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派被迫深有苦衷[快穿]

反派被迫深有苦衷[快穿] 第167节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章
    “我对他无有所求,却也不愿让他经受如我一般的离散之苦。因此我自赎己身,甘愿无名无分地跟随着他,但我的孩子……”
    方知欢泪落如雨,神情凄然地看着被望凝青抱在怀中的柳南木:“我早已受尽了孤孑伶仃之苦,又怎会让我的孩子遭遇这些呢?”
    方知欢委顿在地,她是这样姿容绝俗的娇弱女子,此时却如零落于地的颓靡残花,看得人于心不忍。
    京兆尹再次感到了棘手,无法证实长房抢了二房的孩子,也无法证实二房舍弃了孩子,依照律法,孩子需要认祖归宗,但同时生身那方需要赔偿养育那方银两。
    然而众人也不是傻子,他们看得出来二房的算盘也打得很精,方氏分明是想借西平郡王世子一事给柳氏定罪,之后再以滴血认亲的方式将孩子捞回来罢了。
    毕竟若是父母品行有瑕,纵使柳南木乃是名震一方的神童,日后仕途也必然坎坷。而在对方落难之时挺身而出,方氏就会成为那孩子唯一的救命稻草。
    但是谁料到柳氏有这么大的能耐,竟让陛下甘愿改立宪法也要保她呢?
    京兆尹拿捏不定主意,迟迟不敢下判,一旁旁听的齐国君却突然转头,望向被屏风隔开的后方:“监司如何看待此事?”
    众人心中一惊,随即人群便如滚水入油一般沸腾了起来。只见一角素色的衣袂自屏风后转出,身穿月白色道袍的方士便伫立在大堂中央。
    都说“人世流水七分尘,三分水色在他身”,穆霁寒有天人之姿,即便平平而立,也如自九天谪落凡尘的仙人。
    这些年来,有关阚天监监司的传闻多得数不胜数,他为死者伸冤,为生者弥憾,早已成为了人们心中衡量是非对错的标杆。
    只见穆霁寒半垂眼帘地站在那里,即便被齐国君问话,他仍旧不卑不亢,反而答非所问地道:“陛下可还记得两年前答应在下的事?”
    齐国君沉吟道:“自然记得,监司推辞了国师之位,曾说自己入世只为一人而来。”
    “那人乃入世渡劫的大能,命中带煞,若跨不过劫难,必将沦为当世最凶之鬼,为祸一方,令生灵涂炭。”
    “正是。”不顾周围之人乍听此件密辛而生的惊愕以及惶恐,穆霁寒眼神宛如一口古井,无波无澜,“在下斗胆,曾向陛下讨要了一道免责令牌。”
    “若非触犯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在内的十恶不赦之罪,免其责,恕其死,既往不咎,然否?”穆霁寒问道。
    “确有此事。”齐国君心中有不好的预感,但如果真的是入世渡劫的大能,区区律法又怎能约束世外之人?
    “陛下记得此事,在下甚感欣慰。”穆霁寒探手入怀,竟从衣袋中取出了一面金灿灿的令牌,随手搁置在一旁的桌上,“时候已到。”
    说完,不等齐国君追问,穆霁寒忽而迈步走至方知欢身前,一双黑黝黝的眼眸一瞬不瞬地望着她:“方氏。”
    “你可知玉蝉子为何会寻到你,无论你如何贪婪索求,祂仍旧帮你至今?”
    玉蝉子的名讳骤然被人提及,那人还是于神鬼之事拥有绝对权威的阚天监监司,方知欢立时呲目欲裂目眦欲裂,颤声道:“妾身不解监司之意!”
    “我坐镇京都至今,其中之一便是为了玉蝉子。”穆霁寒仿佛没有听见方知欢的诡辩,自顾自道,“昔年供奉无名碑并以邪婴之术污浊神灵神智之族,正是方家。”
    “方家为维持家族兴盛,每隔一年便会献祭一名新生的子嗣给无名碑,这些婴孩的魂灵与野神交融于一体,在烂心木下化为了蝉。”
    穆霁寒看了方知欢一眼:“蝉伏十载,夏尽一生。方家的贪婪孕育出了善恶不辨的邪神,祂破土而出之日便是因果反噬之日,方家五十一口人皆命丧于此。”
    “而你,当时还在母亲的腹中,侥幸逃过一劫。玉蝉子常年受方家血脉供奉,早已对方家血脉的气味铭刻入骨,你与祂腹中的婴胎同根同源,祂才会找上你。”
    穆霁寒的语气平和,吐露出来的话语却令人不寒而栗:“然而,凡事皆有因果,无心的供奉自然便有报业降临之日。”
    “玉蝉子离你而去,唯一的可能便是你也献祭了自己的孩子。”
    方知欢愣愣地仰望着穆霁寒无悲无喜的俊颜,只觉得身坠冰窖,一句话都说不出。
    她的七窍玲珑心在疯狂的鼓噪,她应该大声辩解,应该立刻反驳,但是她的舌头仿佛被人打了结,阴寒的森冷如毒蛇般攀上了她的脖颈。
    众人只见穆霁寒抬手轻轻一拂,一根细细的红线凭空显现,牵连在方知欢与柳南木的小指指节。
    “你献祭了自己的孩子,有人可怜他,给了他另一具驱壳。”穆霁寒容色淡淡,“若在下没有猜错,应该是土地公救了这个孩子,令他流离的灵魂有了寄身之处。”
    “可是!”方知欢终于找回了自己的舌头,她大声道,“可是您方才也看到了,我与那个孩子的血脉的确相融啊!”
    “没错。”穆霁寒神色不动,“即便是复生,同样需要血脉相连的亲眷作骨。方家旧址的烂心木树下有婴尸一百零三具,与方家昌盛的年月不符,尚缺一具尸骨。”
    “我曾疑心那具尸骨的去向,直到今日。若非你拿出画像,我还不能肯定。就这一身血肉而言,他已不再是你的儿,而是与你有微薄血脉之缘的同族子弟。”
    穆霁寒点明了残忍的真相,一字一句都仿佛在剜方知欢的心脏:“你的心上有玉蝉子留下的虫眼,若仔细搜查,定然还能找到玉蝉子的寄身之物。”
    想到家中的佛钵,方知欢又是一阵惊惧不已。
    她神色有异,众人也不是呆子,更何况京城众人都知道,阚天监的监司从不说谎,他口中的话语都是金科玉律,都是早已既定的事实。
    “她居然还有脸泼别人脏水,说别人抢走了自己的孩子……”
    “这恶毒的女人,虎毒尚且不食子,当真如殿下所说,死透临头也无悔改之意……”
    面对众人的指责,方知欢根本抬不起头,然而穆霁寒仍旧继续道:“然而,死者复生终究是禁忌之举。”
    “土地公不惜折损道行也要如此作为,只可能这孩子的命格与天下运势息息相关。他少有才名,不是左辅,便是文曲。”
    穆霁寒看向柳南木,此时柳南木已经从望凝青的怀中下来,双脚踩在了地上,没有方才泫然若泣的可怜模样,有着与其年龄不符的冷静俨然。
    “你根本就没有将他生下,婴孩还在腹中便被献祭,何来生身之恩的说法?”穆霁寒轻描淡写地道。
    方知欢彻底地输了,她瘫软在地,仿佛一具美艳而又失魂落魄的驱壳。殷唯膝行到她身边,将她拥在怀中。
    自酿苦果自品尝,穆霁寒也没有觉得当众揭穿此事有何不妥,他看向望凝青和柳南木,语气沉着:“他死过一次,天生命薄,若无人镇着,恐怕早已夭折。”
    站在望凝青身旁的静喧轻讶一声,道:“原来如此,无怪乎当初那老乞丐找上门来,非说小公子与我家小姐有缘。”
    旁听的齐国君听到这里,面色顿时就变了,这句话的言下之意莫不是柳氏足以镇压下凡星君的命格?
    “监司所说的渡劫大能,莫非是——”齐国君转头看向望凝青,周围的百姓也随着国君的目光转动,一时间都有些难以置信。
    被万众瞩目的望凝青尚还没能反应过来,手便突然一紧。她低头,只见柳南木死死地攀扯着她的衣袖,这回是真的要哭出来了。
    望凝青抬头,撞上了殷泽一双被忧郁填满的眼瞳,他没有说什么动摇她的话语,只是静静地凝望着她。
    “开什么玩笑?”倒是卫朱曦沉不住气,拦在望凝青身前喊出了声,“就因为你的一句话,就要将她带走吗?”
    “华阳,不得无礼!”齐国君连忙拉住冲动的女儿,若监司所言非虚,那入世渡劫的大能迟早要回世外而去,否渡劫不成身化厉鬼,岂非众生之祸矣?
    望凝青看着华阳公主的背影,忽然偏首朝着外头望去,便见自己的父母与兄长都被衙役拦在线外,看着她的眼中满是关怀以及焦急。
    “吾儿!”、“妹妹!”
    望凝青恍惚了一瞬,只觉得头疼欲裂,仿佛一颗种子落入了枯槁的识海,久旱逢甘霖,霎时便生根发芽,长成了苍天大树。
    她是父母的女儿,哥哥的妹妹,殷泽的妻子,南木的母亲。
    他们是这么的爱她,父母抱着襁褓轻轻摇晃的双手,哥哥背着她走街串巷时宽阔的肩背,殷泽看见她时扬起的笑容,柳南木那双孺慕而又明亮的眼眸。
    ——女子的一生,凡人的一生。
    “众生所以不得真道者,为有妄心;既有妄心,即惊其神;既惊其神,即著万物。”穆霁寒念诵着道法,一步步地走近她。
    方士的衣袂无风自动,墨发飞扬,他手腕翻转,一截精美的木质剑鞘便落在了他的掌心,他缓缓从中抽出一支缠绕春桠。
    “既著万物,即生贪求;既生贪求,即是烦恼;烦恼妄想,忧苦身心;便遭浊辱,流浪生死;常沉苦海,永失真道。”
    因为在乎,所以痛苦;因为贪求,所以烦恼。
    无刃木剑上的薮春花嫣然怒放,木剑自上而下斩落,于望凝青的眉心划出了一道深色的血痕,有什么冥冥之中的因缘,被这一剑斩断了。
    “痴儿,还不醒吗?”穆霁寒低喝一声。
    一声雷霆炸响,周遭的百姓齐齐抬头望天,神情难掩仓皇。
    几乎就在吐息的刹那,方才还晴空万里的天幕瞬间雷云翻涌,天光破碎,乌云压城,狂猎的风吹得衙门的旗帜发出唿哨一般的声响。
    公堂之上,只见身形纤弱的女子趔趄地扶住了柱子,一手捂脸,眉心的那道血痕隐隐泛出红光,最后化为了一道莲华印,烙印她的额上。
    当她再次抬头,众人便能明显地感觉到,她的气势霎时就变了。
    若说原本的柳袅袅虽然气质清冷,如霜似雪,但眉目流转间却仍有几分闺中女子的清丽温软,那她此时抬眼扫来,眸光却如寒冰洗刃,孤光照雪。
    分明是一样的眉眼,一样的容貌,站在那里的却已是和而不同的另一个人。
    平民百姓没有华丽繁复的辞藻,他们不知道应当如何形容那种诡谲暗生的变化,但却不约而同地屏住了呼吸,不敢妄言。
    望凝青抬头,她已经想起了一切。
    仿佛聆听到了宿命的召唤,雷霆自天外炸响,她下意识迈步,想要走到苍穹之下,想要回到自己的雪山之巅。
    “母亲!”
    “袅袅!”
    她欲乘风而去的背影太过决绝,令人不禁想到枝头垂落的山茶,薮春花总在开得最为艳丽的时候从枝头落下。
    望凝青前进的脚步微微一顿,她垂眸回望,便见殷泽与柳南木同时抓住了她的手。
    孩童漆黑的眼眸中盈满了泪水,写满了哀求。他一直是个太过乖巧懂事的孩子,命运待他向来苛责,他却从未向她强求过什么。
    “母亲,不要走。”柳南木落泪了,他仿佛即将一无所有的赌徒,卑微地祈求着上苍不要将他最后的依靠抢走,“我会很乖,很听话,很有出息。”
    “我会尊敬您,爱戴您,一生一世地对您好。”
    “我会一直陪伴在您身边,绝不让您感到孤单,陪你走过山川湖海,去见人间所有的繁华盛景。”
    “所以——”他哽咽道,“求求您不要离开我,求您——”
    天边再次炸开一声巨响,仿佛无声的威逼以及催促,望凝青看着握着自己的两只手,忽而感到了动容。
    她单膝下跪,握住了柳南木与殷泽的手,分明有柔软的情愫在她眼中萌芽,可她却一根一根地掰开了柳南木的手指,掰开了他的手。
    “好好吃饭,保重身体。”她的食指轻轻刮过柳南木的鼻梁,如蜻蜓点水,一触即分,“别让我担心。”
    她说罢,三根手指并起,在殷泽掌心轻轻一按。随即毫不犹豫地转身,穿过人群,步入刹那瓢泼的大雨之中。
    “母亲——!”柳南木攥紧自己的衣襟,终是忍不住痛哭失声。
    她终究还是乘风归去,成了凡尘留不住的仙人。
    第211章 【第32章】番外.其物如故而人不复
    “都道是天仙化人, 怎会贪恋俗世红尘?人间浮沉二十载,悲喜转瞬几度春。郎君,世事多羁缚, 莫苦天仙不留人……”
    台上的青衣挥舞着天青色的绫罗水袖, 拿捏着圆融婉转的唱腔,让人想起翠鸟的啼鸣,也是这般声声流转。
    台上人唱得入神,台下人听得着迷, 直到一曲《谪仙赋》落下帷幕, 众人这才如梦初醒,拍手叫好了起来。
    “常笙楼的这首《谪仙赋》当真是百听不厌!”
    “只可惜郭先生一年只唱一次, 同为《志怪异闻录》中的篇章, 为何不能像《玉蝉子》与《帝女花》一样被经久传诵呢?”
    “唉, 这便是你无知了吧?天上真君仙名岂能时常挂在嘴边?再说了, 郭先生一年唱一次又不是为了我们这些闲人懒客,还不是为了——”
    茶客说着, 朝着楼上的包厢努了努嘴。
    帝京的常笙楼是无数达官贵人、文人墨客的常聚之所, 虽是近些年来才兴起的新秀,但戏曲却时常推陈出新,令人大开眼界。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章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章节为网友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