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金堂

郁金堂 第128节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章
    瑟瑟笑而不语,墙根底下站着宫嫔数十人,打扮和丹桂、杏蕊一样,发髻上插满了绢花,身穿红罗销金的长衣和披风,手里举着硕大的羽毛掌扇,扇面上也缀红罗销金。
    这时候听了丹桂的令,团团簇拥上来。
    这个笑道,“郡主快上檐子,奴婢来掩着您。”
    七嘴八舌撵她上去,彼此排了个队列,前前后后举高掌扇。
    瑟瑟晕陶陶的,好比坐在深井里观天,望出去全是红艳艳的大羽毛,遮天揽日,那檐子实在大极了,六七个人不嫌拥挤,独个坐倒空落落的。
    她紧张,两手抓着牙席,才看两边挡壁,突出的阑槛上雕刻了神仙人物。
    说的什么故事呢?
    好像是秦人南避,桃花源底,又有金花,正在琢磨,忽听见丹桂提醒,“郡主坐稳当了。”
    外头乐声滚雷般炸响,帝王家嫁娶与民间所用音乐不同,大鸣大放,极其庄重,轰轰的锣鼓喧天,简直像戏台上清官出巡。
    但这隆重的演出没有观众,两边路障高可蔽人,满京百姓关门闭户,一个不准上街来,所以乐声稍顿的间隙,反而有种古怪的宁静。
    齐刷刷脚步声由远及近,咚咚咚训练有素,绿丝绦挂下来,轰地喊号子。
    “起——”
    檐子一下子升起人高,瑟瑟就到了人的头顶。
    她呀了声,紧紧抓住阑槛。
    司马银朱说民间成婚,要娘家散喜钱,轿夫才肯动身。
    这里自然没人胆敢混闹,她透过宫嫔肩膀的缝隙看出去,抬檐子的兵士有八个,都穿的红衫,头戴卷脚幞头。
    “郡主别怕,太孙做礼会使,嗣魏王几个兄弟作傧相,都骑马在前头。”
    丹桂就在身侧举扇,嘱咐道。
    “中间还有百来个檐子,装了宗正寺预备的嫁妆,大箱大柜,连花瓶、被褥都要游街,几个里坊稍微转转,再回郡主府,就半夜了。”
    瑟瑟啧了声,反正都是人家忙,她学三姐躲懒,索性解开衣带躺下了。
    这一睡香甜,再睁眼时漫天星斗闪烁。
    丹桂怕她着了风,问几遍冷不冷。
    其实檐子里有香薰笼,又有手炉,瑟瑟百无聊赖,打着呵欠说不妨事。
    发髻间珠翠叮当,恐怕妆花了,可是郡主下降无人敢瞧真容——只除了那一个,瑟瑟偷笑,那一个也不敢胡乱说嘴。
    “圣人来了,宋之问、张说,还有阎朝隐、崔湜、郑愔都跟着来了,口谕叫做长诗称颂今日,十六句起,这会子都埋头写诗呢。”
    丹桂报告外头动向,已到郡主府门口了。
    头顶一小块幽蓝的天幕,被通臂长的大灯打的发亮发白,乐声震耳欲聋,远近人家都别睡了。
    瑟瑟看不见,但风带来一丝熟悉的丹茜香气,便知府监也在。
    好奇问,“有题目么?”
    窸窸窣窣,是丹桂也在问人。
    一时传话回来,“颜夫人出的篇名,叫做《安乐郡主花烛行》,诶,张说已经交卷了,真是捷才。”
    瑟瑟听了诧异,他怎么改了脾性,肯跟词臣混在一处?
    就听颜夫人清亮的高声,击节赞叹。
    “这一回却是张说夺冠,圣人您瞧这两句——先祝圣人寿万年,复祷宜家承百禄。”
    应制诗左不过是这些阿谀之词,毫无新意……
    瑟瑟如今能区分词章好坏,便有底气,撇撇嘴,凑在缝隙处往外看。
    不知近前是谁又奉承了好话,花团锦簇的骈句飞流直下,又有颜夫人添彩,当堂照录,即刻发出去刊印。
    盛世才有的文坛热闹光景,女皇放声大笑,终于命人放下她。
    李显代表宗室,说了几句早写好的套词儿。
    南平郡王武方代表武家,也念了几句吉祥话,然后灵台郎拿出一只斗,盛了谷子、黄豆、铜钱等,向门内大力抛洒,小孩子争相去抢。
    又有人拿杆秤挑开绿丝绦。
    瑟瑟隔着珠帘晃荡,只看出他衣裳微黑,仿佛雀头。
    瑟瑟愣愣想,这仿佛叫爵弁服,结婚是穿这个么?
    那人也意外,顿了下,急急出声提醒。
    “扇子!”
    瑟瑟这才想起她要举扇子,慌得四面寻摸。
    牙席触手冰凉,外围大红羽扇太高,把灯光滤成惘惘的红纱,仿佛铺了好几层,越急越摸不着,哪有纨扇的影子?
    明明早上丹桂才从匣子里取出来,当面交代过一遍,这时候怎么没了?
    武家人起哄闹起来,当着女皇的面,独武延寿声调最高。
    “请郡主折一支芍药罢——”
    武攸宁、武攸宜等长辈也在,抱着胳膊看热闹。
    武攸暨坐在后排,不禁想起当初他尚主的景况来。
    太平极不情愿,不肯执扇遮面,更别提给个笑脸,檐子一停,自管自扒开宫嫔,竟走下来了,把武攸暨晾在当地,里外鸦雀无声,都替他尴尬,当晚两人便各有安顿,到如今不曾见过彼此脱衣。
    他不知怎么喊了句,仿似向当初的太平喊。
    “没有拦门钱,请郡主折一支芍药罢——”
    长辈带头,琴熏、武崇烈撒欢,一个个跟着嚷。
    “嫂子折支芍药罢——”
    骊珠别出心裁,细嫩嫩的小嗓儿比菱角还脆甜。
    “嫂子,绣球也成的,我要绣球!”
    瑟瑟咬着下唇,想笑,又怕被武崇训看见她笑。
    前后摸个遍,终于发现有只木匣没上锁,忙开盖,抓出一柄蓝幽幽的喜相逢八角卷云扇举在面前,细密的经纬交错,含而不露。
    她遮了脸,膝行下来,却忘了檐子高,地上还铺了毡席,触脚便打滑。
    武崇训忙伸手搀住,就听人“哦——”地喊了声,也不知是谁。
    他不肯撒手,待她站稳了才松开,红着脸低声问。
    “没事罢?”
    瑟瑟不看他,紧紧握住扇柄,反复深呼吸,放平双肩。
    武崇训面孔发热,忙也整衣站好。
    两边卤薄高低错落,打得一片金光闪闪,女皇身后特有一队女骑仪仗,威风凛凛,冬月穿深紫蜀锦的袴褶,三尺丝带在褶管膝盖处扎紧,皮带上挂金环,镂金错银,亮闪闪的炫目。
    瑟瑟略站了站,看清这座郡主府。
    二门里宽敞清爽的院落全变了样,廊柱屋檐上绕着密密匝匝的红绸,所有人像南飞的大雁排成人形,拱卫着圣人。
    她也是真的高兴,竟不顾古稀之年,披挂了条宽宽软软的鹅黄点翠镂金大帔子,娇嫩的锦缎色泽光亮,两端还坠着大珍珠,滴滴答答垂下来,映着辉煌的灯火看,富态慈祥,愈发像尊弥勒佛了。
    灵台郎上来,双手向后捞着一面大镜子在背上,倒退着往门里走,一路引瑟瑟跨过马鞍、草垫。
    瑟瑟从扇底看路,走得摇摇晃晃,顾不得武崇训在哪。
    直到终于站定,朱红的巨大灯笼将将垂到头顶,才觉得面颊上一片火烫,热的不得了,余光扫到武崇训,脸上也像抹了层胭脂。
    光禄卿主持拜天地,拜高堂。
    女皇身兼双方长辈,左边站着武三思,右边站着李显,笑的合不拢嘴,再看这孙女,两臂许是太用力,端肩站着,浑身都在微微发颤。
    想起去岁初见时的惊艳,没想到一盘死棋,竟真被她走活了。
    “好孩子,往后你便成人了,出降虽未出门,到底是离了家里,单立一面门户,好与不好,全在自己,须知夫妻之间……”
    说到这里不禁伸手虚虚抬了一下,韦团儿忙下地搀扶。
    “须知夫妻之间,正如父母兄弟,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瑟瑟道是,还想等李显与韦氏的叮咛,却没有了。
    韦团儿指她看侧边,照理说民间喜堂,亲友争相簇拥,花样百出,又要坐虚帐,又要缴门红,又要牵巾,又要撒帐,甚至大伯小叔挤上来戏弄新妇,可是今日圣人在场,谁还敢僭越?
    她惴惴揣摩,忽然听见司马银朱道。
    “请郡主坐帐——”
    瑟瑟顿时嘴角一抽,便换了双手伸过来,引着她打起垂帘,穿到暖阁里,直接坐在鲜红的被褥上。
    第123章
    云里雾里的, 瑟瑟一屁股坐下。
    先觉得肩膀痛,不知是累还是冷,又有点儿饿, 门关上了,外头的事与她全不相干,她实在犯困。
    “豆蔻来——”
    她叫人, “换我惯用的被褥来,丹桂,去厨下要一碗小馄饨。”
    满屋子人齐刷刷抬了眼, 尤其一位美妇人,怔得脸都白了。
    她是司马银朱特特从尚宫局借来的司闱,嫁过两遍, 生养了六个儿女, 原是嘱托她行一桩要紧事,还没开口,就见豆蔻去开箱子,忙叫住了,回身赔笑。
    “郡主, 热汤水早预备下了,就在那边花案上。”
    努嘴示意她看,窗下一张荷花桌, 顿着小炭炉,火光一窜一窜的,边上两只小银吊子,一个大红漆地百子千孙的提篮。
    “甜汤也有, 参汤也有,鸡汤也好, 馄饨皮儿也有,点一筷子肉泥……”
    瞧几个大宫女簇拥着她,还直眉楞眼不知回避,压声进言道,“您今晚还有两桩大事儿,完了才能歇呢。”
    瑟瑟馋虫上来,顾不得她,先叫豆蔻下馄饨。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章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章节为网友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