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科举文男主的嫡兄

穿成科举文男主的嫡兄 第324节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章
    苏源:“......”
    您可真是折腾人不偿命啊。
    不过?游水确实?是一个加分项,假若意外落水,也能保住一条命。
    前提是没有狂风巨浪,巨齿鲨鱼。
    默默替四位大人点一排蜡,苏源垂手而立,静待弘明帝接下来的发?言。
    “承珩你这一说,叫朕茅塞顿开。”弘明帝朗声笑道,忽而话锋一转,“船舶司和工部可忙?”
    话题跨度太?大,苏源慢半拍地回答:“回陛下,尚可。”
    说完觉得有些生硬,又补充一句:“已解决了大半。”
    弘明帝瞄一眼苦哈哈批奏折的太?子殿下,朝苏爱卿招手:“承珩你过?来。”
    苏源莫名有种不祥的预感。
    下一秒,只见弘明帝掏出棋篓:“上?次咱们只下了一半,就被糟心事坏了心情?,今儿?朕得了空闲,你我可得再对弈三局。”
    “轰隆——”
    恍惚间,苏源听到五雷轰顶的声音,一整个被炸得稀里哗啦。
    只能说,这一切是他该得的。
    在赵澹同情?的目光下,苏源一撩袍角,淡定落座:“陛下,请。”
    ......
    距离弘明帝让苏源帮他选定正、副使已过?去三天。
    这一天,朝中上?下都有些心不在焉。
    并非弘明帝颁布了什么惊世骇俗的举措,而是到了天薯丰收的时候。
    一大早,户部左侍郎就带着一群人赶往皇庄。
    有人注意到太?子并未出现,心中纳罕,也不知这几?天太?子殿下在忙活什么,神龙见首不见尾,好?几?次都找不着人。
    不过?他们也只腹诽一句,转头又去关注天薯的最新消息了。
    等啊等,等了整整一个上?午,才有御林军快马加鞭入城,疾驰到宫门口。
    在弘明帝的有意放纵下,不过?多时,所有人都知道天薯收成还算不错。
    你问亩产?
    户部官员一叉腰,得意洋洋地竖起两根手指:“一千八百斤!”
    陛下龙颜大悦,凡参与种植天薯的官员,一律赏银百两。
    那些个救回重伤天薯的农学老大人,更是官升一级,赏银千两。
    最最最瞩目的,则是弘明帝当?着户部一众官员的面,抚掌大笑道:“太?子肖朕!”
    然?后又把接下来的天薯种植交给了赵澹。
    正在皇庄翻看接种牛痘的死刑犯症状记录的赵澹:“......”
    爹!
    您可真是我亲爹!
    批奏折和试验痘疹已经让他分身乏术,又来一套天薯种植,怕不是想要他英年早逝!
    喜讯传到船舶司,苏源正坐在树荫底下,跟同僚们喝凉饮。
    也不知陛下最近怎么回事,每天都让御膳坊给他们准备凉饮。
    凉饮虽好?,奈何涩极。
    喝一两次无?妨,天天这么喝,苏源总觉得呼吸里都带着股苦味。
    苦大仇深地喝完最后一口,苏源抬眸望去,就见同僚们高兴得手舞足蹈。
    “一千八百斤!一千八百斤呐!”
    “虽不比天铃,但在中毒的情?况下能长出这么多,实?属难得了。”
    “谢天谢地,再过?两年咱们就能吃到香喷喷的烤天薯了!”
    “烤天薯?”有人不解其意,大胆发?问。
    “当?年咱们在红皮部落,从地里收上?来的天薯那叫一个铺天盖地,苏大人捣鼓出一种吃法,叫烤天薯。”
    接下来,那官员着重描述了烤天薯的滋味。
    什么软糯糯,甜滋滋,糯叽叽......叠词张嘴就来,完全不带羞臊的。
    其他人光是听着,就忍不住口中分泌唾液,喉咙的吞咽更是急剧。
    就......听起来好?好?吃的样子。
    苏源借低头的动作?掩饰笑意,在众人灼热的注目下淡定离去。
    这两天番商和好?些靖朝商贾签订了合作?契书,其中包括几?位皇商。
    这样的合作?契书不归官府盖章,而是由?船舶司审核,确认无?误后盖章,契书才算正式生成。
    契书早由?底下的人审核好?,只缺苏源这个船舶司正使的印章。
    啪啪啪盖章的时候,苏源忽然?想到那批红薯。
    不知要更迭多少代,才能替换掉那磕碜的基因,才能在民?间广而推之。
    又因此联想到始作?俑者宋氏。
    不知陛下查出毒物来源了没?
    ......
    同一时刻,御书房。
    大理寺卿俯伏跪地,额头汗珠扑簌簌往下掉:“微臣已给宋氏上?刑,可连着换了十数种刑罚,她也还是不开口。”
    既担心宋氏吃不到教训,不愿供出实?情?,又担心刑罚太?重,一不留神让宋氏魂归地府。
    光拿捏着上?刑的尺度,就让大理寺卿头疼不已。
    偏五日期限已到,宋氏的嘴仍旧跟蚌壳成精似的,身上?没一块好?肉,只留一口气在,却依旧死咬着不松口。
    只说这一切是为怀......五郡王鸣不平,想让陛下和太?子遭到应有的报应。
    可大理寺卿不知情?,弘明帝难道还不知道宋氏的本性?
    宋氏自赵洋出生起就对他不闻不问,更是冷眼旁观宫人虐待赵洋。
    要不是弘明帝派人过?去,赵洋哪能活到今天。
    后来赵洋长大,宋氏像是突然?开了窍,开始对他献起了殷勤。
    弘明帝只以为宋氏想明白?了,知道赵洋是她的底气和倚靠,其他也没多想。
    直到他看破赵洋那层温润如玉的假面之下潜藏的阴鸷偏执,和宋氏当?年如出一辙!
    正想着该如何撬开宋氏的嘴,宫人进来通传:“太?子殿下求见。”
    弘明帝:“宣。”
    几?息之后,赵澹阔步走?进来,躬身行礼:“父皇。”
    弘明帝叫起:“你不是在......突然?回来是有何事?”
    赵澹看了眼大理寺卿,弘明帝一挥手道:“宋氏由?他亲自审问,他是知情?人。”
    赵澹会意,正色道:“赵贺给儿?臣传了信,已核实?宋氏的身份,以及扶桑国的狼子野心。”
    第161章
    却说赵归的嫡子,赵贺临危受命,一路日夜兼程,跑死三匹马,总算在十八个时辰后抵达琼州府。
    一行人直奔暗部在琼州府的秘密据点,并未惊动当地知府。
    这里要提一句琼州府知府。
    当年苏源奉旨造船,曾有一位张御史多次找茬,大有视苏源为眼中钉肉中刺的架势。
    弘明帝不耐他几次三番的弹劾,直接把人撵去了琼州府。
    一晃五年过去,按理说三年一任,张知府也该调任到别处。
    奈何陛下是个记仇的,更不满他对在?任期间毫无建树。
    于?是三年一到,就以张知府政绩卓越为由,命其连任。
    天子褒赞,理应是祖上?冒青烟的殊荣。
    可谁让琼州府是出了名的穷山恶水,条件艰苦不说,还和全民粗鄙的扶桑国?毗邻。
    弘明帝不敢保证张知府不会被有心人利用,成为刺向自己的利匕。
    临行前?,赵归千叮咛万嘱咐,等到了琼州府,万不能惊动琼州府的官员。
    赵贺年方及冠,是赵归的老来子,更是唯一的嫡子。
    自幼时起,他就被爹娘灌输忠君爱国?,振兴王府的思想?。
    赵贺明白,这次的任务是陛下和太子殿下对他的考验。
    所以赵贺打起一百二十个精神,丝毫不敢懈怠,一条条指令颁布下去。
    暗部迅速运转起来,在?琼州府上?方展开一张铺天盖地的大网。
    许是上?天庇佑,当天夜里就查到了蛛丝马迹,并捕获形迹可疑的五人。
    这五人体型矮瘦,肤色呈现出比靖朝人更深两?分的褐黄色,偏又骨节粗大,一双脚大如蒲扇。
    赵贺当即断定,他们来自扶桑国?。
    扶桑国?多山地,整个国?家都普遍地势崎岖,百姓大多住在?山上?,货物运送都靠人力搬运。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章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章节为网友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