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子的科举路

农家子的科举路 第48节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章
    何似飞很有耐心的等了片刻, 说:“阿竹哥,如果是为了你爹的事情,不必如此。”
    仿佛知道陈竹要说什么,他继续道:“他是他, 你是你,你不必为他的所作所为去承担什么。退一万步说, 你的卖身契在我这里, 便算是我的人, 就算你爹触犯律法, 也连坐不到你身上。”
    陈竹哽咽出了声。
    少爷怎么这么好啊。
    何似飞只是不通爱情,对人性的其他方面还是颇为了解。
    ——如果陈竹是因为喜欢周兰一,所以嫁给他,那么何似飞定然二话不说的送他上花轿;但牵扯了旁的事情, 何似飞还是想把纠葛纷扰尽数挑明了。
    陈竹狠狠的抹了一把眼泪,回身过来, 垂头哭着:“少爷, 不是因为我爹。陈竹……陈竹……原本是想要在少爷考完府试后,再跟少爷说成亲这事的。没想到最近出了这事儿, 就……就早一点说了……”
    陈竹说完后,还努力抬了抬头,好像为了佐证自己说得都是真的,用目光去追寻何似飞的双眸。
    但他实在控制不住这眼泪,视野里只有模糊一片。
    半晌,陈竹听到他家少爷依然处于变声期的稍带些青涩,却又让人心里很踏实的声音:“好,我会送你风光出嫁。”
    陈竹想扯出一个笑容,可是实在笑不出来,他又想跪下,却被何似飞拦住了,只能欠身道谢,回自己屋里去了。
    这几天陈爹被关在大牢里,他娘不敢靠近似飞少爷的小院,只能远远的跟他说话。
    他娘说:“阿竹,阿竹,都是爹娘对不起你,我听人说考完科举考到最后是要去京城的,你跟着何少爷以后去京城,就再也不用见到我们了——所以,你现在能不能忍一忍,去求求那些老爷,求他们放你爹出来啊!”
    陈竹当时还笑了一下,只是那笑容怎么看怎么绝望。
    他不会再跟着少爷去京城了,永远不会了。他要留在木沧县,一直守着他爹,让他爹这张嘴再也说不出一点对少爷不利的事情。
    以前都是他的错,他以为这世界是非黑即白的,他身边的人只要不被抓进大牢里,便都是好人,其实不然,这世上的人很多,他们各有各的心思。
    就比如阿娘,他爹这样对阿娘,但阿娘心里排在第一的还是父亲。她甚至为了给父亲买酒喝,千里迢迢来县城,要把妹妹卖给大户人家当丫鬟——因为镇上的价格太低。此前他爹娘来了县城后发现这里的人比牧高镇有钱多了,便一直惦记着。
    陈竹看着他从小带大的妹妹,并没有开口说什么。
    少爷教过他,在自己能力范围外的事情,徒然插手只会将自己陷于不利境地。
    他保护不了妹妹。
    陈竹从小就很听话,除了手脚麻利、会照顾人外,其他的一概都做不到。但这回,他想站出来保护少爷。
    他只想保护少爷。
    而且,他终于可以成功的保护少爷一回了。
    今儿个是何似飞中县案首后的第一次休沐,不少同窗都盼着他能参加个诗会或者蹴鞠,以此来瞻仰瞻仰县案首的风采。
    但陈竹提及了成亲之事,听他语气是已经跟周兰一商量的差不多了——何似飞自然不能放任陈竹随随便便嫁过去。他是陈竹现在唯一的亲人,必须得给他撑腰。
    因此,何似飞推拒了各类邀请,在周兰甫的陪同下,登了周家大门。
    周家早年是开医馆出身的,家里人都带着一种和善和慈爱气,招待何似飞时也客客气气的。
    听到何似飞说起陈竹,周家夫人笑着接话:“二郎都跟我们说了,我们很欢迎陈竹嫁给兰一。兰一是个急性子,做事情经常不计后果,陈竹性子温和,能在紧要关头拴住兰一,与兰一十分般配。”
    能看出周夫人对陈竹是十分满意的,这话仿佛也说了很多遍了。
    “既然如此,晚辈斗胆,敢问周二公子会以什么礼节迎娶阿竹哥?”
    “这……”周老爷和周夫人对视一眼。
    一个出身村户的哥儿,年纪十七,又曾委身他人。
    能用轿子抬进周家已经是对他的认可和抬举。
    可何似飞这话显然不想让陈竹只是简单当个通房哥儿的。
    如果放在何似飞中县案首以前,他是没资格这么跟周家老爷夫人说话的。但既然他是案首,那么府试肯定能稳中,稍后再努力努力,考中院试,得个秀才功名不是问题。
    有了这一层可期的未来,周家老爷不得不仔细斟酌片刻,给何似飞一个答案:“良妾。”
    这已经是把何似飞中秀才算在里面了。
    ——堂堂秀才老爷关系最亲近的书童,给个良妾名分,够高了。
    周家在木沧县虽算不上大户人家,但名下有一间医馆,还有百亩良田,更别提大儿子周兰甫去年中了秀才!
    弱冠之年的秀才!
    即便在木沧县,在县学,都算是很优秀的。
    “何小公子觉得良妾名分如何?”周夫人说,“如果可以,我们家好请媒婆上门对生辰八字,还有,下月十八便是嫁娶的好日子。”
    何似飞颔首,就在周老爷以为他答应的时候,突然听到何似飞说:“晚辈觉得……不成。”
    “啊,这……”
    不仅是周夫人,就连周老爷听到这声拒绝也是呆楞了一下。
    “何小公子,我们兰一……是真心实意想娶陈竹的。”周夫人犹豫着说。
    他们家确实厚道的。
    放在一般这种家底的人家,怕是当个外室都难。
    但这跟何似飞的对陈竹的预期不相符。
    周夫人苦口婆心:“何小公子,说实话,我家兰一年纪不小,阿竹也十七岁了,俩人都过了最宜嫁娶的年纪,该早早成亲了才是。以兰一的身份,日后最多娶一门正妻一位良妾,这不算苦了陈竹。要是小公子觉得不够,聘礼我周家可以按照平妻的份例来。”
    一提到年纪,何似飞突然想到昨儿个老师收到京中来信,说当今的陛下快不行了,可能就这两个月的事情。
    到时他老人家宾天,举国上下一年之内禁嫁娶,确实又得耽搁一年。
    何似飞自个儿觉得年纪不算什么,但这是陈竹第一回对他提要求,他想风风光光给陈竹办好,拖来拖去不是他的风格。
    “既然夫人开诚布公,晚辈也不再藏着掖着。”何似飞垂了垂眼帘,目光自长睫下投射而出,说出口的话一改从前的温和,带了些他上辈子的癫狂,“三年内,晚辈定中进士——到时,阿竹哥身份随之而涨,不知可否当得周二公子正妻之位?”
    要不是何似飞还有个案首的身份在,周老爷几乎要跳起来说“黄口小儿”!
    就在此时,被周兰甫带回来的周兰一大步冲入厅堂,跪在爹娘面前,以头抢地:“爹、娘,我这辈子非阿竹不娶,也只娶阿竹一人!”
    有他的加入,周家爹娘实在拗不过,只能暂时安抚,但是周老爷低声对何似飞问了句:“三年,进士?何公子是能跳过院试不考还是?”
    “周老爷可到时再看。”何似飞同样压低了声音。
    “好,那我就先答应了兰一,如果三年内何公子没考中进士,找个由头贬妻为妾,也不费多少功夫。”周老爷这是真的被气着了。
    “请周老爷放心。”何似飞态度恢复此前的诚恳,做了一揖,“还有,多谢周老爷高抬贵手。”
    这两句交流就连周兰甫和周兰一都不知道,周老爷回去后还翻看了万年历,甚至亲自掰手指算了下——
    今年是壬辰年,县试和府试年年都有,不用多计较。
    但院试三年两场,今年二月已经考过一场,下一场得时隔一年半,等到明年八月才有一场。
    至于乡试,他家大郎说上回乡试在庚寅年,也就是前年,乡试三年一场,那么下一场乡试便是明年,癸巳年。
    乡试在癸巳年八月……
    可府试也在癸巳年八月,他何似飞是能同时考两科吗?!
    如果明年考不了乡试,再下一场乡试又得等三年。
    而且乡试考完才是举人。
    要中进士,得考完会试和殿试!
    周老爷着实想不通,何似飞是怎么敢夸下海口说三年内中进士的?!
    可今天他又被二郎折腾的闹心,担心这孩子想不开又去出家,最后还是借着何似飞这个‘三年中进士’的台阶下来了,暂时答应了二郎。
    “我就看看这何小公子是能把一个人切成两个用么。”
    又过了几日,沈勤益在郡城考院试归来,带回来一个好消息,他中了!彻底摆脱了‘童生’的身份,成为一名正儿八经的秀才老爷!
    听沈勤益说,今年共五百零九位考生参加院试,录取前四十二名,他得了第二十九名。
    而此时沈勤益才十五岁,比周兰甫中秀才的年纪还要小五岁。
    与此同时,陈云尚、高成安双双落榜。
    他们决定继续同陈夫子学习,备考癸巳年,也就是明年八月的院试——不出意外,可能跟何似飞一起竞争。
    一个月后,周家二公子三媒六聘迎娶陈竹,在县城引起了不小的风波。
    百姓们看热闹的有,蹭喜气的有,还有夸周家仁厚,有说他们是觉得何似飞公子前途无量的……
    更值得大家茶余饭后谈论的,还有那陈竹的嫁妆——不仅把聘礼全都回在内了,何似飞还给他多添了十箱。
    果然应了何似飞一月前的话。
    他让陈竹风光出嫁了。
    总之,在何似飞将陈竹背到门口,送入喜轿,轿子在县城转了一圈,陈竹与周兰一拜过天地、高堂,又夫妻对拜后,陈竹便成了周家二郎的正妻——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据好事者说,姓陈的某个少爷远远的看了这喜轿几眼,把面前的酒壶砸在了地上,看起来好像发了很大的脾气。
    三日后,陈竹回门,何似飞在小院迎接了周兰一和陈竹夫夫。他自个儿只会做家常便饭,因此,打听完如何招待回门夫夫后,何似飞专程去县城最大的聚贤楼买了一桌饭菜,还拎了一壶酒。
    丰盛又周全,没出一点岔子。
    翌日,何似飞背着书箱走出小院,周身笼罩着清晨的薄雾,只身一人前往府城。
    第68章
    府试一般是四月中旬在府城举行, 主考官是知府大人。
    木沧县同宁水县、清泉县等从属于绥州,行山府。这便是何似飞此行的目的地。
    他请教过余老和余管家,得知从木沧县去往行山府府城, 走山路的话,半途会遇到约莫百丈的陡峭崖壁,需要胆大、识途的老马才可通过,期间人最好下车徒步走过这段。
    不过, 横穿山路也有好处,那就是节省时间。别看大行山山脊绵长, 山内多崎岖弯路,但比水路要少多一半路程,只需花费两日半,方可抵达。
    相比之下, 水路是速度快,却因为要绕过群山去另一面, 约莫得花上三日半。
    何似飞还没走过水路, 他记得此前读老师的诗作, 里面出现过多次碧波、孤舟、白鹭等意象——当时他就想, 何时自己也能看一看这等美景。
    现在正值三月下旬,天暖水温,万物复苏,岸边枯树也都抽了芽, 顺着水流一路前行,倒也不失是一个好选择。
    余明函对何似飞参加府试、院试等都很有信心, 也不在乎他早到一日去温书复习, 便没有强行要求他选择山路。
    故此,何似飞收拾好书箱, 大清早便赶到木沧县渡口,雇了一艘乌篷小船。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章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章节为网友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