔,手上还使着劲给车加速。
    苏茗雪畅快地欢呼,呼声回荡在山谷间,感觉真的像在坐过山车一样。
    跑过了一半的轨道,苏茗雪就叫了停,再玩下去就要到山脚了,天已擦黑,一会儿还得让祁源费力把车推回去。
    返回山谷的路上,苏茗雪没好意思坐在矿车里再叫祁源推着,把矿车推上山可比推下山要费力许多,好在为了铺建轨道,沿途中的积雪被劳工们都铲到了两边,路不似以前那么难走。
    苏茗雪跟在祁源身边,想帮他一起推矿车,可祁源推得又快又稳,苏茗雪跟上他的速度已是费劲,压根就插不上手。
    无事可做,她只好对着祁源闲聊解闷,“祁镖头,自从上次煤炭被劫之后,那伙劫匪好像就再没出现过了。”
    祁源推着个矿车,还面不红气不喘地与她说话,“是,那伙劫匪应该只是伏击一次就离开了。”
    上回被起义军劫了煤炭之后,他就一直有让林一安排人在昆良雪山上梭巡,却再未发现过他们的踪迹。
    秦纵应该并没有带着他的人藏在雪山中,这冰天雪地的也实在不是什么合适的藏身之处,起义军多数是流窜于北疆其余的十一个郡城中。
    苏茗雪道,“也不知道那伙劫匪是从哪儿突然冒出来的,希望以后不要对走商有影响才好。”
    祁源开口宽慰道,“不会的,丹砂郡有定远军驻扎,郡城范围内都安全的很。”
    苏茗雪沉吟着,“嗯……定远军的威慑力还是很可以的。”
    矿地上囤积了不少煤炭等着运出山谷,这矿车韩师傅和周泰还预备再多做出个两三辆,几辆车一起运煤,一次就能运出不少。
    这虽然马上就要到三月了,但煤炭的售卖量竟然丝毫不见减少,不少外地的商人现在就开始为了冬天而囤货,只怕入冬了采购不及,或是雪玉商行临时供不上货,会错过了与同行竞争的好时机。
    往来的商贩一多,丹砂郡也变得热闹了许多,不少丹砂郡的百姓们在雪玉商行寻到了活计,手上有了闲钱,便也会买些外来商贩带来的商物,街巷上一派生机勃勃。
    进了三月,城北耕地已经全数开垦完毕,春耕便可以提上日程了。
    苏茗雪在库房中选着春耕的种子。
    祁源看着库房中那一袋袋粮食菜种,有些好奇地问苏茗雪,“你备了这么些粮种,全部都要种下么?”
    苏茗雪手上拿了个册子在那儿勾画,随口答道,“先把产量最大,收获最快,最能填饱肚子的粮种种下,其余的等下一波再耕种也不迟。”
    祁源在玄青郡屯的田也要开始耕种,他对农耕之道完全不懂,只能从苏茗雪这学些经验,“这产量大收获快又能填饱肚子的是何种粮种?”
    苏茗雪抬起头朝他狡黠一笑,“土豆。”
    作者有话说:
    过去的苏三小姐:他就是想坑我银子!
    现在到苏三小姐:给你给你都给你!
    第六十章
    苏茗雪从库架的一个麻布袋中取出了一块还带着泥斑的土豆, 土黄的皮面上已隐隐有了些发芽的趋势。
    她举着土豆在祁源面前晃了晃,“就是这东西,你知道吗?曾近有一个流落在寸草不生的荒岛的男人, 就靠着几块土豆生存了五百多天。”
    祁源是第一次听说这等奇事, 这看着和红薯差不多的东西竟能有这么大的作用。
    北疆的三月,虽是仍春寒料峭, 但已不再是隆冬之时冻手冻脚的难捱。
    苏茗雪作一身轻便的农家女打扮, 在城北的耕田里给佃农们演示如何耕种土豆,土豆虽然看着和红薯类似, 但它是外来种,在大虞并未普及,极少有人知道它的好。
    杨之行此前购入的也不算很多, 但土豆最大的优势就是,一颗种薯就能种植出成片的土豆。
    苏茗雪已经提前雇了一批女工把土豆切块催芽,如今便可以直接开始入土播种。
    佃农的农耕经验比苏茗雪更为丰富, 只肖看一遍就知道这东西如何播种。
    除了部分田垄用来种植土豆, 苏茗雪还选了一批小麦种和菜种来种植,虽是有了三丘井,但北疆的土地还是不及南方的潮润,当不了湿田, 无法种植水稻, 但能够制成精米精面的小麦也比那糙口的高粱要美味许多。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章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章节为网友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