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双职工养娃日常

七零双职工养娃日常 第110节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章
    九个多月以后,平平安安已经能在扶着东西的情况下站起来走几步。
    岑柏就站在门口看着他们俩,眼里溢满了柔情,笑着说:“我看他俩估计下个月就会走路了。”
    “下个月有点悬,估计要十一月份了。”
    苏雪桢进屋以后把手放到了床边,平平转为扶着床站着,安安在她怀里抓妈妈头发玩。
    夫妻俩平时也就下班这一会儿能陪孩子们玩,所以格外珍惜这个时间,认真陪玩,跟孩子们说话。
    又过了一会儿,苏显国也下班回来了,他们家正式开饭,岑柏把平平安安放到儿童椅上坐好,苏雪桢给孩子们倒水。
    岑柏买了晚饭回来,是他们大人吃的,张光香另外给平平安安做了辅食,神神秘秘地放下,问他们:“今天外婆给咱们的平平安安做了什么呢?”
    “菠菜鸡蛋面!”
    平平安安手里抓着勺子,面对从天而降的饭碗,眼睛瞬间亮了起来。
    张光香把菠菜打得很碎,面条煮得也很烂,看上去就是一碗蔬菜糊糊,加了香油就很香。
    岑柏给孩子们围上围裙省得他们等下吃饭都弄到衣服上,平平安安眼巴巴看着桌上的饭,等他把围裙给系上,不满地嘟嘴。
    安安不喜欢别人喂她,上个月就频繁地抢勺子想自己吃饭,主要是平时白天只有张光香在,喂饭的时候都是依次喂,两个孩子一人吃一口再接着喂,这样效率很低,安安完全等不及。
    上周苏雪桢就交代张光香可以让他们自己吃饭了,现在平平安安每天吃饭的时候就跟他们坐在一个饭桌上,他们大人时不时的看几眼,孩子们看到他们怎么吃饭也会跟着学,效果还不错,就是每次吃完饭桌有点惨,打扫比较费劲。
    张光香舀了一碗白贝丝瓜汤,尝了口还挺鲜,又喝了两口,问苏雪桢:“听说对门谷红青侄子在医院新生儿病房啊?”
    苏雪桢夹了一块土豆,“你怎么知道的?”
    “下午的时候她爸妈来咱大院了,也是想看看外孙,知道你是他孙子的主治医生,所以过来跟我们聊了两句,我就知道了。”
    苏雪桢:“对,孩子是溶血性黄疸。”
    苏显国一听,“严重吗?”
    “挺严重的,下午刚换过血才把胆红素降下去。”
    说到胆红素这里,桌上另外两个非医学的人已经听不懂了,生怕他们再说起别的专业话题,张光香赶紧插话转移了话题,聊起了大院里发生的事情。
    这个年龄段的小孩子吃饭就跟玩一样,吃一半玩一半,平平甚至拿着勺子在桌子上作画,水杯也被他打翻了。
    苏雪桢重新给他们倒了一杯水,指了指水杯,“喝点水,喝完咱们上楼。”
    平平安安稍微能听懂她的话,小手拿起水杯开始喝水,喝完以后,岑柏解开孩子们身上的围裙,一手拎起一个,把两孩子先扔到了水盆里。
    苏雪桢去准备热水,十月里天气已经有点凉了,也不能像过去一样让孩子们在水里长时间泡着玩,洗完就要赶紧包上被子送到床上。
    睡觉前苏雪桢把下班时买的报纸拿了出来,反正也无聊,就读给孩子们听,岑柏听到她读的内容笑了,“这他们能听得懂吗?”
    “稍微有点难。”
    六七个月大时孩子已经能大概听懂大人话里的意思,不过像日报这种用词成语太多,估计听不懂。
    第二天去医院,苏雪桢要做的第一件事依然是去检查谷智明的身体状态,经过昨天的换血以后,今天他的情况比昨晚好了不少。
    早上刚出的胆红素数值,也在逐渐下降,就是身上的黄疸还没那么容易消。
    早上守在病房外的是金四妮跟谷文义,苏雪桢走出去跟他们解释了一下,“智明身上的胆红素在下降,说明昨天的换血是有效果的,新生儿病房一直有人守着,家属没必要一整天都守在这里。”
    金四妮自从出生后见过一回,就再也没看到过孙子了,又想到孙子昨天刚经历了一场换血,非常想进去看看,语气恳求道:“大夫,能不能让我们进去看看孙子?”
    苏雪桢摇了一下头,“不好意思,暂时还不行。”
    谷文义完全无法想象换血这个操作,他甚至都不知道,等孙子情况危急了开始做换血儿子才坦白,这会儿脸色不太好看,“我们就进去看看而已,不会打扰到你们,你刚刚不就进去看了吗?”
    苏雪桢声音冷了几分,“我是医生,我去看他是应该的,但这个病房里不是只有你孙子在,其他的患儿需要一个安静的环境。”
    没她的允许,护士根本不可能让他们俩进去,眼看苏雪桢走远了,夫妻俩只能在门口看看孙子然后回去了。
    又过了两天,陈红敏从妇产科恢复出院了,谷智明拆线后开始母乳喂养,在新生儿病房待了一周后,他身上的黄疸终于退了,体内的胆红素也恢复到了正常的数值。
    出院这天,汤劲秋带着儿子汤天逸也来了,一家六口人在儿科等他们夫妻俩跟医生说完话。
    苏雪桢在办公室说起之后的注意事项,“现在智明身体已经没什么大问题了,但之后每两周要来医院复查一次红细胞和血红蛋白,一直到智明两个月为止。”
    陈红敏看着怀里的孩子,朝她点了点头,怕自己弄错又问了一遍,“每两周检查一次是吧?”
    苏雪桢轻回:“没错。”
    经历过才知道这事有多凶险,谷红凯郑重向她道谢,随后带着妻儿走出了诊室。
    虽说迟了些,一家人终于迎来了接孩子出院的时候。
    汤劲秋租了车过来,让大家先上车,谷红青跟谷红凯在后面走在一起,心想这事儿总算过去了!
    她终于说起这阶段自己最操心的事:“马上就到恢复高考的时候了,你这次回家给我好好复习,因为智明的事情你已经耽误了太多时间没复习,今年这次机会可千万不能错过,到了明年竞争就大了。”
    谷红凯也收了过去的吊儿郎当,现在只想好好混出名堂来养孩子,跟她连连保证,态度非常诚恳:“姐,你放心,我回去一定好好看书不辜负你的期望,争取今年一举考上大学。
    谷红青能为他做的也只有这些了,她话已经说到这份上了,剩下的路就看他怎么选了。
    苏雪桢知道高考会在十月份宣布恢复,但一直不知道具体是几号,这段时间她每天都会买报纸来看,无一例外每次都失望,一晃十月中旬过去了,平平安安也快满十个月了。
    1977年10月21号早上,本来是个再平凡不过的早上,苏雪桢照旧被平平安安早晨开嗓的声音吵醒,给孩子们刷完牙洗完脸以后下楼吃饭,就在这时候张光香非常激动地走进客厅,她此时脸上完全控制不住喜悦的表情,挥舞着手中的报纸,“今天的报纸头条你们猜是什么?”
    苏雪桢跟岑柏对视一眼,心脏怦怦跳,那个答案呼之欲出。
    没等他们回答,张光香已经忍不住要把消息说出来了,“恢复高考了!”
    这可是已经停滞了十年的高考啊!
    苏显国惊讶地从桌上站了起来,问的时候牙都在颤抖,“你说真的?”
    每天早上都是岑柏先去买早饭,张光香起得早会先去街道上转一圈儿听听有没有什么新鲜事儿,结果今天她一去就听到了这个爆炸消息,她挤了半天才买到报纸,直接把报纸那一页掀开,指着那行标题《高等学校招生重大改革》给他看:“当然是真的,你看看,这可是人民日报!”
    “现在外面都快炸翻天了!”
    苏显国咽了下口水,看到报纸左侧一行长长的黑字标题,他紧张地扫了几句报道的内容,一眼就看到了那句正式恢复高校招生统一考试。
    哪怕事先已经知道今年会恢复高考,但当这一时刻真的来临的时候,苏雪桢还是忍不住红了眼眶,有很多她想说的,但又完全说不上来。
    岑柏心里也格外有感触,心疼地抱住她拍了拍,平平安安好奇地看着父母和外公外婆,年幼的他们,现在还不会知道,这一决定将会改变多少人的未来。
    苏显国是知道当年女儿有多么遗憾的,看到这个消息赶紧把报纸给苏雪桢看,“雪桢,你快看看,既然现在高考恢复了,研究生考试也一定会恢复的,估计也就在几个月后。”
    苏雪桢看的时候,街道的广播也响了起来,再次宣布这一重大消息,大院里大家听到这个消息都走了出来,因为广播上明明白白说这一次高考是采取自愿报名、统一考试、学校录取的方式,不再是像过去工农兵大学生那种受推荐才能入学,这是完完全全靠你自己手上的笔来改变自己的命运。
    哪怕他们已经没法再参加高考,但他们的亲戚朋友和下一代的孩子可以参加,大家怎么能不欢欣鼓舞。
    张光香一想就知道高考恢复这个消息会引起多大的轰动,饭也不想吃了,往屋里跑,“不行,快把家里的新华书店的购书票拿出来,我去给雪桢买书。”
    张光香哪知道该怎么买书,苏雪桢拦住了她:“没事,明天休息了,我自己去书店买,你去也不知道我需要什么。”
    张光香停了下来,“也是,那你自己买吧。”
    高兴归高兴,该上班还是要上班,不过上班路上脚步都轻快了,苏雪桢骑车到达医院,医院讨论的氛围比外面还要热烈,不为别的,这个年代能进医院工作基本都是有学历的,甚至医生最少都是专科以上毕业,知识分子对高考的执着不是一般人能想象的,对很多人来说,那是一道龙门。
    消息刚公布不到一小时,大家还没从震惊中缓过来,每个人都在说起这件大事。
    凌玉荣早上得知这个消息心情也是难以平复,上午大家吃完饭以后,他把苏雪桢叫到了办公室,温声问道:“雪桢,高考恢复了,你有什么想法吗?”
    苏雪桢咬了下唇,知道老师这是探她未来的打算,她犹豫了下,还是决定实话实说,“主任,实不相瞒,如果研究生考试也能恢复的话,我想参加。”
    凌玉荣也料到她这个答案,笑了笑:“我就猜到你会这么回答。”
    苏雪桢挺直了腰杆,坦诚说:“我很感谢国家给我这个机会让我能在洪江医科大学学习儿科,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大学的学习课程跟过去真正的儿科课程还是有差距的,这些我相信在我刚来实习的时候您应该也能感觉到,那时我犯了很多愚蠢的错误,所以我想再次深造。”
    如果凌玉荣没猜错的话,此次高考恢复,不仅激励了过去没能参加高考的人,对于那些工农兵大学生来说,也是一个机会。
    凌玉荣是最知道工农兵大学生这个群体的,不说他不太喜欢,包括这个社会上很多群体其实都不太喜欢,因为你毕竟是推荐入学,不是堂堂正正考进去的,名字后面虽说带了一个大学生,但身份方面总归是有那么一些尴尬,他也能理解苏雪桢这个选择,“你想的是对的,加油准备,成为更优秀的儿科医生。”
    因为儿科缺人,苏雪桢本来还担心说出来凌玉荣可能不会那么快放人,此时看他这么爽快答应了,心里也有点感动,“谢谢老师。”
    凌玉荣也想起了苏雪桢刚入职那段时间发生的糗事,不由得笑了,“谢什么,这次恐怕医院要走不少工农兵大学生。”
    想参加研究生考试改变学历的不止苏雪桢一个人,医院最近这几年新进的医生基本都是工农兵大学生,大家听到这个消息也都蠢蠢欲动。
    报纸上明确写出了参加考试的考生条件,这届恢复高考对参加人员的条件限制也非常少,对于66,67和68届初高中毕业生来说,年龄甚至可以放宽到三十岁,时隔多年,他们终于可以走进期盼已久的考场。
    第二天苏雪桢休息,吃完早饭以后,也带上平平安安,推着推车前往新华书店买书。
    带着孩子不方便坐公交车,两个人就打算步行过去,路上还能给平平安安介绍他们家附近的街道,认个路。
    他们两个人是上午九点出发的,半小时后就到了新华书店所在路口,结果老远就看到有一排队伍从新华书店门口延伸出来,张光香傻眼了,问前面一个扎着麻花辫的小姑娘,“这是排新华书店的队伍吗?”
    “是的。”
    女生肯定地点了点头,手里还拿着一本书在看,这个时候也丝毫不放过看书的机会,回答完她问题后立马又开始看。
    苏雪桢跟张光香排到她后面,张光香先去前面探了探路,回来以后跟女儿说:“太多人了,今天上午不知道能不能排到咱?”
    “早知道早点来了,昨天我就说该来,你非说自己来买书,这下好了。”
    没书怎么学?怕耽误她,张光香话里带了几分埋怨。
    苏雪桢其实也有点后悔,完全低估了大家的学习热情,心想幸好她之前的书还没扔,这趟能买到什么她其实心里已经不抱期望了,只是过来看看有没有什么能用的,轻声说:“先看看吧,能买到什么是什么。”
    母女俩聊着天的间隙,也没几分钟,身后已经又站了两个排队的人,此时听到张光香说的心里一慌,急忙追问,“真没书了?”
    张光香赶紧摆摆手解释,“不是不是,我猜的。”
    两人松了一口气。
    平平安安扶着推车站起来,伸着头好奇地往外看,出生以来,他们还是第一次见这么长的队伍。
    作者有话说:
    第83章
    从昨天宣布恢复高考以后, 新华书店门前就没缺过排队的人,有些甚至熬夜在这等,就等着早上开门第一个冲进去买书。
    苏雪桢手扶着推车站在队伍里, 张光香又不准备买书, 就没在排队队伍里占位置,站在她旁边,能看到前面排队的情况,时不时跟她说两句大概多久能排到。
    排在苏雪桢后面的男人, 也是刚刚问张光香的人,心里本来一直在操心今天还能不能买到书, 突然感觉有两道目光一直聚焦在他身上, 他抬眼看过去, 就见竹篮车里两个雪白可爱的小团子睁着懵懂的大眼睛在打量他,睫毛扑闪扑闪的,相貌也非常相似。
    双胞胎本就少见,龙凤胎就更稀少了,男人看到这么好看的小孩子, 弯腰逗他们玩,“为什么一直盯着叔叔看啊?”
    平平安安叽里呱啦说了起来。
    苏雪桢见状也跟他聊了两句, “孩子不常出来,可能是第一次见到外面这么多人。”
    男人看她年龄不大已经有了两个孩子, 不禁感叹要是当年高考没停止,恐怕他们的命运都会不一样, 叹息一声, “你也是来买资料参加高考的吗?”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章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章节为网友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