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成了我外室

皇帝成了我外室 第63节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章
    楚珩倒吸一口凉气,想起从前每逢休沐,太傅们还要加班加点让他背书的情景,真的很可怕。
    他深深望了纪雨宁一眼,“阿宁,你太坏了。”
    纪雨宁平心静气享受他的恭维,“过奖过奖。”
    第73章 .谋划 活脱脱像戏文里的故事,怪吓人的……
    恰如纪雨宁所说, 太妃们不过陪着看了一天的戏,就已经苦不堪言。本以为第二天能缓过劲,哪晓得石太后兴犹未尽, 盛情又邀了她们过去, 仿佛生怕人少不够热闹似的。
    一时间, 倒齐齐有生病的,因夏天不好说是风寒, 只说是中暑,石太后原本还将信将疑, 谁知纪雨宁二话不说就派了太医过去,挨家挨户也要把这病治好, 众人见实在瞒不过,只得扎挣着爬起来,“不药而愈”。
    如此三日之后,石太后听了一箩筐的戏文,可谓满意至极,众太妃心里则憋着满肚子火, 从前先帝在时得伺候先帝, 皇后也拿她们呼来喝去的,如今好容易两座靠山都倒了, 原以为能自在些,哪知石太后反倒变本加厉,天天找她们谈心, 哪有那么多心事可说?
    石太后算过足了戏瘾,她们可都快被折腾得没人形了,尤其那块地方西晒严重,石太后有凉亭挡光还好, 外边的恐怕得晒成黑炭头——比较起来,还不如认真中一回暑呢。
    眼看石太后听完了戏还要办什么赏花会唱诗班,仿佛忽然间找回了老年生活的意义,众嫔妃实在耐不住了,只得向她们原先看不起的皇贵妃娘娘服软。一时间,承乾宫来了许多送礼的稀客。
    玉珠儿认真检视一番,“不错,比上回强多了。”
    纪雨宁闲闲道:“礼物照收,除此之外,一句话都别提。”
    对付这些老油子,就得攻心为上,轻易就让她们如了愿,反而觉得纪雨宁容易拿捏,倒不如干脆吊足胃口,横竖宫中时日长久,纪雨宁又比她们年轻,耗都能把这些人耗死。
    对外只说儿女应尽孝道,因此不但不加制止,反而想方设法地帮石太后找乐子,太妃们看她的眼神不免更加怨念。
    但,偶尔纪雨宁也会抱着孩子过去打岔,此时太妃们方有告退的理由,趁着石太后忙于含饴弄孙,她们终于也能回屋轻松点儿,如此打一巴掌再给个甜枣的,纪雨宁勉强也算将这些人驯服了,至少再无争夺份例等事,连夜间吃酒赌钱的也都消停不少——想必生怕纪雨宁拿她们扎筏子,再带到太后跟前献祭。
    后宫波平浪静固然是好事,一来二去,石太后也察觉些端倪,敢情纪雨宁是在借她的势,固然算不得什么大错处,但此女聪明得过了头,还是令她不太舒服,何况纪雨宁事前并未告知,这不明摆着将她也视为局中一环么?
    可她知晓问不出什么道理来,即便摆到皇帝跟前,皇帝也只会道“横竖雨宁也是想为您解闷儿,您还不高兴”“若早些说了,您还肯答应么”诸如此类的言论,石太后听得都快起茧子了,自然懒得白费气力。
    娶了媳妇忘了娘,似乎是一条贯穿至今的准则,要说石太后对纪雨宁其实没什么不满的,只怪她家世那样低微,人却那样优秀,皇帝对她的爱意里兴许还掺杂了一丝怜悯,因此才这样牢不可破。
    男人专情不是坏事,做皇帝的太过独断却有碍观瞻,尤其经历过生产那出之后,石太后发觉儿子对纪雨宁的重视更有甚于子嗣,还偷偷请太医院调配避孕的药物,若非她发现得早,这会子只怕已铸成大错。为了一个女人,以至于楚家大统断绝,若真如此,石太后觉得自己恐怕会沦为千古罪人。
    一个皇子当然是不够的,既他舍不得纪雨宁受苦,就该允许别的女人来生。石太后决心已定,也没糊涂到往皇帝跟前碰壁,而是先召见纪雨宁,“哀家知道,你这段日子捧着哀家,不过是借力打力,想给北苑那群人些许颜色瞧瞧。”
    纪雨宁熟练地屈膝,“臣妾贸然行事,还望母后恕罪。”
    “你做得很好,哀家并没怪你。”石太后当然是分得出轻重的,先帝留下的嫔妃既不老实,自然须适当弹压,放眼宫中,能做这件事的唯独自己,纪雨宁的心思虽然取巧,却也是情理之中。
    然后她就看到那女子脸上露出种腼腆羞涩的笑容来,不得不说,生着这样一张脸孔,当她蓄意讨好人时,是极容易办到的。
    可惜她不是自家侄女,而皇帝又对她太过钟情,这便是她的过错。石太后凝神片刻,“你如今当了皇贵妃,宫里的事自当抓紧,可也该注意为皇帝绵延后嗣才是。”
    纪雨宁爽朗地道:“臣妾已请周太医帮忙调养身子,不出数日即可圆房,太后娘娘无须太过挂怀。”
    她说起这种事倒是毫不脸红,石太后瞪了两眼,一方面欣慰她有如此觉悟,但,自己要说的根本不是这个意思。
    石太后沉声道:“你一个人未免太过辛苦,不如多请些姊妹分忧。”
    本意是想让她主动提起选秀之事,哪知纪雨宁却笑呵呵地道:“母后的意思妾明白了,但妾敢问一句,在母后心中,是陛下更重要,还是皇孙更重要?”
    石太后不假思索,“自然是皇帝重要。”
    孙子毕竟是隔了辈的,哪怕她与楚珩如今颇有龃龉,可到底母子连心,石太后看得比什么都重要。
    纪雨宁莞尔,“这就对了,母后既然心疼陛下,便不应不顾陛下的身子,若广纳嫔御,固然对龙脉有助,却只怕陛下太过辛苦。”
    皇帝勤于政事,自然无暇顾及六宫,这人的身子毕竟不是铁打的,纪雨宁这话倒也冠冕堂皇。
    石太后哼声,“先帝纵情声色,亦未见得如何。”
    纪雨宁这回倒没正面反驳,只清波流转,“母后您真这样想么?”
    石太后陡然像泄了气的鞠球一般瘪下去,先帝正因沉迷于声色犬马,因此寿数才不长久,年方五十便仙逝了,且晚年依仗丹药为助,夜御十女,终究不是什么好事,虽史家妙笔代为遮掩,可仅仅流传在外的只言片语,已足够使先帝颜面蒙羞,亦使得石太后蒙羞,若皇帝果真沦为跟他老子一样的德行,石太后会更加后悔。
    纪雨宁见挡了面前这关,便及时告退,以免石太后又要拉着她闲话家常,虽然有先帝为佐证,可石太后毕竟多年的媳妇熬成婆——当媳妇时总盼着丈夫越老实越专情越好,做婆婆的却没有哪个愿意跟媳妇拧成一股绳的。
    石太后过后也回过味来,纪雨宁分明是在诡辩,什么为龙体着想,根本是逃避选秀的借口。只是儿女们皆不愿配合,此事硬做亦是不妥,还是得另辟蹊径。
    隔天纪雨宁就听闻慈安宫召了赵四小姐作伴,捏着丝线的手不禁顿了顿,“这赵四小姐,可是丞相府那位?”
    石太后留人歇宿并非罕事,以前石景秀进宫陪伴姑母的时候不少,只是这赵家非亲非故,石太后好端端的怎么想起她来了?
    玉珠儿拧了拧眉毛,“正是呢,看来这两家已经结盟了。”
    石家垮后,丞相府赵家自然想补上,奈何苦无门路,如今石太后抛出橄榄枝,他们岂有不喜出望外的?也怪石家实在没有出色的女儿,唯一一个石景秀还铁了心要吊死在兆郡王身上,石太后无人可用,只好拉外援。
    “不知赵家允诺了太后哪些条件,太后又打算如何帮她们。”纪雨宁故作镇定地道,指尖捏着的针头却微微发涩,下意识在衣服上擦了擦。
    忽然间就没了做衣裳的兴致,孩子长得太快,一天大一个号,根本顾不上来,恰如这宫中的情势般,说不定什么时候就变天了。
    她能拦着皇帝宠幸别人,可她能拦着皇帝遵从母命么?
    这晚楚珩过来,就见侍人汇报纪雨宁已经歇下了,他有点诧异,“这么早就睡?”
    按说今天也不是小日子。
    玉珠儿老实回话,“娘娘身子有些不舒坦,许是近来照看小主子太累了罢。”
    倒是有可能的,只是楚珩仍有点迷惑,纪雨宁性子刚强,并非轻易喊病喊累的人,且若是真病,怎么会不叫太医呢?
    等回勤政殿后,郭胜方讪讪道:“许是跟太后娘娘有关。”
    就将慈安宫召赵四伴驾的事说了。
    楚珩甚觉无语,母后要找人作陪,怎么也不跟他商量,楚家多的是亲戚,长清长宁两位公主都还闲着呢。
    旋即看到郭胜脸上微妙的表情,他才恍然醒悟,“母后是为朕?”
    郭胜:……不然呢?
    楚珩倒始料未及,如此看来,雨宁她身子不爽也是因这个——口里说不吃醋,行动倒比言语诚实。
    不知怎的嘴角便微微翘了上去,皇帝正色道:“慈安宫岂容外人擅入,你请赵姑娘回去。”
    郭胜可没这个胆子,太后叫来的人岂能说带走就带走,他现在若敢请赵四小姐出宫,明儿太后就敢请他出宫——永远都别再想回来。
    郭胜苦着脸道:“爷,您饶了小的吧。”
    其实他倒想劝皇帝干脆从了便罢,反正只是给个名分养着,太后总不能逼皇帝跟赵家的圆房。但,眼看皇帝跟皇贵妃焦不离孟孟不离焦的,怕是名分都成奢望,他两面不是人,也只好当缩头乌龟啰。
    楚珩也觉此事有些棘手,若太后真起了此念……他不能等母后真提出来再去面对,且那赵姑娘若在宫里住久了,恐怕母后会以名声为由逼自己纳她,那时反叫雨宁难做。
    他得想个斩草除根的办法。楚珩微微定神,招手道:“你过来。”
    郭胜本想置身事外,哪知皇帝偏拖他下水,只好磨磨蹭蹭地挪过去,待附耳听了两句,他脸上便绷不住了,“可行么?”
    办法虽是个好办法,但,活脱脱像戏文里的故事,怪吓人的。
    且他终免不了要面对太后娘娘的怒火。
    楚珩冷漠道:“你若不想担这关系,今晚就可以收拾东西回老家。”
    郭胜:……
    别呀,他遵旨就是了。
    第74章 .惊吓 面衣?能吃吗?
    皇帝虽然慷慨地将任务交给他, 郭胜却很清楚,这事并不易办。且最要紧的是机会,难道他能孤身去寻那位赵四小姐?
    他是皇帝近侍, 不为自家主子思虑, 倒想方设法结交外臣之女, 怎么想都很可疑。
    幸好皇天不负有心人,他刚动起念头, 慈安宫那边就来人了。
    石太后也和他一样犯愁,人虽然接进宫里, 怎么处置是个问题,她总不能贸贸然把人往皇帝身边送, 堂堂大家闺秀,总不能效仿淫奔无耻之流;若是直接请皇帝到慈安宫来,皇帝甚少在此留宿,一则容易生疑,二则,万一这丫头做得不好把皇帝惹恼了, 只怕连她这位母后都会恨上。
    因此石太后也有些后悔当初一时冲动, 奈何人已经进来,赵家又是一盆火似的赶着, 她若背信,岂非大失面子?石太后着急得几天没睡好,嘴角都长了两枚燎泡。
    还是经身边侍女提醒, 她才想起郭胜来,到底是自小服侍皇帝的,脾气性情一清二楚,有他帮忙或者会容易些?
    听石太后说出来意, 郭胜先假惺惺地露出为难,“太后娘娘的思虑亦是奴才的思虑,但,这档子事小人怎么好插手呢?”
    石太后知晓他想自高身价,又或者怕担干系,不耐烦道:“怕什么,天塌下来有哀家顶着,即便不成,哀家也会帮你说清,总不至于让皇帝把你赶走便是。”
    郭胜这才放心,“有娘娘此言,小人自当肝脑涂地。”
    忽一眼瞥见屏风后闪烁眸子,心里便洞若观火,含笑道:“小人不才,倒是有个主意……不如,让赵姑娘充作勤政殿的宫女,先服侍个几天,伺机接近陛下,若两方皆有意,岂不正好水到渠成?”
    石太后有些犹豫,“但,阿珩规矩是不让侍女在跟前服侍的。”
    只怕偷鸡不成蚀把米,还来不及让皇帝看清长相就送回赵家去了。
    郭胜笑道:“也只好辛苦赵姑娘些,先在廊下伺候洒扫,等渐渐熟习了,奴才便借机出来,再换赵姑娘进去,娘娘您看如何?”
    石太后听着简直和戏文里的安排一模一样,她并不知郭胜也是受了那几折戏的启发,只以为这偷梁换柱之计如同天意,看来竟是赵家的运气好,一来就赶上了。
    虽说她不觉得姓赵的会安心当个宠妃,可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就算赵家日后野心滋长,到时候再收拾也无妨,当务之急还是制衡纪雨宁要紧。
    她便向屏风后轻轻挥手,一个妙龄女子轻盈地转出来,如水清眸望着对面,“公公安好。”
    郭胜就觉得这女子实在机灵,连个太监都不忘笼络。但,见惯了玉珠儿主仆那样直来直去的,眼前人却莫名有些虚假——看来在宫里待久了,诚实竟成了最稀缺的品质。
    简单听了一番赵家境况后,郭胜便唱喏告退,自然,身后已跟了个拖油瓶。
    那赵四姑娘颇有些弱柳扶风情状,望着人的时候模样更是娇怯怯的,乍一看像是含情,仔细瞧来竟有点斜视——大概是绣花绣出的毛病。
    郭胜有一搭没一搭地与她闲话,三五句间就把这姑娘的底细打听得清清楚楚,原来这赵四不过是庶出,在家中亦并非最得宠的一个,前头还有两个未出阁的姐姐,之所以叫她进宫,纯粹是投石问路,若皇帝好伺候呢,姐姐们也有了着落,如若不然,则另寻出路。
    看来这家人倒不傻,只是聪明过了头,反而惹人讨厌。
    郭胜便笑着停下脚步,“你当真想服侍陛下?”
    赵四姑娘轻轻咬唇,她不想让嫡母掌控自己的命运,进宫虽是不得已的选择,对她而言,却也是最佳的机会。
    “那,你当真愿意在廊下伺候洒扫吗?你可知日晒雨淋最能摧残一个女子的美貌,只消在庭中曝晒几日,你这身欺霜赛雪般的好皮子……”郭胜故意睨着她,“况且,什么时候陛下才能注意到你呢?若一直无传召,你就只能当个宫女了?”
    赵四姑娘只觉双膝一软,差点栽倒在地,急急道:“公公救我!”
    郭胜声音轻邈,似飘在云端,“咱家倒有个主意,就不知,姑娘可敢一试?”
    赵四咽了口唾沫。
    *
    日上三竿时,赵四姑娘已经躲在勤政殿的衣柜里了,这样的大毒日头,竟连冰盆都未准备,衣柜里更热得跟蒸笼一般,她在赵家都未尝过这般辛苦!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章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章节为网友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