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后创业记

八零后创业记 第267节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章
    呃,她以前只有三到四分的水平。
    所以,别看只提升了两三分,但涨幅有50%——100%了。
    所以秦歌还挺激动的。
    然后是大作文,大作文可以拿到十二三分了。
    以前想拿到十分都跟挣命似的。
    “坚持多看、多写,会持续进步。”
    秦歌忍不住问道:“那您看我30分的作文最高能拿到多少分?”
    “目前18分左右吧,但后面想提高1分都得付出比之前提高两分还多的努力。但是,现在比你之前已经提高了五分了。就靠这五分,你都能及格了。”
    之前秦歌说过她上次考研考了五十多分。
    只是及格而已啊?秦歌的肩膀又跨了些。
    “还有一卷啊,你一卷的选择题正确率提高到75%——80%了。而且渐渐形成了语感。不要放松,坚持下去。语言类的学校是循序渐进的。一卷能有45分,加上作文就是63分了。这不还有十分的翻译类题型
    么。经过这两个多月的练习,你四五分还是能拿到的。我记得你说你之前这块基本是全军覆没?”
    秦歌眼睛又亮了亮,“老师,也就是说我英语有望65分了是么?”这是提高了整整11分啊。
    “嗯,发挥得好的话。”
    “一步一步的来嘛。”两个半月提高了11分,秦歌还是很高兴的。
    “最弱的还是翻译这块,争取再拿两到三分。作文也争取多得两三分。然后一卷再多对一两个选择题。75分有望了,整整提升了40%啊。我都能拿你当案例给以后的师弟、师妹树立信心了。”
    秦歌对着笔记本电脑笑了笑,然后顿住。
    这意思是说她今年上限大概就能到75分?这还是继续全力复习,然后发挥得很好的情况。
    老师在视频里惊讶地道:“这还不够啊?一般能及格就不拉后腿了。65分以上研一都可以免修英语课了。”
    不够啊!
    如果只是考普通的985,211肯定够了。但她想考的是京大,而且是京大状元云集的光华管理学院。
    考不到80分都没戏!
    老师耸耸肩膀,摊摊手,坦诚地道:“能把你拉到70分以上,就是我能力的上限了。我自己都只考了80分。”
    他还是英语专业的啊!
    秦歌点头,“那你还有什么建议给我?”
    “多做真题吧。上头的单词如果你都能认得,分数就稳了。”
    “好的。”
    课时结束,秦歌关上了笔记本。
    一旁朱晓丹也挺纳闷秦歌到底要考哪里,75分的英语都还不满足?
    她手里拿了个计数器,走一单她摁一下。这比上次张灏用纸写正字又先进了些。
    “秦总,你不是考中央财经大学的研究生么?”
    秦歌道:“不是,我的目标是光华管理学院。”
    她跟别的下属说,可能还要解释一下光华管理学院是什么。不知情的,搞不好以为这是三本呢。
    但朱晓丹是西南财大的,这就不用了。
    朱晓丹听过,脸上的表情定格了一瞬。
    之前单媛离职,从徐昭佩嘴里她得知秦总高考总分是550。
    比单媛和她还略高十来分。她们两个念的都是重本,川内名校!!
    第214章
    但中央财大自己已经是高估她了,毕竟是跨专业啊。
    光华管理学院,确定不是讲笑话?
    你不但要跨专业,还要跨专业考全国最强?
    秦歌道:“没开玩笑,我房子就买在光华管理学院附近的。”
    “这个难度未免太高了吧?”
    秦歌道:“我想跳起来,够一够。”
    “当老板,有这么高的学历要求么?”朱晓丹瞠目道。
    秦歌呼出一口气,“我男朋友是哈佛商学院的。而且是完全凭自身实力考进去的,还是以前5%的成绩毕业的优等生。”
    朱晓丹肃然起敬,“好厉害!嗯,是那位传说中的傅总?”
    她没见过啊,光听公司的女同事说了。
    但是别人说再说好帅、家资巨富,也不如老板这一句。她是学历控!
    “嗯。”秦歌呼出一口气,“怪我自己禁不住诱惑,非得要思慕上这样的极品。”
    极品有时候是骂人的话,但用在此处无引申义。
    朱晓丹点头,“确实是极品了。老板,你真有勇气!我、我、我不是说你差的意思,我是说......”
    她一时有些解释不清。
    秦歌道:“我明白。我这么普通,敢肖想光华、肖想家里数百亿资产、自身也非常优秀的少东!”
    朱晓丹道:“你哪里普通了?有普通女生大学毕业一年挣到两三百万身家的?你要是普通了,我们这些追随你的人就低到尘埃里去了。”
    就是你追求的对象,真的都太高了!
    秦歌道:“搏一把,失败了也就那么三四年的光阴。那么活色生香的摆在面前,不尝一口,不是,不搏一把岂不可惜?这万一成了,奖励可就丰厚了。我有半小时的空档,你说吧。”
    她是真的没空,要不是想着得力下属都来北京了,不见一面不好,她还不会拎着通行包带着笔记本电脑出来,把上课地点改在了咖啡厅。
    要挪时间过七夕、去上海买房子。她的时间是真的有点紧!
    “秦总,我就五天时间,所以前天下午我就在学校了解了一下薪资水平和房租的情况。我们一会儿在这里吃了午饭再离开
    吧。我正好点完宅急送一个班次的单据数目。”
    “好啊。”
    朱晓丹道:“我昨天了解到几个数据。他们骑手的时薪加上补助那些差不多是7元,一个月下来2000的样子。”
    秦歌道:“如果不是订单数激增,或者每单的外送费大涨,这个人力成本我们承担不起的。”
    蓉城4元的时薪家补助,在外送费事实上涨价后,算上社保、公积金,人力成本都高达32%了。
    在之前更是高达35%。要是外送费还像之前那样收,得飙升到38%去。
    人力成本是他们最大的一笔开支!所以朱晓丹直接就把重点放在了这上头。
    朱晓丹继续道:“但是中餐外送在北京还只限于店家送附近500米范围。一单从我这两天吃饭看来,不超过15元。没达到在蓉城的两倍。”
    人力成本差不多是两倍,但订单金额只有1.5倍。
    那这利润就是有,也相当微薄了。
    “那租金呢?”
    朱晓丹翻开自己记事本,“差不多都得按蓉城的两倍算了。不过北京也有一点比较好,这里的电脑普及率高啊。秦总你去年在大学和写字楼里做的问卷调查,有电脑的大概只占总数的四分之一。今年郑瑜之前也做了,大概是涨到快三分之一了。北京这边我之前试着托老同学打听了一下,这个数目高达一分之一。另外,餐饮、鲜花等的外送服务,一线城市的白领是比较接受的。”
    秦歌摇头,“上海、北京都已经有必胜宅急送这样专门做披萨外送的店四年了。但这两个城市也没有出现大规模的中餐外送平台。这也是有原因的啊!”
    两人说了一阵,秦歌听了觉得在北京开外送店十分之不乐观。
    其实秦歌就在北京,她如果自己来做考察的话,就不用朱晓丹奔波了。
    但作为一月要参加考研的备考生,她真是一天都耽搁不得。
    所以就还是让朱晓丹来出了这趟差。
    这么一想她其实也挺恋爱脑的,还能特地挪出时间约会。
    接下来秦歌出去在绿化带活动了一下,继续进来戴上耳机上金融课。
    她如今已经习惯了这么上课,倒是不至于冷不丁出一声
    ,把周遭人都惊着。
    自己带着耳机,听不到自己说得有多大声嘛。
    因为她偶尔厌了在家上课,也时常到咖啡馆之类的地方坐一坐。
    朱晓丹看看聚精会神上课的秦歌,她也觉得自家老板搞的这个外送平台好像有些超前了。
    而且,真的不赚钱啊!
    她们上个月32家外送店,还算上了网站的广告费、榜单费,这才赚了13万。
    一个店赚4000!
    要不是这行可能有非常深远的潜力,甚至都引来了强劲对手和注资者,估计下头很多人都觉得不那么靠谱吧。
    不过,也是因为在做外送,所以其它的产品才能捎带卖得不错。
    其实说起来,哪怕是小卖部、奶茶店那也有三分之一都是新店,还在养人气的阶段。
    单店能有盈利已经不错了!
    真要是新开出来,前面至少两三个月是不太可能赚钱的。
    老板的心急她也能理解,注资已经完成两个月了。再有22个月,就到对赌期限了。
    不过,今天听老板说了她男朋友的情况,朱晓丹觉得倒是能理解她为什么不用对方之前答应出借的一千万了。
    原本就差距太大,要是只能倚靠别人扶持,那感受真的不会好啊。
    不过,光华,她也只能祝老板好运了!
    秦歌上完金融学的课,12点了。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章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章节为网友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