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

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 第9节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章
    “你……”
    “先生,请……”
    关羽的声音刚落,一干侍卫就列于诸葛瑾的两旁,那短剑与盾牌发出的“铿铿”声,像是在示威,更像是在表达出眼前的男人对于整个江东的不屑。
    “唉……唉……”诸葛瑾长袖一甩,无奈的摇头离去。
    关羽则是再度捋起长髯。
    “回了!”
    伴随着最后的声音,铿锵的步伐再度响彻,关羽又返回了子女们的考教现场。
    ……
    ……
    其实,关羽一出一入并没有耽搁许久,至多不过半个时辰。
    可哪曾想,当踏入此间时,关羽表情僵住了……因为,原本的四子一女又变成了三子一女。
    那关麟……没了?
    “云旗呢?”关羽尽可能平和的问道。
    因为诸葛瑾讨要三郡的缘故,他的心情本就不好,此时……关麟的“失踪”更是为他的心境又添上了一分乌云。
    负责监考的廖九公连忙回道:“四公子有事出去了!”
    “有事?出去?”关羽一怔。
    廖九公的话再度吟出,“四公子说他有急事,必须今早去做,且……考教也并没有规定,不能提前交卷!”
    这……
    刹那间,关羽的嘴巴张开,“逆子”两个字眼看就要脱口,哪曾想……话到嘴边,他突然哑口了,喉头像是突然哽咽住了。
    他意识到,似乎关麟说的话没有任何问题。
    考教的确没有规定,不许提前交卷。
    他的行为依旧在规矩的范围内!
    只是有些胆大妄为了!
    “也罢……”关羽抬眼望向其余诸子女,“银屏?你答完了么?”
    “答完了。”颇为英姿干练的女声传出,却不是关羽的女儿,人称关三小姐的关银屏,还能有谁?
    “你先答。”
    关羽坐回了胡凳上,亘古不变的面瘫脸上看不出喜怒。
    在他看来,这“考文”本就不是一次“笔试”,让这些子女写在竹简上,是为了待会儿回答起来更有条理。
    可……关麟。
    他竟因为“急事”出去了?在荆州,什么事儿比关羽这个父亲的考教更重要?
    不知为何,关羽的脑子里一下子就塞满了关麟这个儿子,他的名字,他懒散的模样,他口出狂言时的语气!
    这些印象太深刻了……
    不夸张的说,这么多年来,敢如此忤逆关羽,敢这么多次触碰关羽虎须的,关麟算是独一个。
    也正是因此……
    关羽极想听听关麟的答案,可他又装……他会觉得,直接念关麟的答案,就显得太刻意了。
    “父亲要听哪一个?”英姿干练的女声再度传出。
    是关银屏又一次询问关羽。
    关羽略微思索,他更尚武,于是张口道“就先答合肥之战,孰胜孰败?何去何从?”
    “女儿以为合肥之战孙权必胜。”关银屏语气笃定,侃侃而谈,“其一曹操大军如今正在汉中作战,主力部队无法支援合肥,合肥为孤城,其中的兵马为孤军,廖九公师傅总是教授道——孤军难胜!”
    似乎是渐渐的进入了状态,关银屏继续道:“至于荆州,趁此曹贼无暇东顾之机,父帅当尽引荆州之兵北攻襄樊,与合肥遥相呼应。”
    言简意赅、有理有据……
    关银屏讲到这里时,廖九公不住的捋着胡须。
    俨然,他也很欣慰于自己教出“关银屏”这么个好弟子,文武双全,巾帼不让须眉!
    关银屏讲完,关羽微微颔首,似有赞许。
    倒是关兴连忙补充道:“我与三妹所见略同,不过,除了曹贼深陷汉中无暇支援合肥外,曹军还有一败因,那便是兵马……据探马来报,合肥城中至多有曹军兵马七千人,将领也仅有张辽、李典、乐进三员,反观孙权……悉数调集江东勇武,统领的兵马更是江东最精锐的十万兵马,如此一战强弱立判,合肥被攻陷只不过是迟早的事情。”
    关羽再度点头,关银屏与关兴不过是十几岁的孩子,能体悟到这些已经不易。
    他没有问关平,反倒是把目光转向关索的身上。
    “维之?你可有补充?”
    “二哥与三姐说的正是孩儿想说的,孩儿没有补充。”关索如实回答。
    听到这,关羽并不生气,转头望向关平。
    “坦之,你呢?”
    关平拱手:“孩儿与父帅征战沙场多年,时刻受父帅言传身教,其中……父帅就提及过张辽张文远,也提到过,他与曹营其它将军间的关系。”
    唔……
    关羽一愣,俨然,关平的回答有些超乎他的想象。
    关平的话还在继续:“父亲曾提及过,张辽与李典素来性格不合,父亲当年委身曹营时,便目睹过两人多次争执。如今合肥城由他二人驻守,内部就充满隐患……守城之时,这份隐患势必进一步的扩大……乃至于爆发!将帅不和,何以言胜,故而,孩儿以为合肥一战,曹军必败,孙权必胜!父帅当早做准备,再度北伐!”
    惊喜……
    肉眼可见,关羽的心情彻底的拔云见日,就连脸色都已经晴朗起来了。
    诚然,他对关麟的“没有规矩”是失望的……
    可对关平、关兴、关银屏又是极其满意的。
    至少,这些子女与他关羽对合肥一战的判断完全一致。
    而关羽之所以在这个时间点引军归还,就是要稍作休整,只待曹军丢了合肥,士气低落,到时候再度北伐,自当无往而不利!
    几个子女的回答引得关羽遐想连篇。
    等等……
    关羽的眼眸一眯。
    方才入神,倒是忘了……关麟的答卷还没人吟出。
    虽然高兴,但关羽还是想听听,关麟这个让他“失望”的孩儿会如何回答?
    “云旗的那份,维之你来念!”关羽当即吩咐道。
    “是……”关索连忙答应一声,旋即捧起四哥关麟桌案前的那封竹简,他粗略的扫了一眼,可恰恰这么一眼,他怔住了……
    因为……他看到了一句诗,一句让人瞠目结舌的诗。
    ——虎啸逍遥震千里,江东碧眼犹梦惊!
    “咕咚……”
    关索下意识的咽了一口口水,而目光下移,他又看到了最后一句:
    ——孙十万统兵翻车,张八百小儿止啼!
    这……
    这便是四哥的答案么?
    ……
    第十章 合肥十万送人头
    统兵翻车?
    小儿止啼?
    ——难道,四哥笃定合肥一战,孙权要败?而且是大败?
    关索不由得皱起了眉头。
    “五弟发什么呆?快念哪……”关平连忙催促道。
    “这……”关索张口,可支支吾吾的半天,唯独吟出一个“这”字……
    所有人都看出了他心里怀揣着的巨大为难。
    难道是关麟的答案太过“胡闹”了?
    当然,结合这段时间关麟的总总行为、表现……似乎,真要“胡闹”的话,也并不奇怪。
    这只是常规操作罢了。
    在关索身旁站立着的关兴,他性子直,快步走到关麟的桌案处,从关索手中抢过那竹简,大声念了出来。
    ——“虎啸逍遥震千里,江东碧眼犹梦惊!生子当如孙仲谋,合肥十万送人头!”
    呃……合肥十万送人头?
    这两句一出。
    满座哗然!
    倒不是这诗词作的不好,不押韵。
    实乃……四公子关麟的预判太过大胆、太过匪夷所思。
    关兴也怔了一下,还是继续念道。
    “少年志大雄心狂,十万大军压曹疆。
    张辽神勇无敌藏,落花流水吴军殇。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章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章节为网友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