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八零搞运输

我在八零搞运输 第173节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章
    说完,林北问旁边的黄益民咋样,黄益民没有说话,拿过电话,对着话筒说:“你的事和关于礼品店的流言满天飞,我们到报社找记者给咱们礼品店澄清,给他塞钱,他或许写咱们礼品店,但是内容不一定是正面的。这次市里举办首届马拉松比赛,我们拉横幅给选手送葡萄糖和橘子,送市民手提布包,市委宣传部会主动采访咱们,dang内报刊会写在市委的领导下,淮市个体户健康发展,报道个体户和淮市市民的良好关系,报社看到这个风向,如果他们敢报道礼品店的负面新闻,他们擎等着被市委骂吧。”
    林北凑上前说:“不管是体育竞技还是市民体育,咱们国家都落后,淮市首次举办马拉松比赛,省里肯定特别关注,报社敢在这个时候触市委霉头,他们报社想换领导班子了。”
    电话那头桑超英兴奋拍大腿:“我支持你们搞。”
    “过几天我还会给你打电话,先这样说了。”林北说完,黄益民跟桑超英说了两句,他挂了电话。
    林北掏两块钱放桌上,和田朱福知会一声,跟黄益民离开。
    田朱福在办公室坐了一会,跑回大院召集干部跟他们说刚刚他都听到了什么,干部们就像听天书一样听田朱福说话,听完了之后,他们偷偷乐,认定了三人的厂子是会下金蛋的鸡。
    这边两人回到厂里,黄益民闻了闻身上的味道,要和林北一块儿回市里,黄益民回店里跑到铁路大院澡堂洗澡,林北找了一个地方做横幅,他抱着横幅到三景制衣厂。
    他找到汤敏娣,从汤敏娣口中得知目前厂里做出了三万余件手提布包,林北和汤敏娣沟通明早他到厂里取三万件手提布包。
    他离开了制衣厂,骑车到新家,把横幅放到家里,骑车到渡口罗平家。
    罗平在家里来回踱步,听到有人敲院门,他打着手电筒出去,走到大门口喊:“谁?”
    “罗哥,是我。”林北。
    门上装了三个门闩,罗平一一取下,打开院门,让林北赶紧进来,林北推车进来,罗平刚要关门,一个黑影侧身“嗖”一下窜进来,罗平拿手电筒照他,一看是杭国旺。
    杭国旺几哇乱叫:“我眼睛快被你照瞎了,罗平,你故意的吧。”
    罗平去扯他,杭国旺跳着窜到屋里,东摸一下,西摸一下,余光瞥罗平,见罗平神情紧张,他把东西揣怀里就要跑,却被罗平堵在了门口。
    七零年大年三十,十五岁的杭国旺带同班同学闯入同学罗平家,除了砖瓦不能搬,所有能搬的东西,他们全搬走了,他们还想强占罗平家的房子,当时东南陆军部队参谋长带着老团长的遗物到淮市替老团长寻亲,完成老团长的遗愿。几经走访他找到了罗平,那会儿大伙儿才知道罗平的母亲是烈士子女,那个参谋长一个星期前到的淮市,如果早三天找到罗平母亲,他父母应该不会死,听着老浦口人唏嘘,那个参谋长非常难受,带着愧疚和革委会的人交涉领回了罗平父母的尸体,和罗平一起安葬了罗平父母,离开之前替罗平打点好了关系,罗平才没遭多大罪,还保住了房产。
    革委会解散了,杭国旺没了去处,再也不能靠着闯进别人家抢东西当赌资,他日子过得很不顺心。最近他被人带到榴城街道赌钱,找到了曾经威风凛凛的感觉,在赌坊待了一个星期,期间陆陆续续跟赌坊借了两千块钱,当他再找赌坊借钱,被赌坊打手丢了出去,赌坊打手限他一个星期之内还清赌债和利息,迟一天切掉他一根手指头。
    杭国旺认识其中两个打手,他俩都是劳改犯。
    耍流氓和特wu都没有好结果,这两人活活饿死了爹妈,打残了邻居,却只被判坐几年牢。
    作为杀猪匠的两人把人喊成猪,曾经说过在他俩眼里人和猪没有区别,所以当时还在革委会上班的杭国旺不敢招惹他俩,这会儿杭国旺见到他俩,两腿抖成了筛糠,连滚带爬滚出了榴城街道。
    杭国旺守在羊肉汤馆和供销社门口,被乔忠厚手里的宰羊刀吓跑,掉头埋伏在巷子里,看到有人站在罗平家门口,他按捺着不动,见门被罗平打开,他冲了进去。
    罗平现在一身腱子肉,不再像以前那么瘦小,任同学们欺负。
    杭国旺被罗平堵住,他出不去,扑通一下跪下,哭得稀里哗啦:“罗平,咱俩做了28年邻居,8年同学,这回你就当没看见我,下辈子我做牛做马报恩。”
    曾经跟阎王似的杭国旺被罗平一脚踹开,杭国旺在地上滚了两圈,却死死地护住怀里的碗。
    罗平走进屋里,杭国旺趁机钻空子跑了出去,林北插上大门门闩走进屋。
    “你咋不帮我拦着他。”罗平坐下,拎起茶壶倒茶。
    林北坐到罗平对面:“你能把值钱的东西堂而皇之摆在人前?”
    罗平没说话,低头兀自喝茶。
    林北拿起一个杯子,弯腰拿茶壶给自己倒茶。
    两人就这样喝了半肚子茶,罗平独自离开,林北继续喝茶。
    大概过了半个小时,罗平抱着一个长一米宽三十五公分的红漆木盒进来,林北挪开茶壶水杯,罗平放下木盒,木盒被老式锁锁上,他掏出钥匙开锁,打开木盒:“这是光绪年间‘大雅斋’官窑。”
    罗平托起花瓶,让林北看底部,底部写了“大清光绪年制”。
    罗平跟林北细说这款瓷器为何叫‘大雅斋’官窑,从(太)(平)(天)国运动和捻军说起,又涉及到当权政府付西方(侵略者)大额赎金,为了给侵略者送钱和维持慈(禧)和光绪帝奢侈生活,众多堂明款瓷器应运而生,‘大雅斋’就是其中一款瓷器:“我这还有‘坤宁宫制’、‘长春宫制’的瓷器,不过都比不上这款。”
    识瓷器需知历史,林北觉得有趣极了。他凑近看色彩精美的花瓶,尽管他不懂欣赏,还是震撼到了。
    “收藏清代瓷器,还是得收藏雍正、乾隆、嘉庆年间的官窑,不过这三个时期的瓷器很少面世,据说黄科长爸手里有雍正年间的瓷器,还有曾国藩、李鸿章的字画,不知真假。”罗平放下花瓶,跟林北说这两天他们圈子里都在猜徐家手里有啥,猜啥的都有,不过他刚刚提到的东西,徐家手里百分之九十八有,因为他们圈子里有个人曾经帮黄科长爸辨别一副字画真假,有幸见过这些东西。1
    “真想见一见。”林北说。
    “都想见一见。”说完,罗平叹气,“我也不懂做生意,一直靠卖家产收藏老物件,家产迟早被我嚯嚯完,那时我也只能干瞪眼看别人收藏老物件咯。”
    “我觉得这个阶段你该克制一下,遇见顶好的再收藏,否则你收藏一些不上不下的老物件,你出手也不好出手,只能错失机会,你心痛不痛啊!”林北建议道。
    “你说的真对。”罗平激动说。他现在就遇见顶好的老物件,苦于手里没几个子,想出手几个瓷器,却找不到买家。
    罗平先拿出一款不上不下的瓷器试探林北,发现小伙子真心不错,他留下花瓶离开,又过了半个多小时,罗平拿出了两款真正的好东西。
    虽然林北不懂看好坏,却还是被罗平拿出的东西吸引住了目光。
    罗平跟他讲它俩的来历,教林北分辨真假。
    林北是一个极其理智的人,这会儿被它俩迷失了心智,罗平问他愿不愿意收藏三件老物件,林北张口就说:“收了。”
    罗平斟酌许久,给林北他当初收回来的价格。见林北没有犹豫,和他约定明天傍晚给他钱,罗平心里酸死了。瞧瞧人家,看中了东西眼睛都不眨,就收了,再看一看他,想收藏一件东西,东卖东西,西卖东西。
    林北离开了罗平家,因为黄益民今晚睡店里,所有林北直接回了新家。
    今晚比较特殊,晚上十点上课。
    林北敲院门,没让余好好问,他自己喊了自己的名字,余好好开了门,让林北小声点:“聪聪温度又上来了,睡得也不踏实,你说咋办?”
    “你去上课,我在家看着聪聪,如果聪聪温度一直不下去,我带他到淮市第一人民附属医院。”林北让余好好在家等他,他回店里取了一辆自行车,骑了一辆自行车,推了一辆自行车回来。
    把新的自行车给余好好,让余好好骑着车去上课。
    他进屋摸了摸聪聪额头,小孩额头烫的厉害。
    吃饭的时候,小孩吃了一遍药,这才隔了三个小时,林北不敢喂他药,学着余好好拿冷毛巾给他敷额头,小孩情况不见好,林北骑车出门,买了一瓶白酒回来,用酒给他擦腋下和后背。
    林聪不舒服小声哭,林北放下棉花,快速给他套上衣服,拿披风护住他,骑车带他到淮市第一人民附属医院,到窗口挂了急诊。
    林聪烧到了三十九度二,护士看到温度,训了林北一顿,林北心里难受听着她训,护士看了他两眼,转身疾步去找医生。
    值班医生来了,得知林聪三个小时前挂过水,也吃了药,他给林聪物理降温,又量了一下温度,升了两度,只好安排护士给林聪吊水,并交代护士两个小时给林聪量一次温度。
    医院床位不够,林北依旧抱着他坐在走廊里吊水。
    余好好凌晨一点多到了医院,这时林聪已经挂好水了,温度也降到三十八度六,林北怕他温度升上来,不敢回去,等着护士隔两个小时给孩子量体温。
    余好好费了一番工夫找到了父子俩,看着孩子病恹恹靠在林北怀里小声哼唧,眼眶当场红了。
    她走过去问林北孩子情况,林北小声跟她说。
    林北让她回去睡一觉,白天过来接他的班,余好好不愿意回去,林北让她靠在自己肩上眯一会儿。
    林聪从去年七月份到今年十一月份没生过病,猛一生病,病特别凶,早晨有起烧了。
    医生开了药给他吃,他吃了药,温度不见往下退,又吊了水。
    林北买粥给他喝,他摇头,买馄饨给他吃,他把脸埋进妈妈怀里,林北买了橘子罐头,他吃了两个,弯腰吐,小脸憋的涨红,胃里的东西全吐了出来。
    林北失了分寸慌乱去找医生,医生过来看情况,这种情况他也没办法。小孩睡着了小声哭,清醒的时候不哭不闹,乖巧待在大人怀里,他还是头一回见到这么心疼大人的孩子,一时心软,把给副院长母亲留的床位给了小孩。
    副主任母亲在省医院治疗,过两天转回来休养,让小孩住两天也没多大事。
    医生安排林聪住进了病房,林聪睡到床上,很快就睡着了,余好好坐在床边陪他,林北出去买了一箱水果罐头,发给科室里的医生和护士们,又单独给给聪聪安排床位的医生送了礼。
    林北给他送礼,才知道这名医生叫方达。
    林北回到病房看聪聪,发现孩子睡得安稳了不少,他叫余好好到走廊,和余好好说了一会儿话,余好好回到病房,林北趴在走廊的墙上写了采购葡萄糖单子和用途,啪啪在上面盖了礼品店的公章和财务章。
    他拿着采购单到药房买了三箱葡萄糖,骑车回家里取横幅,加速骑车到礼品店。
    现在快八点了,黄益民在店里等的心急,看到林北,连忙跑上前问:“北哥,出了啥事?”
    “聪聪生病了,一直高烧不退。”林北喘的厉害,把自行车交给黄益民,“你骑车先到郦山北路,我到望湖街道借三轮车拉橘子和手提布包到郦山北路找你。”
    说完,他骑黄益民的自行车望湖街道办事处。
    办事处只有一个人值班,林北掏一包烟给他,找他借三轮车,他让林北骑走。
    林北把自行车放在办事处,骑三轮车到最大的供销社买橘子,搬空了供销社的橘子,他骑三轮车到三景制衣厂,带走了三万件手提布包,累的汗往下流,骑三轮车赶往郦山北路。
    万幸淮市第一次举办马拉松比赛,啥经验也没有,先是市|委|书|记上台讲话,紧接着是市|长上台讲话,体育局局长上台讲话,然后其他领导上台讲话,最后市民代表上台发表感想。
    一套流程下来,九点多了,马拉松比赛还没开始。
    林北被堵在了路上,整条路被堵的水泄不通,没办法进入内场。
    黄益民也没进入内场,推车想往里钻,一直钻不进去。林北站起来观察路况,路被堵成了这样,比赛根本无法开始,上面一定会派人疏通路,林北环顾四周,喊上窜下跳的黄益民过来,太吵了,黄益民听不见,林北从兜里掏出一块石灰,朝黄益民背上砸去,黄益民扭头,看到了林北站在两米处朝他招手,好像叫他过去,黄益民看了一眼四周,根本没办法掉头,他边喊让大家让让,边推车往后退,用了二十分分钟,才退到林北身边。
    林北掉头骑三轮车到路口,黄益民骑车跟着他到了路口。
    林北把自行车上的葡萄糖搬到地上:“你骑车去买一个喇叭,找二十来个人过来,长得越凶越好,再搬一套桌椅过来。”
    “好。”黄益民也在担心就他俩,一旦有人带头哄抢东西,他俩肯定制止不了。林北叫他找人,黄益民二话不说应了下来,风风火火骑车离开。
    林北预料的不错,武|警|部|队和公安开始疏通道路,林北把葡萄糖塞到手提布包底下,把包手提布包的布散开,罩住三轮车。
    人群像潮水一样往后退,林北靠在三轮车上不动,很快林北被人群淹没,个别人想掀开布,林北眼疾手快扯那人手里的布,那人骂骂咧咧离开。
    等黄益民带着人过来的时候,人群以及退到了兴发南路,还在往后退,黄益民保守估计这些人得退到舟山路。
    黄益民带着人大摇大摆找林北,市民看他,他举起大喇叭喊:“我带我们店的员工参加比赛的。”
    黄益民身后二十来人各个身强马壮,就这体格,说他们不跑马拉松,市民也不信。
    黄益民就这样带着人到了林北身边,他叫人放下桌椅,让他们喊林北北哥。
    一群看着不像好人的闲汉喊:“北哥!!!”
    干一天,黄益民给他们一人两块钱,就算黄益民让他们喊爹,他们也照喊不误。
    林北旁边市民悄悄远离林北,对面的市民看到林北看他们,“嗖”一下收回视线,林北扯了扯嘴角,指两个人扯开横幅。
    第150章 150
    两个鹤立鸡群的汉子扯开横幅。
    郦山北路和闽安江的直线距离是6公里, 整个新台区四分之三是低矮的丘陵,地势连绵不断起伏,市民脚下的路是被开凿出来的, 身后的地面比柏油马路高出三米, 用石头加固, 防止梅雨季节、夏汛来了,冲垮地面砸伤路人, 阻断道路。
    石墙被铁丝网、尼龙网罩住, 蔷薇和爬山虎攀爬石墙旺盛生长。
    深秋, 它们的根茎枝叶枯、瘪攀着铁丝网和尼龙网,长约三米的横幅被人高高举起, 身后是荒凉的石墙, 这副横幅瞬间吸引住了市民们的目光。
    舟山路新世界礼品商店祝淮市第一届城市马拉松赛圆满成功。
    这句话被市民深深的记在心里。
    伴随(木仓)声响起,五千位参赛选手冲出了起点。
    选手刚出现在市民视野里, 市民异常激动为他们呐喊助威,差点冲到跑道上, 被维持道路通畅的志愿者给拦住了, 但是阻挡不了他们的热情。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章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章节为网友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