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脑咸鱼在八零

事业脑咸鱼在八零 第63节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章
    不出所料,宋红琴仅仅是看了三秒,呼吸都粗重了,比看到什么充满男性荷尔蒙的美男都要激动,“这,这么高的销售额?”
    陶娇杏点头,笑着开口解释道:“所谓的医学护肤品,就是说,能用来医疗治病的护肤品。比如那个喷雾,一开始只是用来治疗真菌感染导致的皮肤癣的,可首都那边的医生发现,在其它的窗口表面使用,同样具有特别卓越的抗感染效果。”
    “不仅抗感染效果强,而且还不会产生耐药性,所以现在的很多医院都用这个,有些外伤在清创之后,不管缝不缝合,都会喷这个,不仅可以预防细菌感染和发炎脓肿,还能促进伤口的愈合。”
    “其它两种药膏一个是修复皮肤破损的,一个是淡化疤痕的,已经不仅仅是医生在用了,首都那边有些爱美的时髦女郎特地从国贸大厦买了这两种药膏回去,全身涂抹,就是为了让自己的皮肤像是白瓷一样细腻无瑕。”
    “单论效果,‘陶教授’比‘娇杏’系列还要实用,还要立竿见影,所以必须推广。我听说国外的□□烧以及打劫斗殴事件频发,这些医学护肤品属于人人都应该家庭常备的东西,而且还是消耗品。如果这个市场能够打开……能带来多么大的利润?”
    陶娇杏没有细算,宋红琴则是压根不敢想象。
    她几乎是拿出了像陶娇杏立军令状一样的坚定态度,差一点就同陶娇杏说如果这三种医学护肤品推广不起来,她就把头送给胖仔当皮球玩儿了。
    从大连回到上海之后,宋红琴立马就调整了海外事业部的推广方向,全力推动‘陶教授’的销售。
    而此刻的全球,正笼罩在一层密不透风的乌云下——一场规模堪称金融界海啸的经济危机自八嘎国爆发,西八国也受到了牵连,两个国家几乎是同时走到了破产的边缘。
    宋红琴受到这一则消息后,立马就叫停了海外事业部在八嘎国和西八国的市场部署。
    这俩国家的经济危机都爆发了,很快就会出现物价大幅飞涨,群众手中的资产大幅贬值的情况,哪里会有人买‘陶教授’系列?
    大家的日子都快过不下去了,白菜都快买不起了。
    她担心陶娇杏怪她不在八嘎国和西八国推广‘陶教授’系列,特地打了个电话同陶娇杏解释原因。
    电话这头的陶娇杏眸子一凝,“经济危机爆发了?”
    她心里突然冒出一个或许会捅破天的想法。
    现有的经济学共分为两派,一种是微观经济学,一种是宏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讲究个‘洗脑需求,控制供给’,意思是告诉消费者,你们的生活缺什么什么是不完整的,然后自个儿铆足劲儿生产这种产品,却不完全供给市场。
    等消费者追捧这种产品到了白热化的程度,自然会把产品的价格炒起来,届时再细水长流地放出库存,可不就卖出了高价?薅到了羊毛?
    而宏观经济学则是讲究‘经济危机,暴涨暴跌’,通过人为地推动经济的浪潮来导致一些国家的资产经济泡沫炸裂,那些国家原本正常价格的资产会迅速贬值,原本手头的一百块钱够买二十斤肉了,现在只够买两张纸……
    这个时候再用更为强健的外资进厂抄底,就好像是在跳楼清仓大甩卖中进货一样,低价买入优质资产,动辄就是千亿万亿的盈利……只是这种时赚钱模式普通人根本玩不转。
    陶娇杏盘点了一下自家账本上趴着的美元外汇,突然萌生了去八嘎国和西八国抄底的念头。
    八嘎国和西八国已经是发达国家了,其电子产品业、工业、半导体行业等的发展不止比华夏强,几乎超过了全球百分之九十八的国家。
    如果自个儿能抢先一步把这些产业买到国内来,那自家的‘东北’系列就要再添几员猛将了,比如东北电子、东北电器、东北半导体……想想都心动不已。
    作者有话说:
    这是11.16的第2更,实在对不住大家,等我从事儿中抽身出来就恢复三更,欠下的都会补上。
    第92章 被家访
    陶娇杏的行动能力很强, 她打定主意要去收割海外优质资产后,回头就把行程给安排上了。
    作为割韭菜的人,哪能表明自己割韭菜的目的?她分明是给八嘎国和西八国那些处于凛冬之中的产业送温暖的。
    她要‘大义凛然’地拿出自己的钱, 帮那些因为资金链断裂而无法维系基本运转的公司与集团渡过难关。
    去的时候, 陶娇杏壮志满满, 走路的步伐都雄赳赳气昂昂的。
    然而到了八嘎国后,先是同自家在八嘎国的海外营业部联系上, 买来八嘎国的财经报纸一看, 好家伙,黄花菜都已经凉了。
    被陶娇杏相中的那些公司与集团, 早就已经被美利坚的那些秃鹫们盯上了。
    这一场席卷八嘎国和西八国的经济危机就是这些掌控全球经济命脉的秃鹫们煽动的, 他们为的就是收割这两个国家的肥肉。
    陶娇杏还没收到消息时,人家就已经吃干抹净了, 等陶娇杏急匆匆赶来,人家的股份已经完成了重组,依旧是八嘎国的人站在台前, 实则幕后的决策人、话事人已经换了主角。
    这就是信息差的优势。
    陶娇杏白跑一趟?心里能高兴?
    她本着‘来都来了’的想法,让在八嘎国的海外事业部调研了一下还没被秃鹫们收割的集团, 拿到清单之后就下场了。
    被陶娇杏盯上的正是八嘎国的药企和护肤品企业, 以及一些精细化工业。
    美利坚的秃鹫们负责吃肉,陶娇杏跟在后头捡人家看不上的肉汤喝。
    足足四个月的时间,陶娇杏在华夏和八嘎国之间往返了不下十趟, 这才将她瞄定的那些八嘎国的潜力股企业都拿了下来。
    回头她就‘趁热打铁’地去了西八国, 又是一轮针对肉糜与肉汤的收割。
    这么一忙, 便是小一年的时间, 陶娇杏将八嘎国和西八国的药厂、护肤品工厂以及一些秃鹫们看不上的家电生产工厂收购了七七八八, 东北牧场和东北药厂的收益摞在一块儿才堪堪与这笔巨大的开支持平。
    那些药厂和护肤品工厂的技术本来就不差, 比国内的工厂都要先进不少,只是前者受到了经济危机的冲击,后者受到了陶娇杏那些原料的降维打击,都掉了半条命,以残血的状态苟延残喘着,随时都可能撒手人寰。
    现如今陶娇杏一边注资一边提供技术和原料,这些药厂与护肤品工厂很快就满血复活了,不仅恢复了昔日的荣光,甚至还开始朝着更高的巅峰攀登。
    尤其是这一轮经济危机中被陶娇杏收购的资三堂,原本是没办法同欧美的那两位夫人创办的护肤品牌相提并论的,如今却是直接实现了赶超。
    那两位夫人原先还在犹豫要不要出售,如今看着本就剩下的为数不多的市场又被资三堂给吞没了一大块,终于下定了决心,主动来找宋红琴商量品牌及生产线出售的事宜。
    宋红琴还因为陶娇杏不同意她全力挤兑收购那两位夫人的品牌而情绪低落呢,突然收到了海外事业部转来的那两位夫人的邀约,心里就一个想法——天底下还有这样的好事?
    纳闷归纳闷,疑惑归疑惑,宋红琴立马就拿出专业的态度,带上一批从滨海理工大学招聘到的高材生,去同那两位夫人商谈具体的收购条件了。
    而陶娇杏与谢挺则是腾出手来折腾八嘎国与西八国的家电生产技术与生产线向国内转移的事情。
    那些技术和生产线都是东北牧场出资买下的,秃鹫们也不屑于在这种低端技【看小说加qq群630809116】术上对华夏进行封锁,没在这些事情中使绊子,技术与产业链的转移还算顺利。
    待一切尘埃落定,已经是两年后了。
    国内承接这些海外资产的城市依旧是大连,毕竟经济开发区那么大,大连市政府给陶娇杏开出的条件待遇也相当诱人,陶娇杏暂时也没有收到其它城市的邀约。
    ——————
    陶娇杏还纳闷,怎么东北牧场和东北药厂以及新建的东北电子厂的翅膀都被束缚在了东北这一亩三分地了?
    她原先想在东山省的烟海市和翠岛市开拓版图,将烟海市与翠岛市作为与八嘎国和西八国联系的中转站来着……毕竟地理位置极近,还建有海港,条件得天独厚,奈何这两个城市迟迟都不抛出橄榄枝来?
    陶娇杏不想上赶着去找烟海市与翠岛市,毕竟主动的人必输无疑,被偏爱的总是有恃无恐,因而只能继续偏爱大连市。
    原先在陶娇杏的计划中,大连市只要能满足东北药厂未来的发展需求就足够了,东北电子厂是绝对不可能落户在大连的。
    奈何没人主动邀请东北电子厂落户,大连市只能躺赢。
    ——————
    国内的消息确实是闭塞了些,很多地方的政府机关压根没收到陶娇杏亲自出海收购国外优质资产的消息,就连大连市政府,也是在陶娇杏将八嘎国的药厂和护肤品厂注资整合后才收到的消息。
    等其它地方的政府机关收到消息时,大连市已经搭乘这股来自东北的风起飞了,经济坐上了冲天而起的火箭般迅猛发展。
    工人阶级在厂子里赚到了优厚的工资,自然有钱消费,在大连市摆摊的小商贩们也跟着赚得腰包鼓鼓的。
    东北牧场、东北药厂以及新建的东北电子厂生意经营得好,纳的税自然就多,大连市财政账目上趴着的钱跟着水涨船高,自然也就有钱在城市里搞建设了。
    这里规划修一条宽敞整洁的路,那里修一条环城高速,还要在沿海修一条海景公路,将大连的旅游城市属性充分挖掘出来……
    短短几年时间,大连就变成了‘钮钴禄连连’,经济发展的速度让全国城市为之侧目,连许多直辖市都落入了下风。
    ——————
    沈市眼看着辽东省老二如火如荼地发展起来,心里那叫一个五味杂陈,辽东省政府有心扶一把沈市,毕竟是省会城市,可大连也是辽东的一份子,他们哪能建议陶娇杏把大连的产业搬回到沈市来?
    辽东省政府开了好几轮地会,想出一个主意来——引陶娇杏进入辽东省的发展改革规划局。
    直接给陶娇杏一个正职不符合行政流程,可是凭借陶娇杏的影响力以及斯坦福大学医学院客座教授这份含金量十足的学历,给陶娇杏一个分管某一片区发展改革规划的副职还是符合规定的。
    辽东省政府直接下注,搭乘东北牧场、东北药厂这几个大型民营产业群的东风扶摇直上了。
    听起来有些离谱,可实际情况却丁点儿离谱都算不上。
    放到古代,偌大一个国家的治理,全都是靠一个人拍脑袋制定呢!时代的红利,并不会眷顾到所有人,而是先将一块极大的蛋糕抛在少数人的头顶上,由这些少数人尝到甜头、吃饱肚子之后,再将甜头分给所有人。
    在辽东省政府的眼中,陶娇杏很明显就是那个吃到了时代红利的‘天选之子’。
    辽东省的一把手与二把手亲自出马,找陶娇杏约谈了加入组织的事宜,等陶娇杏写了加入组织的申请书之后,以光速审批完全部流程与手续,回头就将委任书发到了陶娇杏手上。
    陶娇杏分管的片区不是省政府帮她敲定的,而是她自己选的。
    陶娇杏考虑到将来的发展不能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走了,需要考虑连续性以及中间运输的成本,便在大连与沈市的中间连了一条线,选中了这条线经过的城市后,再选择一些与这些城市临近的城市……画到地图上看,就好似是从海岸线向内地定了一根钉子。
    这不是钉子,这是钉稳辽东省经济发展的定海神针。
    ——————
    为了从八嘎国与西八国的优质资产中捡漏,陶娇杏的步子跨得有点大,之后便是纷涌而来的各种问题。
    为了将捡漏到的资产做起来,陶娇杏果断放弃了继续扩张的脚步,转头开始认真消化这些已经吃到肚子里的资产。
    之前被迦楼集团卡过一次护肤品原料的脖子,陶娇杏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狠狠地长了一次记性,这会儿再消化资产的时候,考虑的就不是如何以最快的速度实现量产,而是如何最高效地把整个产业链搭建起来,从上游的原料生产制备到下游的销售网络构建,就如同雕花一样,每一处都需要费心。
    有些产业链的构建存在技术难点,陶娇杏也没吝啬钱,直接砸钱给滨海理工大学的研究人员去解决,如果滨海理工大学的专家教授们解决不了,那再去别的高校找专业的人才。
    她忙得飞起,对家里的照料自然就少了一点,陶母和陶父这么多年一直都帮着陶娇杏和谢挺带娃,倒是为陶娇杏省了不少的后顾之忧。
    胖仔小的时候还贪玩一些,在彪子父母离婚的事儿上受了一些刺激,突然就收敛了性子,在大连读幼儿园的时候就很让人省心,老师教的字都会写,后来读了小学,成绩也一直名列前茅,没让陶娇杏怎么费心。
    可月牙儿就没胖仔这么让人省心了。
    因为她是家里最小的,谢挺、陶母和陶父都特别宠她,陶娇杏有时候担心自家姑娘被溺爱坏了,有时候会想着狠下心来狠狠教训一回,不能让月牙儿无法无天了。
    可每次她还没发火,只是脸沉下来一些,小丫头就被吓得抽抽搭搭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哭上了,还会声音软绵绵地道歉,陶娇杏哪里舍得再发火?
    每次的结果都是陶娇杏把自个儿气得心口疼,回头过来还得好声好气地安慰小丫头不哭不哭,往后改了身上的小毛病就是……
    直到月牙儿的班主任登门做了家访,苦口婆心地‘教训’陶娇杏说:“月牙妈妈,我知道你很厉害,很能赚钱,可也不能忽略孩子的教育啊!月牙每天上课都是看小人书,我前天才没收了一本,昨天就又有了本新的,你们家长就算不想管孩子,也不能和老师唱对台戏啊!身为老师,哪会害学生呢?”
    这班主任说话的时候有些漏风,唾沫星子喷了陶娇杏一脸。
    陶娇杏感觉喷在她脸上的不是唾沫星子,而是冷冷地巴掌。人家就差指着她的鼻子骂了,你是不是掉钱眼儿里了?为了赚钱连孩子都不管了?
    陪着笑脸送走班主任,陶娇杏的脸‘唰’地一下就沉了下来。
    她去了陶父和陶母住的屋子,见陶父和陶母一脸忧心忡忡地坐在屋子里,看她的目光还有些躲闪,瞬间就气笑了,气也消了一些。
    “妈,月牙儿的班主任说,她没收了月牙儿的小人书之后,月牙儿回头就又买了新的?是不是你们给买的?”
    陶父虽然没说什么,可眼神却是十分诚实且有求生欲地看向了陶母。
    陶母的表情差点当场裂开,她暗中伸出手掐了一把陶父,脸上带着尴尬地笑,“这不是小丫头闹挺着说想看书么?反正那书也不贵,何必让月牙儿不高兴呢?就是杏子你同妈说的,想买就买,咱又不是买不起!”
    陶娇杏:“……”合着还怪她了?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章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章节为网友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